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作者:西二雜談

杭州亞運會男籃比賽4日進行半決賽,中國隊隊以76比77不敵菲律賓隊,無緣決賽。賽後,日媒對比賽過程及中國媒體和球迷的反應進行了報道,并探讨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中國人适合團隊比賽嗎?

中國人是否适合團隊運動

這是一場意外的連敗,他們在9月份的世界杯上輸給了對手,當地媒體批評這場20分差距的慘敗為“恥辱的比賽”。有些人将這種情況與情緒低落的足球聯系在一起,球迷們表達了他們的沮喪,他們說:“我們看到了一些可怕的東西”和“這完全是有趣的”。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中國隊從比賽一開始就一直占據菲律賓的優勢。第三節一度,52-32領先20分。然而,第三節結束時,領先優勢縮小到12分,62-50。第四節,他們無法阻止菲律賓追趕,領先優勢縮小到2分,76- 74,還剩 59 秒。随後,還剩24秒時,菲律賓隊三分命中,終于取得領先。中國無力挽回,最終輸掉了戰争。9月的籃球世界杯,他們在首輪以75-96不敵菲律賓隊。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對于這場似乎要改寫當年記憶的失利,中國媒體發表了諸如“一場恥辱的比賽!中國男籃失去了20分的領先優勢,無法晉級決賽”等報道。

球迷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這樣就好了。要散架就應該徹底散架”,大多數評論都很嚴厲。記者陳華表示,“中國男籃已經徹底變成了男足。兩者都是中國職業體育改革的兩大亮點,是以很難相信他們最終會走同樣的道路。”。《南方都市報》記者馮健則說:“我很驚訝,也許我們真的很合适。” “也許不是,”他說道,聽起來很失望。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沒有獻身性和利他心,不适合

對此,日本網民紛紛發表評論。多數聚焦“中國人适合團隊運動嗎”這個問題。有代表性的觀點如下:

這個人認為中國人不适合。雖然個人實力強,但赢不了比賽,因為自私,優先考慮自己,團隊力量沒有提高。是以田徑就很強。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這個人持基本相同的觀點。自己隻是自己,他人無所謂。沒有獻身性和利他性。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這個人也是類似觀點。個人體育項目強,是因為人多,基數大。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這個人進一步探讨了原因,團體弱因為人自私,人自私是由獨生子女政策導緻的…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這個日本人貌似人間清醒、早有想法的感覺…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這個日本人似乎話裡有話。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這個人也抱有相似觀點。但是他給出了一個建議:中國應當邀請世界著名的人擔任教練。反正也不差錢!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這個人對體育運動的本質和意義進行評論,運動本質是快樂和分享,而不是功利化。團體項目的動機很重要。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這個日本人不太認可中國媒體和球迷賽後的激烈反應,認為讨論“适合不适合”這個跑題了,有個好環境很重要,比賽是過程,不隻是結果,應從失敗中學習。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還有人直接說,不能如此批評盡了最大努力的球員們。

男籃輸球後,日本群眾:中國人自我為中心,不适合團隊運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