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曾擔任中組部副部長,家族出了四個省委書記,最年輕的被判死刑

作者:熱心溪水LEJ

首先感謝各位看官的閱讀,在觀看本文之前請各位看官先點個小小的關注,這樣更能讓您閱讀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友善後續的閱讀。

白治民:革命堅定者與複興見證者1936年2月5日,毛主席帶領東征紅軍總部前往陝西榆林市清澗縣高傑鎮的袁家溝村,為東渡黃河做準備。在這個崇山峻嶺、大雪紛飛的地方,他在袁家溝村的窯洞裡寫下了千古佳作《沁園春雪》。這個故事的背後,有一個鮮為人知但卓越的人物,那就是白治民。

他曾擔任中組部副部長,家族出了四個省委書記,最年輕的被判死刑

白治民,原名白炳智,生于1918年。早年,他在清澗縣第二高小接觸到革命相關的書刊資料,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加入了共青團,并擔任團小組組長。1935年,他被任命為共青團陝北特委宣傳部部長,并随中央紅軍東征。

他曾擔任中組部副部長,家族出了四個省委書記,最年輕的被判死刑

抗日戰争爆發後,白治民活躍于陝甘甯邊區,擔任黨委書記、地方委員會副書記等職務。1945年,他成為陝甘甯邊區代表團成員參加了中共七大。白治民見證了解放戰争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

他曾擔任中組部副部長,家族出了四個省委書記,最年輕的被判死刑

新中國成立後,白治民留在陝西省工作,擔任陝西省委常務委員與秘書長。他在土地改革、物價穩定和鞏固人民政權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他出任西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兼組織部部長。

他曾擔任中組部副部長,家族出了四個省委書記,最年輕的被判死刑

然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給白治民帶來巨大沖擊,他被暫停職務。但他堅守信仰,相信國家總會回到正軌。1976年,特殊時期結束,白治民複出,出任西安公路學院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不久後,白治民來到福建省,出任福建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與省委書記。1979年,他調到中央,擔任中組部副部長。在宋任窮部長的上司下,白治民積極配合,平反冤假錯案,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從1983年到1987年,他擔任中央組織部顧問,并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2007年,白治民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9歲。他的一生,見證了中國的革命曆程,為國家的發展和穩定付出了巨大努力。

白治民曾擔任福建省委書記,他的堂叔白如冰和白棟材也曾分别擔任山東省委和江西省委書記。然而,白治民的嫡親侄子白恩培走上了腐敗之路,最終被判終身監禁,成為中國建國後首位被判終身監禁的“巨貪”。

白治民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和新中國的見證者。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他的奮鬥精神和忠誠精神将永遠激勵着我們前行。白治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隻要心懷信仰,堅守初心,就能克服一切困難,為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努力。這位偉大的革命家,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敬仰。

以上内容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一個免費的“關注”,歡迎大家對于本文發表您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會認真參考每一位作者的提議,并且會不斷的學習和改進,持續不斷的将好的内容呈現給大家,感謝大家的支援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