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富的權力遊戲

作者:楊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中國已是女性創業者的成功搖籃,2023年全球十大白手起家女富豪中的前五名,均來自中國。
這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些女富豪們是命運的垂青者,也是時代的弄潮兒。她們耀眼的财富背後,閃現出時代的創富激流。解讀她們的财富聚集過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經濟結構的發展變遷。
“商業人物”之“富豪榜風雲”的第六期,我們将目光投向富豪榜上的女首富。
壹
1999年的首屆《胡潤百富榜》上,出現了一個令人側目的女性身影。
她叫劉曉慶,排在第45名。盡管這份略顯粗糙的榜單很難統計出她的真實财富狀況,隻籠統标注為五千萬到一億元,但群眾對她的富有程度深信不疑。如同她扮演的影視角色“武則天”,劉曉慶讓當時的人看到了身為女性的多種可能性:既可以貌美,也可以有能力;既可以做女明星,也可以做女老闆。
不過遺憾的是,因為不規範經營,“中國最第一女富婆”劉曉慶很快登高跌重,在2002年因涉嫌偷稅锒铛入獄,從此聲望不複從前。
劉曉慶之後,楊瀾也曾登上2000年的《胡潤百富榜》(位列38名)。以主持人身份家喻戶曉的楊瀾,很早便涉足商界,在1999年左右建立了陽光七星投資集團和陽光衛視。後續因經營問題,楊瀾的傳媒事業一度遭遇挫折,但她的商業之路卻并未停止。企查查顯示,楊瀾目前名下控制企業達72家,間接持股企業達75家,涉及影視、傳媒、旅遊、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其中,她與丈夫吳征共同創立的“吉兆佳”品牌,近些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嶄露頭角,估值近500億元,是位名副其實的成功女商人。
雖有這兩位名女人珠玉在前,但早期的百富榜上,女性更像是點綴,數量遠遠落後不說,名次和财富體量也遠不如榜單上的男性。這種情況持續到2006年,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一年,玖龍紙業在香港上市,時年49歲的創始人張茵成了整個中國的首富。張茵是典型的白手創業者。1957年出生于廣東韶光的她,大學畢業後做過會計,28歲時隻身前往香港創業,由最不受人重視的廢紙回收業做起,通過在國際廢紙市場低買高賣賺取微薄利潤,完成了資本積累。
之後,她順勢切入産業鍊下遊,通過大規模收購擴充産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包裝紙企業玖龍紙業。2006年3月玖龍紙業在香港上市,同年10月份公司公布了首份年報,實作純利13.75億元,同比增長352.6%。玖龍紙業的股價随之迅速飙升,張茵的身價也水漲船高至270億元,力壓黃光裕、朱孟依、許榮茂、榮智健等一衆男性英豪,榮登當年的财富榜首。
也是這一年,胡潤研究院首次專門為女富豪列榜,推出了子榜“胡潤女富豪榜”(2017年報告名稱改為“胡潤女企業家榜”)。
梳理2006年的這份女富豪榜可以發現,彼時的中國女企業家财富規模不算大,入榜門檻僅為5億元。中國财富總量排名前10的女企業家,共擁有650億元财富,其中首富張茵的個人财富為270億元,占到前10人财富總量的三分之一。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女富豪們的年齡相對較輕。2006年有35位女性的名字出現在500位百富榜中,她們的平均年齡是44.9歲,比百富榜裡的平均年齡47.7歲小了将近3歲。
貳
2007年,又是女性領銜唱主角的一年。繼張茵之後,年僅26歲的楊惠妍橫空出世,成為當年的全國首富。
跟張茵白手起家不同,楊惠妍是一個典型的繼承者。2005年時,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決定,将碧桂園70%的股份轉讓給剛剛踏出校門的二女兒楊惠妍。
2007年4月,碧桂園控股在香港上市。楊惠妍因持有公司上市後總股本的59.5%,一躍成為全中國最富有的人,财富達到1300億元,當年的馬雲和馬化騰都被她遠遠甩在身後。《胡潤百富榜》顯示,當年馬雲的财富是50億人民币,排在全國第148名,馬化騰的财富是120億人民币,排在全國第50名。
和楊惠妍、張茵一起三足鼎立在女富豪榜上的,還有龍湖地産的吳亞軍。雖然,大多數媒體将吳亞軍稱之為白手起家者,但不可忽略的是,她的創業故事裡離不開前夫蔡奎的扶持,某種程度上,她屬于夫妻共同創業這個類型。
資料顯示,吳亞軍1964年出生于重慶,第一份工作是《中國市容報》記者,這份建設部主管刊物,為她搭建起進入地産業的最初資源。1995年,吳亞軍與丈夫蔡奎建立自己的地産公司,第一個項目是與帶有官方背景的“中科建公司”聯合開發的“龍湖花園”,這也成為龍湖地産得名的緣由。
2009年,龍湖地産在香港上市,聯合持股72%的吳亞軍夫婦身價突破300億(上市之前,吳亞軍與蔡奎分别通過兩隻信托基金持有龍湖地産43%、29%股權)。2012年兩人離婚,分割了名下資産,由吳亞軍全面接管龍湖地産的經營。之後的數年間,乘着房地産行業的東風,吳亞軍将龍湖地産發展成為銷售額超千億的龍頭房企,她本人也在地産界地位超然,連續于2011和2012年占據了女富豪榜的榜首位置。
自此,中國女首富的鐵三角位置生成。2006年至2022年,女首富的位置基本就在張茵、楊惠妍和吳亞軍中輪流交替。根據“商業人物”統計,在這場長達17年的逐鹿之戰中,其中楊惠妍10次奪冠,張茵3次,吳亞軍2次。
張、楊、吳三個人的首富之路,與行業的漲跌、資本市場的興起,密切相關。楊惠妍和吳亞軍的财富爆炸,都受惠于2007年前後内地房企的香港上市潮,資本市場的杠杆效應,放大了她們的賬面财富。
2009年左右,全球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蔓延,國内房地産市場進入調整期,具有領先優勢的大規模制造業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2009年、2010年,造紙的張茵重新奪回首富寶座。之後,中國房地産行業的下一個十年到來,楊惠妍卷土重來。
楊惠妍霸屏的十年中,周群飛的出現算是一個意外。被譽為“制造業女皇”的周群飛,發迹于蘋果概念股的造富神話。周群飛出生于湖南農村,15歲便被迫辍學,從流水線上的打工妹做起。1993年她開始獨立創業,開設了一家代工小作坊,一步步在業内紮穩腳跟。2003年,周群飛在深圳成立藍思科技,專注于手機防護視窗玻璃的研發、生産和銷售。2007年,iPhone手機的橫空出世,将周群飛送上了“全球手機玻璃女王”的寶座。據報道,從第一代iPhone到iPhone 6 plus,都選用的是藍思科技的手機玻璃屏。
2015年,藍思科技登陸創業闆,因搭上“蘋果産業鍊”這一熱門概念變得炙手可熱,一度成為創業闆之王,持股比例高達87.9%的周群飛成為當年的中國女首富。
周群飛之後,陳麗華也做了一次首富。長久以來陳麗華一直占據着女富豪榜前五的位置,是國内最具盛名的女富豪之一。資料顯示,陳麗華最初是靠中式家具貿易生意獲得第一桶金。上世紀八十年代陳麗華移民香港,創辦了香港富華國際,轉型地産生意。之後,又回到北京,介入長安街一帶的地産開發,成為中國早期房地産行業紅利的得益者。
1995年,富華國際開發的長安大廈啟用,第二年“長安俱樂部”在長安大廈開業,之後,紫檀大廈建成。這些物業大廈,皆位于北京寸土寸金的地帶,資産價值随着北京房地産行情的高漲而水漲船高。
叁
除了輪流坐莊首富外,張、楊、吳三人也代表了中國最富有女性的三種财富來源:白手起家、女承父業、夫妻共同創業。
女承父業這一類别中,最為公衆熟知的還有新希望集團的劉暢,2006年年僅26歲的她便因接班劉永好的家業,登上女富豪榜的第9名。宗馥莉也算一個,去年的榜單上她以330億财富位列第17名。此外,達利食品的許陽陽、蘇商集團的嚴昕、福萊特玻璃的阮澤雲、恩捷新材料股份的李雪,都是80後女繼承者。
同樣根據胡潤研究院去年的資料,白手起家的女企業家要占到了榜單六成。像是立訊精密的王來春、華熙生物的趙燕、DR鑽戒的盧依雯,皆屬其列。
《2022胡潤女企業家榜》前20名單
另外,婚姻與财富的關系也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如恒瑞醫藥鐘慧娟、恒力集團範紅衛、百度馬東敏、SOHO中國的張欣……這些常年出現在榜單上的富有女性,都是與丈夫一起開天辟地的。
還有個不容回避的話題,女富豪榜上的大換血。17年來,從榜單上消失匿迹的女富豪并不鮮見。如2006年位列榜單第6名的新一佳創始人李彬蘭,當年新一佳超市在全國各地開設連鎖店多達70餘家,遍布15個省份。李彬蘭的個人财富達35億元。但随着2010年左右電商平台的出現,傳統零售遭遇瓶頸,新一佳遭遇大規模“關店潮”,最終資金鍊斷裂,于2017年宣布破産清算。
李彬蘭的遭遇,屬于商業模式未曾跟得上時代浪潮的典型。命運走向和她類似的女企業家大有人在,如東方園林的創始人何巧女、福記食品的創始人姚娟等。
至于房地産行業的女富豪,就更加前途莫測了。碧桂園目前的困境衆所衆知,反映在榜單上,去年楊惠妍财富縮水1100億元。已退休的龍湖地産掌門人吳亞軍,去年财富縮水23%。
通過榜單還可以發現,消費行業應該算是孵化女富豪的新領地,華熙生物的趙燕、海底撈的李海燕、藍月亮的潘東、圓通速遞的張小娟都來自這個領域。
能源行業的造富能力也有目共睹,晶澳科技的範彩萍與靳軍淼母女、通威股份的管亞梅、新奧能源趙寶菊,在榜單上都勢頭猛進。
隻能說,女富豪之是以成為女富豪,除了努力勤奮艱苦創業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發展的方向。她們的财富爆炸效應背後,是一場時代的盛宴,也是一場财富定價标準的大遷移。
*題圖購買于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