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争議600餘年,其實朱棣早就找到答案

作者:曦言說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兒了?600餘年來,一直是困擾中國史學界的一個謎題。

各路曆史學家紛紛考究,得出了許多答案。有人說建文帝在朱棣進京時,被燒死在了皇宮裡,有人說皇宮裡建文帝的屍體是假的,真的建文帝出家當了和尚,朱棣一直知道他的下落,晚年還去見了他。

還有人說朱棣根本不知道建文帝去了哪裡,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這些說法到底從何而來?它們又是不是真的呢?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争議600餘年,其實朱棣早就找到答案

登上帝位的皇太孫

公元1392年,朱元璋精心培養的繼承人——皇太子朱标過世,一時之間,朝野上下動蕩不安。

在封建王朝中,選擇繼承人一向是大事,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争端。朱元璋并不缺兒子,可是沒有一個像朱标一樣得他的心思。并且,因為對朱标的父愛深重,朱元璋愛屋及烏,孫子朱允炆也成為了朱元璋的備選人之一。

是立兒子還是立孫子?一向殺伐果決的朱元璋陷入了沖突中。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争議600餘年,其實朱棣早就找到答案

朱棣從小跟着父親打天下,随後又被封為燕王鎮守北方,保衛邊疆,他一直以為自己在父親心裡或許是不同的。但随着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的聖旨傳來,朱棣突然覺得自己像是被抛棄了。

如果說這時朱棣隻是有些小失望,等到朱允炆正式繼位後,一道道削藩的指令下來,朱棣才是真的寒心。

朱棣是了解這個侄子的,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父親可以放心的把權力分給兒子,侄子就不一定能完全的相信叔叔了。如果太子朱标沒有去世,朱棣是願意對哥哥臣服的。可惜,真是可惜……

站在朱允炆的角度,他削藩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他做事的方式。首先,他找的時機不對。朱允炆太着急了,他剛剛登基不久,根基不穩就開始削藩,别的不說,燕王朱棣的實力就十分強勁,最終還把他逼得失去了皇位。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争議600餘年,其實朱棣早就找到答案

倘若朱允炆肯等一等,等到朱棣去世,或者等到自己坐穩了江山再進行削藩,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朱棣上位後同樣進行削藩,不同的是,朱棣削藩成功,不正是因為朱棣實力和根基都更穩妥才導緻有不同的結果出現嗎?

再有,朱允炆削藩的順序出錯了。擒賊先擒王,既然要削藩,也應該從最厲害最緊要的地方下手。朱允炆在削藩時,先挑了不重要的藩王開始,把實力最強勁的朱棣留在最後。

盡管,朱允炆的初衷是謹慎的,可是正因為他弄錯了順序,反而給了朱棣壯大勢力的機會。于是,朱棣才能有實力反擊,打出“清君側”的旗号,發動靖難之役。

最終的結果我們也都知曉,朱棣打赢了,也在他即将進入南京城的時候,朱允炆在皇宮中自焚,除了他之外還有皇後與太子,一起死在了那場大火中。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争議600餘年,其實朱棣早就找到答案

朱棣進入皇宮後,隻見了到這三人的燒焦的屍體,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謎,難道朱允炆真的就這麼死了嗎?

朱允炆下落之謎

僅僅在史書裡,就記載了朱允炆兩種不同的結局。《明實錄》中記載,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朱允炆自焚而死。而在《明史》中,則是有一個名叫程濟的人救了朱允炆,帶着朱允炆化妝成僧人跑了。死在大火裡的隻有皇後。

為什麼兩本史書記載不同呢?因為《明實錄》是明朝官方記載的曆史,而《明史》則是在清朝時期編撰的。

明清兩朝對立,清朝人編撰《明史》一定會滲透一些它想傳達的思想,比如它朱允炆出家沒死,很可能是想說,明朝後來的統治不正統,是以清朝推翻明朝沒有錯。

如此一來,《明實錄》的準确性似乎是比較高的。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争議600餘年,其實朱棣早就找到答案

但其實作為官方史書,《明實錄》也是為當局者服務的。書中朱允炆的結局自然也不難了解,他隻能有“死”這一個結果。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打着的是“清君側”的旗号,意思告訴大家,我不是造反,而是皇帝身邊有奸佞小人,我這麼做是為了鏟除奸佞。如果朱允炆沒有死,朱棣怎麼進行接下來的步驟呢?

是以,不管實際上朱允炆有沒有自焚,朱棣一定會昭告天下,他已經自焚而死。那麼實際上,朱棣極有可能并不相信朱允炆是真的死了。

這時可能有人會說,是以鄭和七次下西洋,正是為了尋找朱允炆的蹤迹,這不是對上了嘛!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樂三年,這時尋找朱允炆還算說的過去。可是到了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已經是宣德八年,朱瞻基已經繼位,朱棣一脈的帝位已經穩如磐石,再花費人力物力去尋找朱允炆似乎有些過于勞師動衆。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争議600餘年,其實朱棣早就找到答案

比較靠譜的還是另一種說法,永樂五年時,朱棣派遣一個名叫胡濙的人去尋找道士張三豐,沒錯就是打太極那個張三豐。當時的官方流傳的說法是為了尋求長生不老術,這一找就找了十六年。

永樂二十一年時,朱棣正禦駕親自北征蒙古。當時朱棣的營帳停在宣府,胡濙特意前去彙報結果。即便胡濙到達時已是深夜,朱棣還是立馬接見了他,兩人秘密談話一直到天亮才結束。

此後,胡濙再也沒有去尋訪張三豐,也沒有去找别人。如果真是為了長生不老,是不是放棄的有點快呢?是以,很多史學家認為,胡濙就是打着尋找張三豐的旗号去找朱允炆的。

而朱棣再這之後停止一切動作,很有可能是因為這時的朱允炆已經死了,朱棣再也沒有威脅,是以他不需要再耗費人力去尋找朱允炆,也至此才真正拔掉朱允炆這根插在他心頭的刺。

當然這也是一種猜測,至于真相如何,除了朱棣本人心裡知道答案,其他的結論全部都是猜測和推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