天天看點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作者:愛曆史的派大星

1986年7月的某一天,400多名婦女突然闖進溫州樂清的政府大院胡作非為:搶占辦公室、哭天搶地、食堂搶飯。大院外的縣城和鄉村裡更有甚者拿着炸藥包跑到别人家裡去大喊着“要是不還錢就同歸于盡!”這些都和一個詞有關——“擡會”。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樂清一角

“擡會”的前身是“合會”,這是一種流傳于溫州民間的經濟互助組織。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限于成員間的民間借貸活動,它同時涉及了儲蓄和信貸。這種活動發展到極端就是所謂的“擡會”。

27歲的李啟峰,本來是個木匠,為了多賺錢就開始琢磨其他路子。85年8月,他開始組織合會,自任會主。為了招攬更多的資金,他大幅擡高了會費額度和借款利率,這就把合會走上極端,演變成了“擡會”。比如有人9000元入會,第二月就連本帶利拿回12000,樸實的老百姓根本沒想到錢還能來的這麼快,于是搶着向他交錢的人越來越多,局面漸漸失控。

後來據張守奎(當年樂清負責民間借貸的官員)說“大家像瘋了一樣,錢拿來就用尺子量一下,或拿稱稱。大多數幾十萬元入會,數額差點兒沒關系,錢都堆在地上。”在那時,像他這樣的會主多如牛毛。

起初,這些會主都很守信用,但是由于這些錢沒有投資生産,根本産生不了任何實際價值,會員的投資收益隻能靠吸收的新存款來償還,是以它和“龐氏騙局”如出一轍,引爆是遲早的事。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龐氏騙局

到1986年,各地陸續爆出會主攜款潛逃的事,所有人都陡然發覺“氣球”果然被吹爆了,進而引發了故事開頭的那一幕。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一年5月4日李啟峰被捕,最終被執行死刑。

這件事情的發生也有背後也有時代的“烙印”,就是當時是不允許銀行為私人企業發放貸款,私人業主得不到正規銀行的資金支援值得另求他法,轉而向民間金融組織求助,這條路走着走着就很容易發展成諸如“擡會”這樣的歪門邪道。

走出魔幻的“擡會”風波,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年的鄉鎮企業。

自改革以來,私營企業始終都在夾縫中求生存。除了資金問題,它們的困難還有很多,比如:缺乏原材料、缺少銷售管道和技術,甚至沒有熟練的勞工。那他們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唯一的答案就是“吃剩飯”。裝置是國企淘汰的二手貨,市場是國企不屑占領的,而技術則是城裡的工程師周末之餘偷偷傳授的。

但在這一年,一種叫“聯營”的經營方式,讓鄉鎮企業開始逆襲了。所謂“聯營”就是兩家或幾家公司采用某種方式聯合經營,除了合作的業務外,公司的所有制、财務關系等都不變。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在這種經營方式中,鄉鎮企業和國企的聯營最為常見,通過“聯營”,鄉鎮企業能用少量的資金獲得國企的技術支援,還能使用積累多年的知名品牌,而國企則可以降低成本,甚至可以通過授權商标的方式直接擷取收益。

比如沈陽“雙喜壓力鍋”是當時行業最大的國營企業,它們則和當時蘇增福上司農機廠合作聯營,讓這家農機廠逐漸獲得了生産壓力鍋的所有技術,并最終在蘇增福的帶領下發展出了如今家喻戶曉的品牌“蘇泊爾”。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蘇泊爾品牌圖示

後來的無數事實證明,“聯營”給國企帶來的效益實在有限,但是給鄉鎮企業帶來收益則是無限的。

到這年年底中國鄉鎮企業發展到了驚人的1515萬家,總産值3300億元,占全國總産值的20%,這堪稱是一個奇迹般的數字。

中國的農民和農民企業家們,用實際行動真正拼到了“五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這是最能展現中國勞動人民勤勞、奮進又不失狡黠的鐵證。

科技界也在這一年出台了一個影響深遠的重大計劃——《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簡稱“863”計劃。這是伴随着美國“星球大戰計劃”、歐洲“尤裡卡計劃”、日本《今後十年振興科學政策大綱》而産生的。如今37年過去,我們今天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重大科技創新成就可以說都是源于此項計劃,“百年大計”無外如此。

也是在這一年“兩彈元勳”鄧稼先也在這一年永遠離開了我們。直至離世前他仍在病榻上說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的太遠”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伏案工作的鄧稼先

也是在這一年,國務院成立貧困地區經濟開發上司小組,正式拉開了“脫貧攻堅戰”的序幕。經過35年的努力,我們終于在2020年把“貧困”這一萦繞在中國人民頭頂上2000多年的塵埃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

也是在這一年,用現在的眼光看純粹是一場鬧劇的“全民氣功”開始了。參與的有農民、勞工、科學家,參與人數之廣、參與程度之深,可謂世所罕見。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氣功練功現場

回頭來看“氣功熱”之是以發展的轟轟烈烈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改革初始,大家對新事物缺乏辨識度,同時又對改變命運的渴望又過于強烈,另一方面科學家還想從“人體科學”的角度來試圖探究和解釋“特異功能”,進而推進生命科學的發展。

其實這件事還有一個大背景,那就是美國和蘇聯也在幾乎同一時間開展此類研究活動,他們企圖通過研究“特異功能”打造超級士兵。

也是在這一年,美蘇兩國的都各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悲劇——“挑戰者号”航天飛機爆炸和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爆炸。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挑戰者号爆炸瞬間和切爾諾貝利事故爆炸後

每一年都是這樣的,亦有歡喜亦又憂。

這一年央視播放了一部剪紙卡通片《葫蘆兄弟》,這部卡通片隻有13集,卻是用極低的成本打造了中國動畫史上的一座高峰。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卡通片《葫蘆兄弟》

也是在這一年,央視制作播放了一部影響幾代人的電視劇——86版《西遊記》,一經播出轟動全國,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

重播次數至少3000次,怕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敢問路在何方》、《女兒情》、《天竺少女》等歌曲至今傳唱不衰。我個人最喜歡《女兒情》這首歌。“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一句話把女兒家的嬌羞描寫的淋漓盡緻,令人回味無窮。

也是在這一年,時代“詩人”羅大佑有感于香港的百年曆程創作出了話語歌壇不朽的經典《東方之珠》。寫盡了香港人的百年期盼。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

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

請别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風雲激蕩三十年之1986

香港維多利亞灣夜景

回望1986年的中國,真的很難用一個詞去概括它。我不知道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去怎麼形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