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啤酒廠儲酒桶破裂,淹死七個最底層百姓,法官判決:這是自然災害

嗜酒成癖者中,有一種最大的夢想,那就是沉醉在酒香中,醉生夢死。大家都了解貪杯對健康的危害,酗酒會導緻多種疾病,甚至緻命。然而,每年仍有衆多人因過量飲酒而喪命。不過,曆史上确實曾有人被一場啤酒“洪水”淹死,這起令人咋舌的事件發生在1814年的英國倫敦。

啤酒廠儲酒桶破裂,淹死七個最底層百姓,法官判決:這是自然災害

1814年10月17日,倫敦缪克斯釀酒廠的一個啤酒儲存桶突然破裂,啤酒如激流般湧出,沖垮了附近的其他啤酒桶。每個桶裡都盛放着61萬升的啤酒,總共147萬升,相當于一個50米長、25米寬、1.5米深的遊泳池的容量。也就是說,洩露出的啤酒足以填滿大半個遊泳池。然而,這場災難造成了七人喪命,兩棟房屋被摧毀。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區域是倫敦的貧民區,居住着許多租低價地下室的窮人。當事故發生時,大部分男人都外出工作,隻留下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家。

啤酒廠儲酒桶破裂,淹死七個最底層百姓,法官判決:這是自然災害

七名遇難者包括兩名老人、兩名兒童、兩名婦女,以及一名約15或16歲的年輕人。雖然兩位老人的酒癖情況不清楚,但其他五人應該不喜歡飲酒,是以他們的死亡顯得尤為悲慘。

啤酒廠儲酒桶破裂,淹死七個最底層百姓,法官判決:這是自然災害

然而,更為令人悲憤的事情還在後頭。缪克斯釀酒廠當然應該對這一事件負有責任,是以他們被帶上了法庭。然而,審判的結果卻令人匪夷所思,法庭認定這起事件是一場“天災”,即自然災害,釀酒廠無需承擔任何責任。也就是說,死去的七人以及受損的房屋都沒有獲得一分錢的賠償。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洩露的啤酒已經納稅,是以在釀酒廠的要求下,當地議會免除了這部分啤酒的稅款,以減少釀酒廠的損失,使其能夠繼續經營下去。

啤酒廠儲酒桶破裂,淹死七個最底層百姓,法官判決:這是自然災害

面對這一情況,人們不禁感慨,英國的法官似乎與資本家交情甚笃。這麼大規模的傷亡事件,卻被裁定為上天的意志,無需追究任何人的責任。這七名遇難者,尤其是其中的五名女性和未成年人,在歐美社會中被認為應該受到特殊保護,但他們卻毫無保護地喪命。至少有兩個家庭幾乎被完全摧毀,而這一切似乎都成了上天的旨意。

啤酒廠儲酒桶破裂,淹死七個最底層百姓,法官判決:這是自然災害

或許有人會問,當時的英國法律是否規定了這樣的判決?答案是否定的。在英國的海洋法系中,法官在審判過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特别是在沒有适用法律的情況下,法官會完全憑借常識和良心來判案。然而,從這起案件中可以看出,法官認為釀酒廠沒有過錯,認為啤酒桶的爆裂是不可抗力,可視為天意。盡管乍看之下這一判決似乎有道理,但經過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其荒謬之處。

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啤酒桶的破裂,那麼為什麼會破裂呢?如果有人看過現代啤酒廠,就會發現許多巨型儲酒罐,高達六七層樓,一個罐裡的啤酒就可以裝滿遊泳池。儲酒罐越大,制造啤酒的成本就越低。而缪克斯釀酒廠的大桶在當時絕對算是巨大的。啤酒桶的材質是導緻災難的關鍵,19世紀的啤酒儲存罐應該是木制的。如果長時間不得到維護,某一部分木材被腐蝕到了極限,巨大的啤酒壓力将導緻整個桶破裂。是以,災難的責任應歸咎于釀酒廠,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然而,死去的都是窮人,法官顯然對這些窮人缺乏同情心。當時的法官幾乎都是貴族出身,對窮人的生命視若草芥。比如,惠靈頓公爵,那位擊敗拿破侖的滑鐵盧戰役英軍指揮官,曾經聲稱,因觸犯軍紀而被絞死的英國士兵比在戰場上被法國人殺死的英國士兵還要多。也許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可以看出,英軍的軍紀是多麼殘酷,出身貧苦的士兵随時都可能被處死。

回到倫敦啤酒水災事件,這場導緻如此巨大傷亡的悲劇。如果這一事件發生在中國,清政府可能會尋找替罪羊,支付賠償,以平息民憤。然而,英國法官将責任歸咎于上天,将其視為天意,進而令釀酒廠免受追責。這七名遇難者,尤其是其中的五名女性和未成年人,在當時的社會中似乎被忽略了,他們的生命變得毫無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