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作者:豆苗說實話

法國在聯合國中獲得高票支援的原因何在?答案或許藏在他們習慣性舉手表決的姿态中。然而,如果說有什麼令德國在二戰戰敗後感到欣慰的,那就是1940年,德國徹底粉碎了法國的榮譽和尊嚴。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以“閃擊戰”的步伐席卷法國。當時的法國不容小觑,擁有三百萬陸軍、世界一流的武器裝備和機械化水準,火炮和坦克數量遠超德國,還有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的名頭。然而,德軍進攻僅僅持續了短短四十四天,法國就舉白旗投降,其速度之快令所有人震驚,法國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然而,有人認為,法國在二戰中的投降是明智之舉,這究竟是真明智還是愚蠢呢?事實上,法國戰敗的原因非常簡單:他們無法繼續戰鬥。這一悲劇的根源在于法國對形勢的認知一直不夠清晰。二戰前,法國沾沾自喜地享受着世界第二大強國的地位,自信滿滿。即使面對崛起中的德國和美國,法國也自恃不會受到威脅,卻未意識到德國納粹法西斯的野心。他們采取消極應對和不幹預的綏靖政策,結果卻讓德國的嚣張氣焰越來越高漲,最終引火燒身。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即便是在一戰結束後,法國依然缺乏警惕,繼續自信滿滿。面對德國的威脅,他們僅僅修建了一道名不副實的馬奇諾防線,認為這道牆足以擋住德國的進攻。然而,德國繞過了馬奇諾防線,法國才開始認識到危機。盡管英法聯軍初期兵力衆多,坦克和火炮數量超過德國,但德國的戰機數量卻遠遠領先。是以,等到德軍來勢洶洶,法國想要通過進口戰機也已為時過晚。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此外,德國的曼施坦因計劃非常成功,經過精心訓練的德軍不僅作戰素質高,戰術思想也極其先進,實施了“閃電戰”,連番取勝,士氣高漲。相比之下,法國的戰術思想仍停留在一戰時期,作戰素質和士氣也不足。是以,法國的戰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那麼,法國為何士氣如此低落呢?這與法國的曆史背景有關,這些曆史因素注定了法國的戰敗。一戰中,法國雖然表面上戰勝,但付出了巨大代價,逾百萬人喪生,數百萬人傷殘,人口大幅減少。這導緻法國人口失衡,青壯年勞動力銳減。工業基礎也遭受重創,戰後法國的工業水準急劇下滑,鋼鐵生産減少了四分之三。勞動力短缺和工業基礎摧毀使法國經濟雪上加霜,無法償還一戰欠下的債務。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法國的盟友英美兩國也背棄了他們,為了維護“大陸均勢”,英美奉行綏靖政策,給德國貸款投資,讓德國掙紮。法國成為了犧牲品。是以,法國在二戰爆發時,已經深陷悲觀、麻木、衰弱和内部分裂,難以承受更多戰争摧殘。對于法國來說,繼續戰鬥還有意義嗎?投降似乎是最能減少傷亡和損失的選擇。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法國官員賴戈爾曾說:“懦弱無能的共和國已經有了它最好的歸宿。”如果法國堅持戰鬥,英美是否會再次背叛?法國當然不願冒這個風險。此外,希特勒提出的投降條件相對“慷慨”,法國可以保留統治階級政權和海外殖民地。但這些好處僅限于法國的資産統治階級。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然而,法國的投降方式令人恥笑。他們成為德國的“僞軍”,支付高昂的“占領費”,法國青年被運往德國服苦役。最終的受益者隻有法國的資本主義。這一切都印證了一句至理名言:資本家從頭到腳都流着肮髒的血。

明智還是愚蠢,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速度如此之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