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遊博物館”蔚然成風 沉浸式文旅新場景吸睛

(神州寫真)“夜遊博物館”蔚然成風 沉浸式文旅新場景吸睛

中新社天津10月6日電 題:“夜遊博物館”蔚然成風 沉浸式文旅新場景吸睛

作者 張少宣 王在禦

“希望年輕人走進各種博物館、紀念館去感受新形式的文化活動,從中了解過去、體驗曆史,傳承祖國文脈。”梁啟超孫女梁柏有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夜遊梁啟超紀念館感受“梁氏家風”,走進李叔同故居開啟“叔同之夜”,于“天後宮”沉浸體驗“福緣夜”……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天津各大博物館紛紛奏響“夜之樂章”,遊客在“越夜越美麗”的氛圍中感受着文化與藝術的共生。有故事,有場景、長見識、能傳播的“夜遊博物館”蔚然成風。

“夜遊博物館”蔚然成風 沉浸式文旅新場景吸睛

10月5日晚,遊客在天津古文化街天後宮内參加“天後宮福緣夜”沉浸式夜遊項目。王在禦 攝

“沉浸式互動夜遊博物館的文旅形式,讓遊客有着充分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遊客在故居中一邊做遊戲,一邊深入參觀,除了文化類的解謎,還有現場互動,比如遊客會被要求演唱先生寫過的歌或者吟誦先生寫過的詩等,這些都備受歡迎。”南開大學天津校友會、“叔同之夜”項目營運負責人屠金歌表示。

10月5日晚,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内,天津四中高一學生張瀚軒正在大聲朗讀着李叔同詩詞,完成《特邀撰稿人》所布置的任務,豐沛的情感赢得遊客陣陣掌聲。“我對曆史很感興趣,盡全力去獨立完成每一項任務,過程中也學到很多未曾接觸過的知識。”

據天津博物館副館長、李叔同故居紀念館館長沈岩介紹,“叔同之夜”是天津市首個常态化開放、沉浸式博物館實景解謎夜遊會,主旨和目标就是要建構李叔同文化生态。

“夜遊博物館”蔚然成風 沉浸式文旅新場景吸睛

10月5日晚,遊客正在沉浸式體驗“叔同之夜” 第二季《特邀撰稿人》夜遊活動。 王在禦 攝

“‘雙節’期間,每日來夜遊的各地遊客都在260人左右,達到接待量上限。遊客通過主線劇情解謎、支線任務打卡,了解天津特色曆史文化,探究李叔同先生在詩詞、音樂、戲劇、篆刻、法律等各領域的傑出成就。同時,紀念館中還設定了演藝項目,比如樂器演奏、變臉等。遊客無論是單人、親子、好友都能共享一場文化盛宴。”沈岩說。

天津梁啟超紀念館館長徐燕卿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紀念館積極探索“日+夜”營運新模式,夜場以夜景燈光秀加沉浸式演出等形式,打造出虛實結合的文旅場景。“《少年強》利用戲劇表演的方式,選取梁啟超先生一生中的重要時刻和愛國家風的傳承元素,通過實景互動和情節演繹,引領觀衆跨越時空,與梁啟超先生對話。同時,也讓遊客深層次感受到天津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文化氛圍。”

“夜遊博物館”蔚然成風 沉浸式文旅新場景吸睛

10月5日晚,遊客正在天津梁啟超紀念館更換服裝,等待體驗《少年強》沉浸式演藝項目。王在禦 攝

據了解,國家海洋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北疆博物院、利順德博物館等都在長假期間推出各種“夜遊”活動。“夜遊博物館不僅形成了消費新場景,讓文化遺産賦能城市消費,更以新穎的方式将文化知識傳遞給遊客,做到了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相結合。”沈岩希望通過打造“文化IP”,讓更多遊客“為一個人奔赴一座城”,讓文化屬性成為一座城市在旅遊市場中的“吸睛點”。(完)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