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自衛反擊戰傷亡大,僅是因訓練不足?許世友戰後總結一針見血

作者:貓哥的視界H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1979年2月17日,一場戰火在邊境燃起,掀開了中國軍隊的一段痛苦曆史。那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一場戰鬥的勝利背後,卻隐藏着巨大的傷亡代價。這段曆史,我們不能忘記。

對越自衛反擊戰傷亡大,僅是因訓練不足?許世友戰後總結一針見血

戰鬥爆發的那一刻,我軍迅速展開行動,但背後卻隐藏着巨大的問題。在長期的軍備荒廢下,我們的軍隊戰鬥力嚴重下滑。盡管計劃早在1978年10月就開始了,但由于問題衆多,進攻計劃一再推遲,直到1979年2月才付諸實施。這一延誤成為傷亡的導火線。

對越自衛反擊戰傷亡大,僅是因訓練不足?許世友戰後總結一針見血

張震将軍是那個時候總後勤部長,他親自視察部隊,卻發現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問題。武器裝備頻繁故障,彈藥不合格,連手榴彈都啞彈居多。這些問題在戰場上可能導緻災難性後果。此外,大量新兵的湧入,卻沒有經過系統教育訓練,許多人連基本的射擊都不熟悉。

對越自衛反擊戰傷亡大,僅是因訓練不足?許世友戰後總結一針見血

指揮官的問題同樣嚴重。一些指揮員沒有實戰經驗,連軍用地圖都看不懂。這使得他們在關鍵時刻毫無應對能力,可能導緻不合理的決策。

對越自衛反擊戰傷亡大,僅是因訓練不足?許世友戰後總結一針見血

在長時間的停滞期内,許多部隊沒有接受充分的訓練,嚴重削弱了戰鬥力。例如,128師中,除了383團8連以外,其他各部連續兩年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生産任務。這種情況顯然會嚴重削弱戰鬥力。

對越自衛反擊戰傷亡大,僅是因訓練不足?許世友戰後總結一針見血

情報方面也存在重大不足。越南軍隊曾受過大陸的影響,适應了多種戰術風格,但大陸自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多年,沒有經曆大規模的戰鬥,缺乏實戰經驗。我方在戰前情報收集上也存在明顯不足,導緻對越軍的認知停留在越南抗美戰争時期,沒有及時進行情報收集和全面了解。這在戰鬥中産生了問題,尤其是對越軍軍事裝備情況的不了解。

對越自衛反擊戰傷亡大,僅是因訓練不足?許世友戰後總結一針見血

地理環境也是一個挑戰。越南的地形複雜,氣候濕潤炎熱,影響了部隊的進攻路線和機動速度,使我方的優勢兵力和重型裝備無法充分發揮作用。這也導緻我方士兵在戰場上生病,後勤運輸受到越南民兵的襲擊,進一步增加了傷亡。

對越自衛反擊戰傷亡大,僅是因訓練不足?許世友戰後總結一針見血

然而,盡管面臨重重困難,解放軍調整得非常迅速。戰争初期的傷亡集中在前期,但随着戰鬥的進行,我方逐漸學到了經驗,不斷改進和調整戰術。這種不斷學習和改進的能力最終幫助我們赢得了勝利。

1979年3月16日,我方開始撤軍,鄧小平也發表了講話,他強調指出:“暴露出許多問題,前5天傷亡大,隊伍展不開,幹部不曉得怎樣把部隊擺開,密集得很;敵人利用炮火,利用山溝,傷亡不少。但有一點,不管傷亡多大,我們沒有‘放鴨子’,非常英勇,幹部戰士非常英勇,這是非常可貴的,英勇加上敬業就好辦了。”

這場戰鬥雖然傷亡巨大,但也讓中央政府認識到了問題,并加速了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傷痛與勝利并存,是我們曆史的一部分,也是不容忘記的記憶。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