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晚上,面對第二天的工作,你開始焦慮,我也開始焦慮。

餘承東倒是很開心,開心到發朋友圈的那種。

9 月 12 日新 M7 釋出至今,首銷超過 5 萬台大定了!昨天 3500 台,今天 7000 台,這兩天就超過 1 萬台了,創造奇迹了!

你拿銷量資料說話,我有大定資料撐腰,看到新車能有如此表現,餘承東甚至喊出了一句「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餘承東這回能在朋友圈提起大喇叭,還得從上個月的 12 号說起。

問界沒有「小長假」

9 月 12 日,華為正式釋出全新問界 M7,與 25.8 萬元的預售價相比,M7 的正式起售價格下調了近萬元,低至 24.98 萬元,加上首銷期内下定可獲得 6000 元現金優惠,實際價格比預售價便宜超過 1.5 萬元。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而在去年的華為夏季旗艦新品釋出會上,問界 M7 的起售價高至 31.98 萬元 —— 這一降就是 7.6 萬元。

M7 的價格下探固然其銷量起飛的重要原因,但同時還伴随着配置的全面提升。

曾經是 M7 高配車型才具有的座椅通風、加熱、按摩等功能,在全新 M7 上統統變成了标配;經過調整後的新車中心下降了 15mm。不僅如此,問界還對 A、B 柱進行了強度更新,車身安全強度從 1600 兆帕提升至 2000 兆帕……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如果你本來就在問界 M7 上猶豫不決,這個時候會不會立刻下訂?你會的。

更何況,餘承東現在更看重的是「海量傳遞」。

據 PowerOn 報道,為盡快完成銷量傳遞,賽力斯緊急招聘了大約 1000 名勞工,并要求工廠 24 小時全力生産,但即便如此,10 月 7 日之後的訂單,可能還是得等 3 個月才能提車。

另一方面,新款問界 M7 能賣得好,離不開華為 Mate60,這款被炒至萬元的現象級機型,在 8 天的雙節假期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消費者來到華為門店。

來都來了,旁邊這小車也瞅兩眼呗?

看都看了,幹脆試駕一下好了。

這一試,兜裡那 5000 塊大定的錢就沒了。(但有門店銷售告訴董車會,要是後悔了,這筆錢倒也可以退。)

潘先生就是國慶期間帶着家人看車的其中一位,但無奈店裡想要試駕的人太多,不得不擇日再來。

誰能想到,「遙遙領先」的華為手機,還能對賽力斯的股價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9 月 28 日,賽力斯股價上漲 10%,下周一開盤後的股價難以想象

買華為,開問界?

如此驚人的大定數量不禁引人好奇,到底是哪些人在買問界 M7?

可以肯定的是,大多不是想買理想的那幫人。

2022 年三季度,問界 M7 的釋出和操盤,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殘了,我們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

理想汽車 CEO 李想在其産品課程中提到,問界 M7 迫使理想汽車提前結束了理想 ONE 的生産,是讓理想汽車在 2022 年産生巨額虧損的「罪魁禍首」。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華為門店中的問界 M7,圖檔來自:每日經濟新聞

但在理想更新了 L 系列車型後,問界 M7 的銷量開始急轉直下,從原先的單月 5226 輛,萎縮到今年的千輛以下 —— 從今年 4 月份開始,老款問界 M7 的銷量就再也沒有超過 1000 輛。

那時候的餘承東可不敢在朋友圈裡多提 AITO 問界,實際上,今年以來,AITO 品牌就很少主動公開自己的傳遞資料,隻公布了 5 月和 8 月的傳遞量,分别是 5629 輛和 5018 輛。

如今問界 M7 的售價區間已與理想汽車錯開,彼時針鋒相對的對手,變成了僅僅是馬路上相遇的陌路人,頗有幾分青春傷感文學中情侶關系的最終走向 —— 陌生到熟稔,再由熟稔到生分,過程中或突兀,或緩和。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放棄理想汽車的訂單,扭頭走向問界新 M7 的消費者固然是有的,但明顯的價格差異确實在兩款車型的消費人群中間拉開了一條隔離帶,目前來看,理想汽車受全新問界 M7 的影響并未顯現。

究其原因,價格是一方面,除此之外,理想汽車在空間、配置、智能化、直營體系方面仍有較大優勢。另外,問界 M7 針對的客戶群體年齡偏大,而造車新勢力的主要消費群體則是 80、90 後。

難道 AITO 就要放棄 80 後和 90 後的市場嗎?

王鶴松是一名參加工作還未滿 3 年的「95 後」,他沒有像很多同齡人那樣向「蔚小理特」等新勢力品牌投出橄榄枝,他中意的車型,是一輛問界 M5。

當被問及原因時,他第一時間強調:

首先外觀絕不是吸引我的點。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問界 M5

在他看來與經過一輪産品疊代的新勢力品牌相比,問界 M5 在外造型設計上沒有絲毫優勢,真正令他着迷的是問界 M5 在座艙靜谧性、内飾面料,以及 HUAWEI SOUND 所營造的品質感,以及人性化的車機互動體驗 ——

是的,他是一位華為手機使用者。

放在以前,我們可能從未想過,小小的手機有朝一日能左右我們的購車決策,但在今天,由 Mate60 帶來的進店熱潮和車機協同戳中的使用者痛點, 都在迫使我們接受這一事實。

更令王鶴松心動的,是問界 M5 在今年 7 月提供的一次包含 HUAWEI DATS 動态自适應扭矩系統的 OTA 更新。「之前開起來還行,但坐起來比較差,OTA 之後感覺像換了一輛車,」對于懸挂還能 OTA 更新這件事,他表現出了吃驚。

至于問界 M7,他倒是一點都提不起興趣,原因還是在于 M7 那「過于成熟」的外觀。

40 歲左右或者往上的中年人應該會更喜歡。

王鶴松道出了他的猜想,這樣想的人,也不止他一個。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問界 M7

10 月 7 日,汽車部落客@柳笛_6D 在社交平台上将問界 M7 形容為「中老年的第一台智能車」,并表示智能并非先鋒年輕人的專屬需求。

抛開地闆較高、副駕防火牆離腿較近等平台帶來的「細枝末節」不談,問界 M7 所使用的鴻蒙座艙,滿足了一大批中老年群體對大屏,對智能座艙以及駕駛輔助的消費需求,而這批消費群體有兩大特點,一是數量龐大,二是消費能力高。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對于他們來說,華為這一品牌不僅能夠帶來「智能」,同時還存有一份「體面」。

「增程」的命,可能比我們想的還要長

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後是行業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

長城 CGO 李瑞峰的這句話,讓外界對于增程的質疑,響徹整個 2022 年。「過渡」、「落後」成為了增程式混動撕不掉的标簽。然而,這一「落後技術」的生命力,似乎比我們想得更加頑強。

繼純電車型之後,小米汽車正在籌備研發增程式電動車。

36kr 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小米汽車已确定開發增程式電動車,「已經規劃了相關的增程産品,也在尋找增程車的産品突破點」。

降價 7 萬換來日銷 7000,華為餘承東:問界起死回生!

招聘平台上,小米汽車也放出了相關的研發崗位,包括:增程系統設計開發工程師、燃油系統工程師、排氣系統工程師等增程式電動車相關崗位。

從已知資訊來看,小米目前正在同步推進多代平台的研發工作,其中一代平台将于明年上市,二代平台計劃在 2025 年推出,而增程平台,恐怕還會在二代平台之後。

換言之,小米相信在接下來的 10-15 年裡,内燃機和油箱,還是有着存在的必要。牌桌的另一邊,理想汽車也會将 L 系列繼續延續下去。

在去年的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中,餘承東緊握話筒,一臉似笑非笑的表情。

難道純電車增加了一個增程發動機,就是落後?電池始終需要充電,如果在特定場景下沒有充電樁那該怎麼辦?

誠然,如果現在放在店裡的問界 M7 是純電的,願意下大定的人又會有多少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