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價格大跳水!有人退票重訂省下5000多元……網友:心态崩了!

作者:大皖新聞

為期8天的中秋國慶長假已開啟。正當旅途開始之際,卻有不少旅客在社交媒體吐槽,自己還沒出發,提前購買的機票就已經大幅降價,部分旅客月初購買的機票現在降價50%,甚至有的旅客“虧損”已經上千元。

例如,有一位網友吐槽自己提前20天,預訂了9月29日從昆明飛太原的機票,雙人往返價格為4800多元。可最近一看,發現價格降到了2400多元,他的心情就像是坐上了一趟“5折的過山車”。

遇到類似情況的,可能還不是個别現象,引發不少網友的困惑與讨論,有網友發現,當地機票價格甚至低于高鐵票。這一現象讓很多網友感到驚訝和無法接受。

他們說,自己在買機票時并沒有發現價格已經大幅下降,如果不是看到其他人的曬單,可能還不知道自己被高價機票坑了,很多網友紛紛表示心情崩潰。也有不少旅客感到困惑,表示不知該如何處理已購買的機票,是否應該退票重新購買。

價格大跳水!有人退票重訂省下5000多元……網友:心态崩了!

一個月間價格浮動如此大,航空公司作何回應?機票價格為何會出現如此大幅的“跳水”?為此,9月29日,記者采訪了航司、業内專家及相關從業者。

航司:比價後若差額較大 可退票重新購買

楊宇(化名)原本今年假期打算去西藏旅遊,提前一周檢視成都到拉薩的機票,發現當時平台給出的9月29日、30日的去程最低票價是1000元左右,其他時間的票價約700元~800元。而在28日晚,他發現整個到拉薩的機票都有所降價,其中30日的票價已降到600元左右,長假期間的最低票價已降到350元~400元,降幅明顯。

一位網友表示,9月28日,從成都前往烏魯木齊,九月初買票時單人往返需要4054元,但9月27日再次查詢時,同一航班往返機票已降到1850元,他感到十分無奈,兩個人旅遊還沒開始,感覺就已經虧了4000多元。之前五一前往三亞時是臨時訂票,機票非常貴,這次假期早點買票,沒想到反而更貴了。

而這似乎并不是特例,随着假期來臨,機票跳水現象出現也被外界廣泛關注。

據媒體,杭州女士丹丹調侃道:“現在買機票,也是買出了股票的感覺。”她表示,剛在手機上刷到一段“十一機票為何大跳水”的視訊,立馬就去看了自己之前訂的行程,竟然真的比之前便宜了5000多元。

行程是飛西雙版納,兩戶家庭去,都是2個大人帶1個小孩的組合,總計6人。他們打算錯峰出行,是以決定從10月4日出發,訂了10月8日返程的機票。

第一次下單時間是在9月13日,在旅遊平台上連着“酒店+機票+租車”一起預訂,共花費22614元。看到新聞後試了下退款再重新預訂,這次總計花費17124元。相比之下,一來一去人均省了900多元,6個人的旅遊總開銷就省下5490元。

丹丹和朋友算了下這筆賬,也是沒想到才相差10多天預訂,價格波動還挺大。

一位上海網友表示:“暑假已經吃過一次虧了,提前20天定新疆往返6000多,等到出發的時候,才3000出頭。”

一位廣東網友也表示,“半個月前買的機票,剛看了一眼,降了差不多一半”。此外,還有網友稱,“600元濟南飛烏市”“廣州飛武漢,比高鐵票還便宜也是沒想到”。

據媒體報道,記者在OTA平台上搜尋國慶期間的機票價格,看到許多航線的價格确實非常便宜,例如10月3日成都出發前往烏魯木齊的機票甚至最低隻需93元。

即使是國慶前9月28日出發,最低也隻需要400元,還是下午出發的優質時刻。“以前成都到新疆,五一國慶都飙到2000,現在節前400元難以了解。”有旅客表示。

價格大跳水!有人退票重訂省下5000多元……網友:心态崩了!

同時,記者通過航旅縱橫查詢到,長假期間與長假後往返機票總體價格并無太大差别。

9月30日從成都出發前往烏魯木齊,機票往返價多集中在1800元左右,到了臨近回程時間,則變為200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假期後的10月7日至27日,往返機票價格卻與假期無異,多集中在1693元~1793元間。

而另一熱門航線北京—廣州的機票同樣如此。9月30日機票往返價格約1096元,到了10月7日~21日間,價格多在1059元左右。

上海至三亞機票10月1日~28日,僅10月28日為870元,假期與平日價格差别不大,往返機票價格波動在1218元~1496元之間。

對于價格跳水現象,一家第三方售票平台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機票價格都是航司定的。

為此,記者以旅客身份電話咨詢一家航空公司客服。對方回應稱,近日确實有此情況。機票的銷售價格本身就存在波動,是以并不是越早訂越劃算。航空公司不會給旅客補差價,建議旅客自行對比價格,若差額較大可選擇退票重新購買。

業内人士:或系航司前期預期較高所緻

節前部分機票價格突然大跳水,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運力過剩。

航旅縱橫大資料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期間,計劃執行總航班量近14萬班,日均航班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約20%。航班管家資料顯示,截至9月13日,部分城市線日均計劃航班量同比2019年增長1倍,如成都-長沙、成都-杭州、成都-武漢等航線。

與大幅增長的運力相比,預訂量并未同比例增長。航旅縱橫大資料顯示,截至9月25日,中秋國慶假期間的機票預訂量僅基本恢複至2019年同期水準。

暑期客流的漲幅也未跟上運力的漲幅。據民航局,2023年暑運期間(7月1日—8月31日)民航運輸旅客1.3億人次,較2019年暑運同期增長7.4%。但是全民航日均保障國内客運航班14087班,較2019年暑運同期已有14.83%的增長。

而與供大于求的供需關系相比,機票價格卻依然高漲。航班管家資料顯示,截至9月27日,雙節期間的國内機票訂單量比今年五一增長了1.2倍。機票價格同樣明顯上漲,國内機票(經濟艙)均價1078元,同比2022年國慶增長四成以上,同比2019國慶增長一成以上。

據多家第三方機構此前預測,此次中秋國慶長假出行熱度将再上一個台階,是以機票在預售階段定價較高。但由于實際需求并不能填補所有供給,臨近假期發現實際銷售情況不盡如人意,許多航線還有剩餘座位,是以節前機票價格又有了大幅降低。

9月29日,靠譜旅業CEO張緻甯對記者分析稱,中秋和國慶假期前夕,國内機票價格出現前高後低的情況,主要是受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大部分遊客在國慶假期前一周甚至更早時間,完成了中秋、國慶假期旅行規劃和機票預訂。當機票預訂即将達峰,部分航班仍有空餘座位時,航空公司會通過降低票價,刺激潛在使用者預訂機票,進而盡可能多地填滿空餘座位。

民航專家林智傑認為,此次臨近假期機票價格跳水的程度确實不太常見。這反映出今年十一長假航空出行的熱度或不如預期,銷售進度落後,是以出現了價格倒挂的情況。

也有業内人士透露,一些航司回報,即使放出低價,上座率也沒有明顯提高。

大皖新聞綜合齊魯晚報、橙柿互動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