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淘寶多了一個“新入口”

作者:天下網商

如今,電商平台迎來一個新的購物場景——生成式AI智能導購。

9月13日,淘寶開放大模型原生AI應用“淘寶問問”。同日,通義千問也正式向公衆開放,淘寶問問接入的正是通義大模型底座,可以認為是一個内嵌在淘寶裡的“ChatGPT”。它融合了電商平台使用者“逛”和“買”的心智——既能“調戲”AI,又能完成下單。

淘寶多了一個“新入口”

淘寶問問從今年4月開始立項,曆經半年上線内測。在一個擁有10億使用者的消費平台上首次啟用AIGC電商應用,這也是通義千問大模型一次面向C端實際使用場景的大規模落地。

目前看來,在拓寬新的消費場景的同時,淘寶問問也被期待帶給淘寶更多新增量,更新使用者體驗和增加使用者留存是首要考慮因素。

AI大模型離人們更近了,但也正在接受市場更嚴格的檢驗。淘寶問問,是阿裡需要面臨的一張新考卷。

大模型,更高效地幫人“買”

目前,在淘寶搜“淘寶問問”四字便可直接進入應用測試版頁面。使用者可以在對話框提出各種問題,文字或語音皆可。“我叫問問,你的淘寶AI助手”的字樣位居頁面中央。

面對使用者提出的問題,如“新手沖浪裝備怎麼選?”“多巴胺連衣裙怎麼挑?”等,淘寶問問會生成出文字、圖檔、視訊、音頻等多模态的資訊作為回複。與此同時,在淘寶搜尋頁面的正下方,也會出現淘寶問問入口,并針對搜尋詞生成相關問題推薦。

淘寶問問還展現了五大技能子產品,分别為:資深導購員、生活小助手、美食達人、旅行策劃人、靈魂寫手。不止導購,問問也在生活消費多方面的功能,滿足使用者更多使用需求。

“現階段,淘寶問問計劃首先将電商場景的AI能力做到極緻,再利用大模型的能力探索生活消費的邊界”。淘寶問問産品經理伽楠表示。

作為一個電商平台,導購子產品是“頭等大戲”。比如,進入導購場景提問“去露營應該準備什麼?”,可以看到頁面生成的元素中,不僅有文字解答、視訊介紹、商品連結,還能通過點選文字超連結或者搜尋圖檔進入二級購物頁面。回答末尾還附上了3個相關推薦頁籤,點選進入店鋪商品詳情頁,即可直接購買。

淘寶加速推出“問問”這一大模型應用,意欲何為?

馬雲曾經講過,據淘寶資料顯示,每天晚上都有超過千萬人在淘寶上隻逛不買。淘寶過去一段時間花大力做内容化轉型,着重解決”怎麼逛”的問題。那麼如今淘寶問問的加入,或許針對的更多是“怎麼買“的問題。

淘寶多了一個“新入口”

據了解,淘寶利用AIGC能力,最直接的目的是引導消費者更具體、細緻地描述需求,讓平台對商品的語義了解更細,進而讓人與商品的比對效率更高。“大模型機器也在積極學習,猜你更喜歡的商品。”

淘寶問問産品經理伽楠透露,淘寶上每天都有海量長尾問題,原先平台上有很多搜尋詞都無法生成“結果”,但淘寶問問可以用生成式AI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

問答互動的形式能更深入地了解使用者,幫助厘清消費者模糊的需求,這個過程也在挖掘、延伸更多的需求場景,讓商品的推薦鍊路更順暢和自然。對于消費者而言,将來每個人或許都能配置一個AI導購,創造更高效的消費體驗。

據淘寶問問團隊透露,目前問問推薦商品與其他頁面推薦機制不同在于去掉了廣告邏輯,全部來自自然流量,現階段以使用者體驗為主,短期不考慮商業化。

淘寶問問的野心

目前測試版本的問問,還有點粗糙。

在每個回答後面,都會有連續推薦問題,引導消費者找到更精準的需求。不過,這些“連續推薦”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淘寶問問目前的短闆——即在多輪互動之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胡編亂造”的問題與答案。

譬如,《天下網商》發現,面對“露營新手選擇什麼樣的睡袋較好?”的問題,出現了一個“星巴克最近上新了哪些睡袋款式?”的推薦問題,繼續點選發現,AI煞有介事地介紹起了星巴克睡袋,但現實中并不存在該商品,回答末尾跳出的推薦卡也和星巴克無關。

淘寶多了一個“新入口”

對此,淘寶問問相關從業人員解釋,囿于技術限制,多輪互動的準确性仍在優化中。淘寶問問将從兩方面對産品進行優化和疊代。一方面,繼續完善和比對大模型,加強基建能力;另一方面,針對細分場景進行更具體的優化。

“國内本身大模型與ChatGPT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需要一定時間,是以我們需要開放給更多使用者,讓使用者使用,我們才能知道下一步怎麼去優化。開放的最大目的,就是算法的優化。”

雖然測試版本的問問還有一些不完善之處,但是這打開了電商新的路徑。對于平台來說,這是對搜尋場景的一個很大補充和疊代。

據了解,目前淘寶問問設定在“淘寶搜尋”部門下,核心團隊10人左右,并已經與逛逛團隊、飛豬部門做了相應打通,未來也會考慮與外部公司合作——或許最先從旅行類目開始,之後會接入更多能力。

目前來看,淘寶問問功能不少。不僅能購物,還能定火車票、酒店、門票。在“旅行策劃人”子產品,淘寶問問能根據行程,通過飛豬定靈隐寺門票、周邊酒店等。由此看來,它作為一個嵌入式應用,可以連結起多平台的商品和服務,一定程度能打破了之前應用間割裂的狀态。

伽楠也透露,對淘寶問問的最初設想是使用者購物不需要去百度、小紅書、知乎搜尋,直接在淘寶完成一套體驗。目前,淘寶問問可以模拟小紅書做一個品質不錯的文章,但是在此基礎上,如何完整生成具有吸引力的内容,仍然還需探索。

“當AI生成産品的體驗和小紅書體驗已經類似了,可能就是個臨界點。”

大模型混戰的下半場,AIGC該往哪去

今年9月12日,阿裡巴巴新任CEO吳泳銘通過全員信,傳達兩大戰略重心:使用者為先、AI驅動。作為創立初期阿裡的四位技術工程師之一,吳泳銘身上有鮮明的技術标簽。而AI也是他給阿裡指出的新的戰略高地。

淘寶問問或将各大電商平台的競争“卷”上一個新的次元,内容和技術的變革正在影響電商平台的流量配置設定和展現方式,進而影響和争搶使用者。另外,大模型的落地應用仍在發展初期,随着它的深入發展,能否出現AIGC時代的電商新物種,也是一個開放命題。

今年年初,ChatGPT全球爆火,在國内掀起巨浪,成為技術大廠争奪的關鍵領地。

僅大半年時間,根據賽迪顧問資料,截至7月累計已經問世了130個大模型。最近,越來越多大模型向市場開放,成為更多使用者即時可用的“新工具”。

淘寶多了一個“新入口”

7月,攜程旅遊推出首個垂直旅遊業的大模型“攜程問道”,開啟邀測;8月31日,百度大模型文心一言率先向全社會公衆開放,使用者可以下載下傳APP在移動端使用;9月13日,阿裡巴巴通義大模型正式向公衆開放,“淘寶問問”也在淘寶APP啟動了内測;同在9月,騰訊推出混元大模型釋出開啟産業邀測;京東此前推出的“言犀大模型”,也預計将到2024年上半年将向産業全面開放……

上半場,各大廠商卷概念、卷技術,下半場,則來到更接地氣的應用層——怎麼把技術搭載到具體的産品上,被市場接受?目前看來,B端使用者更容易買單。譬如在零售、健康、營銷、金融等産業領域,作為嵌入式應用豐富産品體驗。

而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大模型應用仍然存在難題。

首先,是市場接受度,上半年,國内層出不窮的産品都在進行“教育”,使用者對生成式AI的資訊擷取模式仍在普及階段;其次,如何提升生成内容的精準度,真正有效地成為智能助手,也是一大技術難點;另外,更要解決的是平衡成本與收益,OpenAI通過訂閱模式向C端收費解決盈利問題,但在國内,這條路徑是否能走通,尚有待驗證。

而淘寶問問通過淘寶,或将帶動更大規模的普通使用者與最新AICG技術的接觸。讓更多人體驗,這是現階段淘寶問問的目标。

網際網路誕生之初,越來越多傳統領域都被重新改造了一番。現在,當網際網路也變成“傳統”的一部分,很多人也在期待AIGC把所有傳統業務重做一遍的趨勢。

如今,阿裡巴巴已做出嘗試。在今年4月阿裡雲峰會上,張勇就曾宣布,阿裡巴巴所有産品未來都将接入大模型,阿裡各大業務,淘天、釘釘、阿裡國際、高德地圖、優酷、盒馬等,都相繼接入了AI的能力。

可以想見,随着大量使用者體驗和内測意見收集和回報,淘寶問問也将快速進化。對于消費者來說,AIGC參與的新消費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