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銀橋:武當功夫高手,保衛毛主席15年,離任時僅是副處級

作者:上進的餃子qaq

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2009年9月22日,八寶山革命公墓再次迎來一位故去的革命先輩。他的身份可不簡單,是毛主席的貼身警衛——

李銀橋

當天,葬禮上來了很多媒體記者和老人,他們有的人手中捧着毛主席的照片,步履蹒跚地走向靈堂。另外,也有很多熟識的重要人物到場。

比如毛主席的女兒

李敏

神色哀傷,被警衛員攙扶着向前走。還有毛主席唯一的嫡孫

毛新宇

也表情難過地走着,來到靈堂前。

李銀橋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待遇?他與毛主席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晚年又經曆了什麼?

李銀橋:武當功夫高手,保衛毛主席15年,離任時僅是副處級

貧窮磨煉意志

1947年,解放戰陣已經進行到關鍵時期,蔣介石指揮胡宗南率領百萬大軍向我黨根據地發動攻擊。

因為軍事武器與軍隊數量的懸殊,黨中央決定戰略性撤退,而毛主席在途中的人身安全是全軍上下極為擔心的事情。是以,參謀長

葉子龍

與副參謀長

汪東興

決定調任可靠的人前往主席身邊。

思來想去後,兩人把目标放在了周總理身邊的衛士李銀橋身上。但是,他們沒想到,這份别人求之不得的任務,竟然遭到李銀橋的拒絕。

李銀橋:武當功夫高手,保衛毛主席15年,離任時僅是副處級

“你對調往主席身邊當衛士的工作有什麼不滿嗎?”

“我擔心我做不好這份工作……”

其實,李銀橋參軍的初衷,并非到各大上司人身邊做衛士,而是想要上前線沖鋒陷陣。

這是因為他在家中的悲慘經曆。

1927年,蔣介石肆意發動“四一二”政變,全國上下生靈塗炭。而毛主席則上司中國共産黨紛紛在各地進行武裝反抗——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及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就是在如此民不聊生、戰火紛飛的關鍵時期,李銀橋在河北安平縣出生。作為生活在底層的萬千百姓們的一員,他的命運注定坎坷無常,充滿着艱辛。

李銀橋:武當功夫高手,保衛毛主席15年,離任時僅是副處級

李銀橋的父母雖然是地道地道的農民,但也懂得“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于是省吃儉用,勉強将兒子送進私塾讀書。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沒有按照他們想象的那般進行下去。

“窮酸農民,還想飛上枝頭變鳳凰,告訴你們,有那點子錢,不如孝敬我們,還能讓你家好過點!”

面對地主三天兩頭的耀武揚威,李家父母隻能一再忍耐。可是,對方依舊不肯善罷甘休,将自家佃地中的粗活全部抛給他們,甚至還說:“如果做不到滿意,以後你們家别想在莊子上活下去!”

李銀橋:武當功夫高手,保衛毛主席15年,離任時僅是副處級

雖然父母一再隐瞞,但李銀橋還是旁敲側擊地打聽到地主留下的惡言。他無力反抗,隻能将所有的委屈和不公吞下,告知父母,他要向私塾請辭。

父母無奈答應,但是,他們依舊不願兒孫後代們都如此這般,沒有傍身的技能,被迫過着被人壓榨的生活。于是四處求人,終于找到一家願意收留李銀橋的武行,并且每月能得到一些報酬。

李銀橋含淚告别父母,上了武當山修習國術。地主們摸不到他的消息後,也沒有再為難李家父母,日子算是勉強過了下來。

李銀橋:武當功夫高手,保衛毛主席15年,離任時僅是副處級

對于當時的李銀橋而言,修習國術隻是為了在地主與惡霸們的夾縫中生存,讓父母能夠少些被壓榨的痛苦。但他想不到,這身本領竟然能在将來派上關鍵用處。

不情願地走馬上任

1938年,抗日戰争的戰火已經遍布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日寇鐵蹄的肆意淩辱,讓每位心存大義的青年都按捺不住救國救民的熱情,紛紛加入到戰線中。

此時,11歲的李銀橋也是蠢蠢欲動。因為在多年的修習時間中,他不禁擁有強健的體魄,更是掌握了太極劍與太極拳的獨家功夫,

俨然要比同齡人成熟得多。

另外,李銀橋隻是武當派的俗家弟子,體驗民生疾苦的同時,不由得心中感傷。他思來想去後,決定參軍抗敵,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在獲得師傅和父母的同意後,李銀橋下山,找到紅軍隊伍,成為一為通訊員。因為能力出衆,受到上司們的關注,被提拔成周總理的衛士。

當他得知自己要呆在後方工作時,心中充滿着不滿,甚至一度拒絕前去報道,最後不得不被上司們的指令強逼着過去。

周總理

見李銀橋臉色不悅,關心地問:“不願意來我這裡嗎?”

“我想去前方作戰,那才是真正的報國。”

周總理哈哈大笑,說:“年輕娃子倒是很有志氣,你年紀還小,暫時在後方鍛煉些日子,等時機成熟,有你報效祖國的時候。”

李銀橋見周總理和藹可親地提出建議,那股子脾氣也慢慢地降了下去。但是,擔任總理身邊衛士近9年時間中,他表現出細心的觀察能力以及貼身搏鬥的戰鬥力,令總理愛不釋手,不肯放他去前線。

李銀橋的心中些許失落,但在總理身邊耳濡目染到的道理,也讓他越來越留戀。

不過,當調職的消息傳來時,他還是格外期待,卻想不到希望變成失望,他不過是換到另一個地方繼續執行衛士的職責,而且對方還是毛主席。

葉子龍察覺李銀橋的反抗心理,說:“我把情況告訴毛主席後再做定奪吧!”

他興奮地點頭,然而,毛主席得知後卻堅持要收下他。

李銀橋隻能服從指令,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到毛主席身邊。但主席對于他的到來并未做出任何反應,接連沉默了幾天時間後,主席才緩緩開口:“你叫銀橋,為什麼不叫金橋呢?”

“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擔不起‘金’字。”

李銀橋說完,擡眼看毛主席的反應,對方依舊坦然自若,他也放下心來。然而,接下來的對話,卻再次讓他精神緊繃。

“聽說你不願意來我這,是為什麼?難道是這項任務奪人所愛,讓你遠離周總理的緣故嗎?”

聽到主席的問話,李銀橋心中不由埋怨葉子龍與汪東興将實情一字不差地告訴主席。

他頓了頓,說:“無論在您身邊,還是周總理那裡,配置設定給我的任務都是一樣的,但我在後方工作許久,想要去前線戰鬥。我擔心,我做您衛士後,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會像周總理那樣,放你離開?”

“您是個戀舊的人,時間一長,我跟您有了感情,您大概不會再讓我走了!”

毛主席笑了笑,他早就聽聞李銀橋這個年輕人的威名,不僅有一身好本領,而且真誠善良,是以,才會執意留下對方。但是,主席也不願強人所難,與李銀橋立下

“君子協定”

:半年之後,如果李銀橋依舊想要上前線作戰,毛主席不會阻攔。

李銀橋高興地答應了下來,但是,這項“君子協定”卻足足持續了15年的時間。他每天守候在主席的身邊,越來越放不下對主席的擔心,也沒有再提離開的事情。

或許就是這一段陰差陽錯,讓李銀橋與毛主席之間有了旁人無法比拟的深厚感情。

工作中感受溫情

作為主席的衛士,不僅要保護安全,還要照顧主席的飲食起居。是以,除了親人以外,衛士與毛主席的接觸更加緊密,甚至可以說是形影不離。

而李銀橋在日夜相處中,也逐漸發現毛主席身為偉人的特殊品格。

一次晚上入睡前,李銀橋興奮地為毛主席準備了一條嶄新的毛巾,替換原來的破毛巾。但主席看到後,卻堅決地拒絕,要他立即換回來。

李銀橋不情願地開口:

“您用那塊毛巾又擦臉又擦腳,非常地不衛生,我幫您換了塊新的,還不行嗎?”

“銀橋,你認為我們行軍打仗靠的是腳,還是臉?”

“當然是腳,不然怎麼走得了路!”

“既然腳每天都在替我們長途跋涉,它自然是辛苦的,也應該受到尊重。再說,日寇與老蔣對我們實施物資封鎖,萬物能省則省,不要浪費。”

李銀橋聽到毛主席的話後,不發一言地換上原來的舊毛巾。即便在新中國成立後,他也始終記得毛主席的叮囑,将主席的物品打理得井井有條,有破損的地方能補則補。

另外,主席做事雷厲風行,一旦認準了一件事情,不達目的不罷休。是以與李銀橋之前也有過沖突。

這天,毛主席在中南海依舊工作到深夜,中間休息的時候突然想吃紅燒肉,便安排李銀橋前去準備。

要知道,主席是湖南人,口味重,再加上平常節省隻吃粗糧,晚上吃多油膩食物會導緻身體問題。是以,醫護人員會嚴格控制主席的飲食,将李銀橋做好紅燒肉換成白粥。

主席看見後,難得地發了通脾氣,問:“為什麼沒有辦好我交代的事情?是不想辦還是辦不好?”

李銀橋慌張地回答:

“您的身體在我心中是第一位,不能出現任何錯誤。”

毛主席沒有繼續開口,而是默默地喝完白粥。等工作處理好後,他才喊來李銀橋,追問具體原因,在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主席說:“我的身體我清楚,你不要死闆,按我的交代的來。”

此時此刻,李銀橋意識到毛主席并非向人們崇拜的那樣高高在上,而是有血有肉,偶爾也會向他傾訴的普通人。他與主席之間的情感連接配接也更加真實了起來。

在毛主席的心中,李銀橋占據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甚至還說過:“我家的事情瞞不了你。你要是想寫我,不要在我活着的時候,要等我死了,你要如實寫。”

就連李銀橋的妻子韓桂馨,也是主席親自牽線搭橋,成就一段良緣。

不過,在1962年,相知相伴的李銀橋與毛主席,不得不面臨分别。

離别後的各自惦念

當時,國家各級幹部都要求到基層工作,體察民情。是以,毛主席決定以身作則,将李銀橋安排到天津擔任警察局副局長。

然而,在送别李銀橋時,一向穩重的主席卻難得地失态,緊緊抱着他流淚,說:“等我死後,你一定要來墳上看我。”

李銀橋也嚎啕大哭,嗲怪毛主席當初不該留他,哽咽地說:

“當初我想走您不要我走,現在我不走,你又逼着我走!”

“我也不想你走啊!可是作為我身邊的衛士,地位高,但級别低,你應該有更好的發展。”

李銀橋了解毛主席的苦心,他點點頭,坐上了那趟開往天津的列車。但眼淚卻怎麼也止不住,整整哭了一路。

在天津工作的時間裡,李銀橋将掌握到的民生問題及時彙報給毛主席。他們雖然不在同一處地方,但懷着共同的目标,就是為人民做出貢獻。

1976年9月9日,李銀橋得知毛主席病逝的消息後,跌跌撞撞地趕往醫院。看到無論如何都喚不醒的主席後,他一度哭到暈厥,強撐着身子為主席送行。

在餘生的日子中,每到毛主席的逝世紀念日,李銀橋都會來到毛主席紀念堂悼念。他說:

“我永遠是主席的衛士!直到生命終結。”

21世紀初,李銀橋因肺炎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療,甚至一度無法行走。但還是委托妻子韓桂馨前去悼念主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嘴裡念叨的依舊是主席:

“您不能再這麼熬夜工作,要愛惜身體……”

2006年9月22日,李銀橋無聲無息地停止呼吸,離開人世。但他與毛主席之間點滴故事,也通過生前著作展現給世人,不少人感歎:“李銀橋應該是世界上最了解毛主席的人之一!”

李銀橋與毛主席情同父子,共同度過艱苦的革命歲月,朝着相同的目标奉獻終生,他們是黨史曆程中少有的默契搭檔。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