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大衆CEO:與其對中國電動汽車搞反補貼調查,不如提升自身競争力

德國大衆CEO:與其對中國電動汽車搞反補貼調查,不如提升自身競争力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歐盟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純電動載人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對于這一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以德國總理朔爾茨為代表的歐方人士早已提醒,“不确信有必要對華征稅”。

據德國《斯圖加特日報》當地時間10月4日報道,德國大衆汽車集團和保時捷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當天在參加一場活動時,也對此持懷疑态度,他提到歐洲政界人士在對中國貿易行為采取行動時要謹慎行事,并提到“公平競争”四個字,認為保護主義隻會導緻更多的保護主義出現。

德國大衆CEO:與其對中國電動汽車搞反補貼調查,不如提升自身競争力

10月4日,德國大衆汽車集團和保時捷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出席活動并發言 圖自《斯圖加特日報》

據報道,在這場活動中,奧博穆表示,“我們主張公平競争”,但保護主義不應該由此産生,因為這會導緻更多的保護主義。此外,他補充稱,對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的調查不應僅限于中國供應商,而是應該包括所有市場參與者。

歐盟近期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聲稱,中方的“補貼”扭曲了市場。奧博穆則表示:“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如何在這裡創造有競争力的産業條件,如果我們自己足夠強大,就不必害怕歐洲以外的競争。”

報道稱,今年春季,在中國市場領先多年的大衆汽車,其市場佔有率被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比亞迪超越。對此,奧博穆認為,中國車企的強大市場地位是基于其自身實力優勢,例如比亞迪的産業鍊垂直一體化程度很高,其90%的晶片和電池都是由自己生産的。而在被比亞迪超越之後,大衆汽車也在調整針對中國市場的目标,希望成為當地市場上最大的國際汽車制造商。

在歐盟内部,德國等多個成員國都明确反對歐盟委員會發起此項對華調查。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德媒《經濟周刊》當地時間9月28日刊發的采訪報道中,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必要性”話題表态,他稱對此“不是很确信”(not convinced)。

“我們的經濟模式不應以保護主義為基礎,也不應依賴于保護主義,而應依賴于我們産品的吸引力。”朔爾茨回憶并指出,上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制造商進入德國市場時,以及上世紀90年代南韓汽車企業進入德國市場時,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擔憂。他補充說:“然而,我們堅持了自己的立場。”

德國大衆CEO:與其對中國電動汽車搞反補貼調查,不如提升自身競争力

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在慕尼黑車展亮相 圖自《紐約時報》

10月4日,我商務部表示,歐方發起此次反補貼調查僅依據對所謂補貼項目和損害威脅的主觀臆斷,缺乏充足證據支援,不符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歐方要求中方在極短時間内進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嚴重損害了中方權利。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中方曾明确表示,歐方拟采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貿易”為名行保護自身産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将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内的全球汽車産業鍊供應鍊,并對中歐經貿關系産生負面影響。

中方敦促歐方從維護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穩定以及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大局出發,審慎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鼓勵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深化合作,為中歐電動汽車産業共同發展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中方将密切關注歐方後續調查程式,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