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姚明從來沒像當下這樣絕望,當他說出“接受辭職”的時候,就能深切的感受到那種無奈和自責。

是的,世界杯黯淡出局,亞運會這根救命的稻草,也在最後階段崩潰。就像媒體說的那樣,這樣令人憤怒的結局,必須要有人站出來承擔!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男籃主教練喬爾傑維奇沒有逃避,直接承擔了這份指責,而作為男籃的新任隊長趙繼偉,也沒有選擇沉默,将責任攬在了自己和球員身上;作為中國籃球的最高掌門人姚明,更是提出了辭職的言論,來平息大家的憤怒。

如果從成績來分析,兩屆男籃世界杯慘淡出局,無緣奧運會,亞運會折戟等等,這些都是絕對的理由,相信姚明面對這些慘痛的過往,也無話可說。

但是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姚明離任很容易,誰來接替他呢?

大家經常說的一句話,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姚明是籃球人,是中國籃球曆史上最成功的男籃運動員之一,他是專業的人?毫無疑問,肯定是的。如果說,你将這個專業的人趕下台,你讓誰上台呢?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再從過去退役的球員中找?然後再像姚明的過往一樣,不斷的摸索管理經驗?那中國籃球豈不是浪費時間,一直沒有成績,一直在低迷之中嗎?

還有誰?換成總局指派的人手,就是那些根本不懂籃球發展規則,一通指手畫腳的理論家?這樣中國籃球的成績就能進步嗎?

還有一點筆者非常看不懂:如果說球迷指責籃協、指責姚明,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球迷是成績的直覺感受者,我們就是看聯賽、國際大賽,球隊打的怎麼樣,是輸還是赢。球隊打的不好,就要接受大家的批評,這是可以的。但是作為籃球的專業資深人士,像多年的籃球名嘴楊老師、蘇老師,你們怎麼也對姚明深惡痛絕呢?長篇大論的文案,讓人心寒啊。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那麼多年以來,難道姚明的管理就那麼一無是處嗎?别的不多講,我們就說下面的這個認知和決定,大家來分析一下姚明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姚明曾闡明這樣的觀點:中國男籃的水準不高(不知道這個“不高”是和誰進行對比,亞洲還是世界?),整體的能力也在不停的下滑之中,無論是籃協還是聯賽辦,一直在嘗試着去改變這一現狀,但是效果并不是太明顯。

無奈的是,我們的球員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之是以這樣是因為過去的大賽經驗太少,即便是在世界杯上輸球了,但是中國籃球一直以來就是這樣,是以并不以為然。可是大家的印象仍然将中國籃球定義為世界勁旅、亞洲豪強甚至老大的位置。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為了能讓男籃和球迷們盡快知道自身在世界上的定位,姚明提出了“土洋”的指導思想,即洋帥配本土助理,或者本土主帥加洋助教的思想。也許這個辦法并不新鮮,但是姚明卻升華了這個概念,明确的指出隻有洋帥的參與,帶給我們國際上先進的籃球理論,我們才能從大局上或者思想上有所認知,這也是喬爾傑維奇上任的原因,并且一定要帶他自己的團隊。

如果說總是本土主帥執教,那麼大家的思想永遠局限在自身的滿足之中,或者即便是認識到了不足,也找不到進取的辦法。是以即便是本土主帥執掌,那也一定要有洋帥入駐教練組,就像之前的杜鋒執掌一樣。

這就是姚明在中國男籃缺少國際大賽的背景下,為了盡快讓大家認清自己的定位,所作出的努力。大家認為有錯嗎?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也許有人會問了,既然過去中國男籃缺少國際大賽,那麼為什麼不及時出去鍛煉呢?可是大家别忘了,自從19年男籃世界杯失利之後,中國男籃何曾不想多點鍛煉的機會啊,可是後來的三年發生了什麼,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全面恢複之前的籃球大環境,這才僅僅一年多點的時間啊,大家想想這是不是事實呢?

另外,大家再想想,在那三年中我們的聯賽幾乎都是賽會制,國際大賽、熱身賽甚至全面停滞,隻是參加了幾場重要的國際賽事而已。但是大家知道就是這三年,世界籃壇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不能出去比賽,但是别人可是一直在進步啊,甚至各種大賽和熱身賽更加密集,籃球理論的進步和戰術的革新,令人多少球隊的實力飛速發展。姚明和中國籃協難道不知道嗎?肯定知道,但是面對我們那三年的情況,他們又能做什麼呢,隻能無奈的錯過一年又一年。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球迷想看到男籃勝利,媒體想看到中國籃球的發展,難道中國籃協和姚明就不想嗎?他們可是第一責任人。

讓姚明下課,肯定沒問題,我相信姚明也想卸任,因為這些年對他的質疑聲,已經到了遍體鱗傷的地步。姚明不缺錢,也不缺工作(回到上海男籃,依舊可以申請管理者),為什麼還要繼續趟這些渾水呢?

實實在在的說,中國籃球無論換了誰,都拯救不了水準下降的事實!是以大家可以仔細的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為什麼姚明上任之前,中國籃球的成績那麼好,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中國男籃有球員時期的姚明、有王治郅、易建聯,他們是一個球隊的核心、脊梁,超強的個人能力,足以帶領男籃抗衡任何一個對手。但是姚明上任之後,中國男籃還剩下誰?沒人了,最強的就屬周琦、郭艾倫了,其他球員的能力,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換誰上任,都感到頭疼,難道不是嗎?你指望這些人,讓中國男籃恢複當年亞洲霸主的地位?恐怕也隻能輕蔑的一笑,“呵呵”了。

就這樣走了?姚明接受辭職,然後呢?中國籃球忽視1個很嚴重問題

目前隻有一個辦法,也就是姚明在接受采訪時說的第二條:總結經驗,設計下一步的行動計劃。至少這是筆者唯一認為相對靠譜的決定。還有一點,基于中國男籃現在球員的實力,大家也應該從心裡放下“中國男籃是亞洲豪強”姿态了,在沒有出現一個類似于當年姚明似的靈魂人物之前,中國男籃恐怕一直都是亞洲的一般勁旅,甚至會排在亞洲第二梯隊,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大家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筆者并不想為姚明或者中國籃協,找輸球的借口,隻是說一些實實在在存在的情況,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