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察與思考:人工智能會威脅人類嗎?那人類到底是什麼?

作者:櫻寺水榭

在今年的"腦吧"大會上,人工智能(AI)似乎成了每個人的心頭之患。至少有不少英語和匈牙利語小組專門讨論了這個話題。

空氣中彌漫着懸念。人工智能會取代工作嗎?誰會被淘汰,誰能多活一天?它将毀滅我們,還是幫助人類進化?

一位演講者是谷歌負責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的産品經理路德維克-佩蘭,他向聽衆簡單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和面臨的一些挑戰。

一位憂心忡忡的藝術家問他:人工智能會取代藝術嗎?

人工智能會取代藝術嗎?

路德維克回答說,他在谷歌的團隊正在研究如何讓這些工具與藝術家合作,而不是取代他們:歸根結底,如果使用得當,它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創造性工具。

總的來說,他針對與會者對人工智能的恐懼提出建議,任何工具在向公衆釋出之前都需要經過測試。科技公司從一開始就需要更加負責任。

然而,現在是否為時已晚?我們已經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圖檔和視訊。我們已經無法分辨它們的差別了。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語音克隆軟體。而且,你選擇支付的費用越高,你對品質的選擇就越多。

路德維克說,谷歌目前正在研究在生成内容的中繼資料中添加圖像水印。他們正在取得一些進展,其他公司也是如此。當然,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圖檔和視訊。和大多數技術一樣,一些機智的人總能找到繞過保護措施的辦法。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将有助于減少一些數量。不過,路德維克承認,在文本方面,開發能檢測出是否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術"比較困難"。這可能會讓越來越依賴ChatGPT撰寫論文的學生們感到高興。這可能意味着,今後教師将不得不提供隻有人類才能完成的其他作業。

伊戈爾-圖爾欽斯基是一位投資家、作家和World Quant的創始人,他也是本次活動的演講者之一。他說,人類擁有機器沒有的東西:曆史。人工智能有廣度和規模,卻沒有靈魂。

他還認為,人工智能不會對人類構成威脅,起碼直到它自己能解決拔掉電源的問題。話又說回來,長效電池和太陽能充電也許有一天也會出現?

他說,我們認為智能是神聖的,但ChatGPT已經利用智能來預測序列中的下一個單詞。他問道:

如果智能成為一種商品,每個人都能獲得它,那麼,那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他認為,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的技能。也就是說,能夠向人工智能提出正确的問題,讓它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他堅持認為,沒有必要把所有時間都花在撰寫電子郵件上,但即使使用人工智能撰寫電子郵件,也需要加入人情味。我們需要專注于需要人類完成的10%的關鍵工作,并将其他90%的工作自動化。

人工智能會讓人類失業嗎?肯定會。圖爾欽斯基說,目前律師的數量是職位數量的三倍。有了人工智能,鑒于他們的大部分工作都有可能通過人工智能工具來加速或替代,最終律師人數将是所需人數的六倍。

對于讨厭律師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個好消息,但沒有人會是無敵。至少,幾乎沒有人會是不可戰勝。

但是,圖爾欽斯基堅持認為,我們不應該害怕人工智能,因為在各種技術中,好的用途要大于壞的用途。專注于創造好東西,好東西的數量就會超過壞東西。

說到好事多于壞事。這或許還有些希望。

謝漢-奎爾克也出席了會議,他更可能被追随者們稱為X上的文化導師。有趣的是,他在500多天前才建立了自己的賬戶,目前粉絲數已達150萬。有些人可能會稱他為"有影響力的人",但是,大多數這樣的人并不傾向于釋出關于古希臘、哲學、古典建築和古畫的文章。然而,我們在這裡。

Quirke建立這個賬戶主要是為了自己,而且他設定了很高的标準。他說:"當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與他人分享時,你會學得更快,"他說:"我寫這些東西是出于一種激情,希望這能展現出來”。他早期最受歡迎的文章是關于極簡設計的危險和細節的死亡。這篇文章源于對世界已今非昔比的沮喪。“現在的一切都千篇一律,沒有色彩,功能單一。這個世界真的變得越來越灰暗了,"他穿着一套灰色西裝說道。

鑒于像他這樣的賬戶如此受歡迎,也許在人工智能方面确實存在着一些好事登頂的機會。

人工智能也不能取代人類所做的一切。

正如人工智能資深專家、《Smart Until It's Dumb》一書的作者埃馬紐埃爾-馬喬裡所指出的那樣,僅僅寫作與知道說什麼和找到一個角度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人工智能可以幫他寫作,但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當然,人工智能也沒有自己的聲音。它可以借鑒很多人的聲音,也可以嘗試模仿,但它沒有自己的聲音。它可能會騙過一些人,但很多人天生就能察覺到這種缺乏聯系。

馬喬裡還非常擔心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汽車、軍事和其他領域的應用,因為這可能會帶來緻命的後果。他擔心我們對人工智能過于自信。

軟體開發人員,比如NNG的建立者,NNG是一種導航軟體,在許多車輛上都有應用、企業家和天使投資人Petya Balogh與馬喬裡的懷疑立場相反,對人工智能持更積極的看法。他認為,馬喬裡提出的任何擔憂都隻是時間問題。他堅持說:"事情往往要變得更糟,才能變得更好”。他預計機器與人類之間不會發生戰争。“我們會心甘情願地投降,因為它們更好,"他說。比起人工智能,他更擔心自然界的愚蠢。愚蠢的人類使用強大的工具更讓他害怕。

然而,尤其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發現人工智能的機會越來越渺茫。在網際網路上,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已經超過了人類。随着ChatGPT等工具的更新,其大部分訓練材料都将由人工智能生成,而由人類生成的材料将少之又少,這将進一步模糊現實與人工排序之間的界限。

這意味着,我們必須自己真正定義"人類"到底是什麼?這很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問題。

匈牙利保守網2023年10月1日凱瑟琳-布洛斯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