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風吹拂白雲山

文/王曉龍

秋風吹拂白雲山

時值九月,微風缱绻,秋意正濃。偶有熱浪襲擾,也抵不住秋的腳步匆匆,此時,走出家門,去看看外邊的世界,好不惬意……

秋風吹拂白雲山

習慣了“兩點一線”的生活工作模式,天天忙得像個陀螺,哪有多餘的時間去享受自然的時光?秋風吹拂着、簇擁着,出去走走,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奢望。離家大約3裡的路程,便是白雲山公園,它依山而建,兩個峰頂,總體西高東低,山上樹木林立,修直挺拔,以松樹柏類居多。并随山勢起伏,修建了多條山路,曲徑通幽;沿路的怪石形狀各異,均自然形成,或大或小,或方或圓,并已風化得柔和細膩,觸手可及。

秋風吹拂白雲山

山的南麓是一個以“德”文化為主題的園中園——德園,在一塊巨石上,刻有歐陽中石老先生的親筆題字。自西向東依次鑲嵌着大型白玉浮雕組合,講的是:一個女人從步入洞房到十月懷胎;一個新生命從呀呀學語到長大成人,再到背鄉離井,外出求學的過程。歲月粗糙了母親的纖纖玉手,青絲變白發,以求得兒子龍門一躍,光宗耀祖!而在這個過程中,無不顯露出“母愛無邊”的深刻内涵。

秋風吹拂白雲山

中間是一個巨型鑄銅雕塑——論道,講的是孔老夫子與左丘明的故事。下有卧碑一塊,并刻有碑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足以說明,他們有共同的是非标準和價值觀,都是追求做人正直坦率、客觀公正,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

秋風吹拂白雲山

其中一邊山體上,還鑲嵌了許多方形雕刻:立木為信、曾子殺豬、有子論理、桃園結義、田忌賽馬、曹刿論戰等曠世典故。

秋風吹拂白雲山

但都是緊緊圍繞“仁、義、禮、智、信”組成的“德”文化這個中心來設計,旨在呼籲人們,要想立于世所而要具備的基本素質,這些倫理觀念也深深啟迪、暈染着我們每一個人。

秋風吹拂白雲山

差不多快三年沒來這裡了。這裡的一切,依舊青春靓麗,生機勃勃,時時觸動着我的每一根神經,而我卻顯得略有蹒跚,既無傲氣,也無傲骨,當初的那些“生如蝼蟻,當有鴻鹄之志”的铿锵誓言,此時也變得弱不禁風,盡管如此,我仍堅定信心:挂雲帆,濟滄海,再壯青雲志!

秋風吹拂白雲山

人的一生并不漫長,不過是經曆了一個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在這個短暫軌迹裡,更應該讓自己變得豐盈充沛,多彩多姿,而不是混迹于江湖,消亡于塵世!

秋風吹拂白雲山

作者簡介:王曉龍,網名,龍的傳人,山東肥城人,肥城市作家協會會員,自由職業者,中共黨員。酷愛文學,如饑似渴,愛看書、愛寫作,有作品散見于報刊、雜志及網絡平台上。人生格言:隻要走對了路,就不要怕遠。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