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門将都被罰下可曾見過? 米蘭險勝全因皮奧利自我否定

吉魯在本方禁區手球,可是裁判卻不給手球!這究竟是VAR的淪喪,還是主裁判的扭曲?
本輪意甲,米蘭客場1比0險勝熱那亞,最後時刻兩隊門将先後被罰下,直接造就了意甲曆史上又一經典畫面,而吉魯把守大門最終有驚無險的幫助米蘭守住了勝局。其實本場比賽已經不值得深究戰術問題,可是冷靜想來,本場比賽能出現最後一幕,确實離不開皮奧利的自我否定。
上半場:右路主攻,左路協攻
做客熱那亞,考慮到接下來艱難且漫長的賽季,皮奧利終于又作出了一次大面積輪換。這也算是為國際比賽日适當保留核心球員能量儲備的選擇。
本場比賽,皮奧利依舊沿用了平型中場4-3-3站位,除了不變的邁尼昂、托莫裡、特奧外,右後衛首發弗洛倫齊,右中衛首發佳夫,三中場從左到右依次是賴因德斯、阿德利、穆薩,奧卡福爾和丘庫埃澤分居左右,約維奇站在支點中鋒的位置。與之相比,吉拉迪諾執教的熱那亞則派出了4-5-1實際上防守站位則是5-4-1陣型的體系,這也是吉拉迪諾本賽季安身立命的根本,面對強隊效果絲毫不差。皮奧利面對五後衛是否依然沒有辦法?這也是本場比賽最大的考驗和看點。
皮奧利的平行三中場推進能力依舊如故,但本場有一個特别值得娓娓道來的地方,那就是丘庫埃澤經常會拉回到穆薩身後,而穆薩甚至經常會頂到禁區内。這個換位略顯一些刻意,但是實際呈現效果還不錯,因為丘庫埃澤的實際站位更像是右前衛,而穆薩足夠硬,這也保證了4-3-3與4-4-2的流動,其效果是保證了米蘭足夠的中場強度,也形成了右路輪番轟炸的效果。這明顯是通過過往幾場強強對話中場後勁不足所作出的改變,在防守時,尤其是防守對方的反擊也有足夠縱向的深度,這點從半場熱點圖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
本場比賽米蘭主攻的是右路,從中場放出的米蘭中軸線資料就可以清晰看出米蘭在通過右路主攻尋找機會,左路也在随時待命。雖然兩個邊後衛提的特别深,特奧和弗洛倫齊在禁區内完成一次配合就足夠說明了問題,而特奧自由度過高會造成的情況是,如果特奧丢失球權,或者在加速足夠距離下卻沒有得到球權,他會選擇犯規。特奧的黃牌,也讓米蘭球迷覺得有點得不償失。
阿德利依然是驚喜之處,這個月他憑借自己優秀的發揮赢得了更多機會,整體節奏在他的把控下幾乎沒有太大問題。
單看上半場,米蘭雖然沒有造成太大的實質威脅,但進攻還是很立體的,隻能說熱那亞在防守三區裡把防守節奏控制的還不錯,防守兵力投入也很大。考慮到大面積輪換的情況下,這樣的半場表現還不錯,也是很有價值的。
下半場:正牌邊鋒上場
下半場,米蘭連換兩人,兩位主力邊鋒萊奧和普利西奇同時上場,也證明了米蘭在國際比賽日前渴望登頂的願望。可事實證明,皮奧利有點急于求成。
上半場丘庫埃澤基本完成了戰術目标,中場選擇換他确實有點讓人不太明白,應該是希望讓左右平衡的同時可以解放賴因德斯,也是希望用最短的時間取得領先,延續上半場的優勢。但是,實際效果卻很糟糕,這讓上半場本來很順暢的進攻,在下半場前15分鐘踢得十分淩亂。而下半場阿德利的表現也遠不如上半場,失誤明顯增加不說,幾次被逼搶和被迫性犯規更是吃到一張黃牌。
直到64分鐘,米蘭才通過一次反擊由弗洛倫齊助攻萊奧完成一次威脅頭球攻門。皮奧利再次作出大膽調整,直接用吉魯換下阿德利改打雙中鋒,然後用卡拉布裡亞和弗洛倫齊進行對位換人。換人之後,穆薩和賴因德斯居中,穆薩直接成為單純的防守型後腰居6号位,而賴因德斯則擔任中前衛負責把控節奏居8号位,這也是當今足壇拖後雙中場最普遍的用法。
這也算是皮奧利對自己半場換人的自我否認。本賽季狀态一直不錯的普利西奇,本場比賽狀态其實并不好,雖然最後取得了進球。在進球之前,普利西奇和穆薩之間更多展現的是缺少默契,上半場最有效的右路輪番進攻和流動陣型完全失效,皮奧利本場比賽又一次自廢武功。急于自我否認的老毛病依舊是阻礙皮奧利成為頂級名帥的阻礙。
兩撥換人後,反倒是熱那亞更勇于進攻,米蘭雖然能等到反擊機會,但球員之間互相距離過遠,抓住一次機會也隻是打到哪算哪,更多還是依仗球員個人能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熱那亞在禁區外果斷起腳,熱那亞連續獲得好機會,不斷威脅邁尼昂球門。
一場原本在上半場就取得戰術優勢的比賽,險些被皮奧利自己變成了“溫水煮青蛙”,最後時刻穆薩助攻普利西奇的進球的“美國連線”,普利西奇站在禁區内多了一個點,也因為雙中鋒吸引足夠防守,而普利西奇靈活轉身的個人能力得到了發揮,這是投入足夠多進攻兵力換來的結果。
最後時刻,邁尼昂的危險動作領到紅牌,而邁尼昂更是險些是以受傷。吉魯臨危受命,最後因為門框而逃過一劫,米蘭門前險象環生,可是熱那亞門将馬丁内斯卻在傷停補時階段被紅牌罰下,更是直接讓本場比賽成為“活久見”的經典場次。
若幹年後,人們或許不會在意這場輸赢,但這場比賽最後十分鐘注定會成為意甲史上津津樂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