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作者:溯古通今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随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讨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援~

核廢處理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工業化帶來的難題,因為先進很多科技領域都需要用到放射性材料,然而這些放射性材料在工業利用以後依然含有對人體有危害的放射性,其危害甚至可以存在數萬、乃至數十萬年。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在以往人類科技還沒有達到将放射性抹除的水準,核廢料隻能通過各種手段加以儲存。

近日,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他們的行為是對全人類生命健康的亵渎,接踵而至的多方制裁已經讓日本吃盡苦頭,但這也不足以撫平億萬群眾的憤恨之心。

為何日本甯願背負千古罵名也執意要将核污水排海呢?難道是因為沒有更加可靠的處理技術嗎?中國每年也會産生大量的“核廢料”,對此中方又是怎麼處理的?

解讀核污水排海問題

雖然核污水與核廢料是兩個不大相同的概念,但二者都具有放射性污染的共性,都可稱之為“工業垃圾”。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日本固執的将核污水排海,引起衆怒并不單單是他們的行為本身,更重要的是明明處理核廢水有着更為安全、謹慎、清潔的方式,然而他們卻選擇了最便捷、最廉價的處理方式,惡意混淆核污水與核廢水的概念,最後隻拿一紙文書告知世界他們所排的核廢水“基本無害”。

對于核污水處理,世界上目前的正常方式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四種:

  • 固化填埋,就是利用含有特别性質的固化劑将核污水處理成固體,然後埋入地下,這是最直接的處理方式,但其比較占用人力物力處理起來花費會比較大;
  • 電解釋放,大緻意思就是利用電能将核污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并釋放到上層大氣中;
  • 蒸汽排放,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熱能将核污水處理成蒸汽,然後排放至大氣層中;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兩種方式雖然也是排放到自然環境之中,但是這兩種方式以離子以及蒸汽的形式出現,加上緩慢的排放,并不會對環境産生較大的影響,經過大氣循環,其放射性危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注入地層,這種方式就是直接将核污水打包存入地下,以事件消耗放射物質的半衰期,讓其自我“淨化”。不過這樣的處理方式隐患相對來說比較大。

綜上所述,日本是完全可以有更多的手段去解決處理核污水,但是東京電力公司那些資本家們卻不願多花一分錢,隻是想簡單粗暴的用成本最低、最高效的方式直接将核污水排向大海。

不過有相關報道表示,因日本當局排放核污水的決定造成了“蝴蝶效應”,日本将要面臨的經濟損失已經遠超于核污水排海項目的整體開支。這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同時還惡心了一下全球人民。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日本方面難道沒有事先預想核污排海會給自己帶來什麼負面影響?若心知肚明的話,那麼他們執意将核污水排海的做法可能就不隻是圖求“利益”那麼簡單了,背後可能會有更大的陰謀,簡直其心可誅!

世界核廢料

前面已經說過,核污水與核廢料同屬于工業垃圾,雖然概念不同但是對人體生命健康帶來危害的由頭都來自于核輻射污染。不過相對而言,處理難度更大、問題更深、危害程度更高的還應該是這些直接有放射性物質存在的核廢料。

通俗來講,核廢料就已經由工業使用過的,不再具備工業利用條件的具有放射性的廢料。其存在狀态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是氣體。它不像核污水那樣是因用于冷卻、或是核電站實體循環那樣被核輻射污染的媒體,而是自身就含有一定的核放射元素,往往輻射半衰期要持續的更久。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處理核廢料的辦法,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曾争相獻計,然而有些方法經實踐過後存在着許多問題,是以國際上争議較小的處理辦法暫時有以下幾種:

  • 深度鑽孔,将從地面向下打探井,然後埋入地底深層用時間延磨放射元素的半衰期;
  • 海床下儲存,深海海床有着非常厚的粘土層,這對吸收放射性元素起到極佳的效果,不過由于海底環境複雜多變,這種方法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 密封儲存,這可以說是如今處理核廢料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将工業産生的核廢物集中密封儲存,并且建造或者尋找一個人員稀少、地域廣闊、氣候适宜、地質結構相對穩定的地方長期貯存,不過這種方法往往會帶來比較浪費錢,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自然資源。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是以說各種處理手段都有一定的弊端,核廢料問題乃至今日在國際上都尤為棘手。

核廢料通常來源于核工業、燃料元件加工廠、核反應堆、醫療設施生産與廢棄、核武器研究與制造等方面,可以說許多大型工業産業都能與核元素挂鈎并産生核廢料。

因為核能涉及到各個領域,是以工業化程度越高,核廢料産生越多。據相關資料顯示,美國現如今囤積的核廢料就大約有10億噸,并且持續有新的核廢料産生。美國每年光處理這些核廢料的錢就能達到數年億美元,這簡直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奈何美國的科學家就此并沒有更加便利省錢的處理方案。不僅堆積的核廢料國家需要花錢處理,跟重要的是它隻是暫存于某一地點,如果發生任何自然災害或是人為原因,核廢料就像是埋藏着的炸彈,随時能給人類帶來災難。

美國也隻是核應用密集國家之一。

中國的處理辦法

中國同樣也是核應用大國,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綜合各部門所産生的核廢料大約有3200噸。這個資料雖然看起來沒有美國10億噸那麼龐大,但要知道,中國産出的3200噸核廢料可是占據世界的年産近三分之一!

某權威專家表示,如果中國也用日本那樣的方法利用自然循環處理核廢水,那麼估計需要213萬年的長江流水才能清洗幹淨。這還不說以後的核廢産出。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對于中國來說,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同樣十分嚴峻。但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待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是義不容辭的。是以中國科學家們便積極尋求有效的核廢料處理方案。

中國給出的處理方案是:對核廢料的放射等級進行嚴密的排序分級,根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同、存在方式不同、放射性穿透強度等自身性質進行分類處理。可以簡單的了解為,半衰期長的埋的深一點,穿透強度大的儲存的嚴密一點等等。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這樣在前期一定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相支撐,但是處理方式也更加科學有效,并且有利于為後期核廢料的可持續處理。在中國,完全不用擔心身邊會發生核洩漏、核污染等問題的發生。

不過前些年,中國科學家在克服重重困難下,成功研制了“啟明星二号”,這是一款可以将核廢料失去放射性的裝置,此科研成果的問世,極大的推動了中國核能排放處理問題的處理,也為人類對對和廢物的處理看到了新的希望。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啟明星二号,是由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鉛基核反應堆零功率裝置”它主要用于核電站工作上。它的存在能将核燃料的使用效率提高至95%,然而更重要的是,啟明星二号裝置直接讓核廢料“變廢為寶”它不僅能用其中的鉛冷物質将核廢料失去放射性,而且還能将此過程中釋放出來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實作廢物回收再利用。這個想法是大膽的、劃時代性的,啟明星二号的誕生直接将中國的核電應用與處理提到了世界領先水準。

對此不僅中國長長舒了口氣,世界各國對此都是大為驚歎。此後許多國家都希望高價購買中國的啟明星二号建造技術,畢竟誰不想趕緊将手裡堆積如山的核廢料速速處理掉。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然而中國并沒有讓他們如願,啟明星二号核心記住直接被納入國家“最高機密”。因為考慮到國際上紛纭的明争暗鬥,核能問題又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是以這項技術隻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保證中國核能的安全以及長足發展。

結語

如今的中國已經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各個領域走到了世界前列,而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曾經是怎麼在各個層面上封鎖、制裁中方的,不僅也要好好想一想,中國為何不願意共享技術。我們善惡分明,早已清楚的認識到資本家們的真正的目的。

中國每年3200噸核廢料,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最後如何處理?

日本此次的行為就足以表明他們是如何的自私。禍福相依,如果全世界都能像中國一樣隻為人類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付出努力的話,地球才能是以有更具希望的明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