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家對于宇宙最神秘的物體之一——黑洞有了突破性認識

作者:自由面條I62

黑洞有如此強大的引力,甚至光都無法逃脫它們的控制。

被稱為“黑洞”的現象本周成為了新聞,天文學家已經捕捉到了黑洞旋轉的第一個直接證據,據多個消息來源稱,這為宇宙中最神秘的物體提供了突破性的見解。

科學家對于宇宙最神秘的物體之一——黑洞有了突破性認識

科學家公布的第一張黑洞圖檔: 該黑洞被稱作Sgr A*,是位于銀河系中心的超大品質黑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說,黑洞是太空中的一個區域,在那裡,引力非常大,以至于連光都無法逃逸。

“強引力的産生是因為物質被擠壓到一個微小的空間裡。這種壓縮可能發生在恒星生命的末期。一些黑洞是恒星死亡的産物。”

黑洞是太空中最奇怪、最迷人的物體之一。

據Space.com報道,它們密度極高,引力極強,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它們的捕捉。

黑洞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15年通過廣義相對論預測到的,但根據歐洲航天局的說法,黑洞的概念實際上要更古老得多。

1784年,英國哲學家約翰·米歇爾(John Michell)說,如果光确實是一股粒子流(如艾薩克·牛頓的理論所示),那麼它應該受到重力的影響。

米歇爾還預言,一顆比太陽寬500倍的恒星将擁有強大的引力場,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

他稱這些物體為“暗星(dark stars)”。

據Space.com報道,銀河系可能有超過1億個黑洞。

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超大品質的黑洞:人馬座A(Sagittarius A)。

科學家對于宇宙最神秘的物體之一——黑洞有了突破性認識

藝術家對失控的超大品質黑洞的印象

“這個巨大的結構大約是太陽品質的400萬倍,距離地球大約26000光年,”美國宇航局說。

根據芝加哥大學的說法,黑洞是在大品質恒星在其生命結束時坍縮時産生的,也可能是在科學界尚未确定的其他情況下産生的。

黑洞有兩個部分。

“一個平的地平線,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表面,雖然它隻是重力太強,任何東西都無法逃逸的點。另一個在中心,是奇點。芝加哥大學說:“我們用這個詞來描述一個無限小、無限密集的點。”

如前所述,黑洞的概念并不新鮮--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資料,科學家們在20世紀初就首次提出了黑洞存在的理論。

該博物館指出:“但在過去幾年裡,我們對黑洞的了解呈指數級增長--從星系中心超大品質黑洞的确認,到“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拍攝到的第一張黑洞圖像。”

科學家對于宇宙最神秘的物體之一——黑洞有了突破性認識

這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對類星體的照片,當時宇宙隻有30億年。它們嵌入在一對互相碰撞的星系中。

據美國宇航局報道,黑洞的大小各不相同,但主要有三種類型。

品質和大小決定了它是什麼樣的黑洞。

最小的黑洞被稱為原始黑洞(primordial black holes)。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科學家們認為這種類型的黑洞隻有一個原子那麼小,但品質卻有一座大山那麼大。

據美國宇航局稱,最常見的中型黑洞被稱為“恒星”(stellar),銀河系中可能存在數十個恒星品質的黑洞(supermassive)。

最後,最大的黑洞被稱為“超大品質黑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指出,盡管民間傳說中有關于黑洞的理論,但黑洞并不是随機地在宇宙中遊蕩并吞噬世界。

該消息人士還說:“它們和太空中的其他物體一樣遵循萬有引力定律。黑洞的軌道必須非常接近太陽系才能影響地球,這是不太可能的。”

#黑洞#​#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什麼是黑洞#​#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