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世友與聶鳳智

作者:閑人1960

許世友(1906年2月2日—1985年10月22日)在近六十年的戎馬生涯中,戰功赫赫,九死一生,是我軍一位由士兵成長為上将的卓越指揮員,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曆,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他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

許世友與聶鳳智

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他與聶鳳智有着深厚的,特殊的戰鬥情誼。有人說,八十年代初,許世友之是以標明南京養病并撰寫回憶錄,與聶鳳智在南京軍區當司令員有直接關系。

聶鳳智極其尊重許世友。

平時,聶鳳智隔三叉五要去看望許世友,有時捎上兩瓶茅台酒,有時帶點水果,副食品。更多的時候什麼都不帶,或者去陪許世友聊聊天,或是一道坐在池塘邊釣釣魚。

每逢聶鳳智外出,無論是到北京開會,還是下部隊檢查工作,他總是要先到中山陵8号看望一下。外出歸來,從火車站或飛機場直奔中山陵8号,看望許世友之後,他才回家。

許世友與聶鳳智

這幾乎成為一種慣例。

1980年,許世友提出要找幾個人幫助他寫回憶錄,從抽組寫作班子,安排寫作計劃,解決寫作班子寫作和生活上的種種具體問題,均由聶鳳智一手操辦。

對回憶錄的送審稿,聶鳳智談了許多重要的修改意見。許世友本人非常滿意,在首頁簽下一個寫得大大的“許”字。

早在紅軍時代,聶鳳智與許世友就在一個團戰鬥過。不過,他們之間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關系,相識不相熟。延安時期,他們同在“抗大”學習,兩人直接交往也不多。

到了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的戰場上,他們結成了密不可分的關系。

許世友任膠東軍區司令員,聶鳳智先後任膠東軍區所屬的第13團團長、中海軍分區司令員、第5師師長。

許世友任華野9縱司令員,聶鳳智擔任9縱所屬的25師師長、9縱參謀長、9縱副司令兼參謀長。

許世友任山東兵團司令員,聶鳳智接任9縱司令員。

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許世友對于聶鳳智,有着怎樣一種特别的關系呢?

說“看重”,總嫌不太确切;

說“器重”,也還顯得分量不夠;

說“倚重”,大概恰如其分吧。

河源西溝戰役。聶鳳智率13團擔任主攻。

周、張戰役。聶鳳智指揮9縱大膽穿插,直撲周村,一舉砸爛敵人的指揮中樞。

濰縣戰役。聶鳳智指揮的9縱,出了一個“濰縣團”。

濟南戰役,中央軍委命名的“濟南第一團”,也出在聶鳳智指揮的9縱。

可以這麼說,在山東戰場,大凡許世友指揮的較大規模的戰役,主攻任務一般情況下都交給聶鳳智的部隊去擔當。

有一次,聶鳳智患急性闌尾炎,剛動了手術。警備3旅守靈山沒有守住,被敵人占領了。許世友一個電話,叫聶鳳智去指揮。作戰參謀在電話上報告說:“聶師長闌尾炎開刀了”。

許世友:“開好沒有?”

作戰參謀:“剛開過,不能活動”。

許世友:“告訴醫生,用繃帶給他紮紮緊。用擔架擡,也給我擡上去。打完了,再回來好好休息”。

聶鳳智果真躺在擔架上,指揮打了一仗。

當然,他打勝了。一夜之間,奪回了靈山。

1945年秋,中共中央為了發展和控制東北,從其他戰略區抽掉主力部隊進軍東北。聶鳳智接到中央軍委的指令,要随部隊橫渡渤海北上。後來,許世友突然把他召去,告訴他不要去東北了,繼續留在山東戰場。

聶鳳智在回憶錄《戰場—将軍的搖籃》中寫道:“事隔很久,我在他們的一次談笑之間,才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開始軍委已經下達指令,讓我帶部隊去東北。膠東軍區首長給軍委發了一個電報,說聶鳳智患了急性肺結核,正處于“開放期”,需要好好休息,暫時不能去東北,建議另換一位上司幹部去。軍委複電同意。這個“掉包計”,許、林首長(司令員許世友,政治委員林浩)心裡最清楚不過了。他們那時故意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把我完全蒙在了鼓裡”。

聶鳳智還說:“其實,我那時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公然欺騙中央軍委。這在許世友還是頭一回,恐怕也是唯一的一回。

他使用“掉包計”,掉換的是誰?幾個當事人都沒有說。

據我們所查的資料:留下的是聶鳳智,去東北的是吳克華。

在“文化大革命”中,許世友從造反派手中把聶鳳智搶了出來,救了聶鳳智一條命。

聶鳳智被打成“三反分子”,發配到廣西的偏僻山鄉“勞動改造”。他們全家都跟着遭了殃,在軍内軍外備受歧視和欺辱。他的夫人何鳴,被送到合肥“五七”幹校變相“勞改”。在這種情況下,許世友親自出面,請何鳴吃了一頓飯。這不僅是一種感情上的慰藉,更是一種政治上的信任。何鳴由此感動得不得了,這件事一直講了二十多年。

許世友還将聶鳳智的一個女兒直接安排進軍隊醫院,當了兵。

順帶說一句,陶勇冤死之後,許世友出面把陶勇的孩子安排進部隊,保護了起來。其他不少軍隊老幹部的子女也都受到許世友的保護。

許世友與聶鳳智,各有各的特性,也不是事事都合拍。

俗話說:砣不離稱,秤不離砣。

實際上,秤和砣終究是兩碼子事,秤歸秤,砣歸砣。

許世友畢竟是許世友,開國上将。

聶鳳智畢竟是聶鳳智,開國中将。聶鳳智的主要成就:擊潰趙保原,挖心戰周村,攻克濟南城,入朝打空戰,顯威大陳島,是我軍的一員猛将。

好幾個老同志都說:在許世友的老部下中,敢于當面頂撞許世友的,隻有一個聶鳳智。

換句話,是不是可以這樣講:隻有許世友容忍以至于容許聶鳳智的頂撞。

他們之間,的确存在着微妙的,有機的,互補的關系。

許世友需要聶鳳智的忠誠、正直、機敏、細緻、有膽魄、有謀略。

聶鳳智需要許世友的信任、直率、果斷、穩健、能拍闆、敢支撐。

許世友有了聶鳳智,是一種幸運。在他所指揮的一系列成功的戰役中,聶鳳智功不可沒。

聶鳳智有了許世友,也是一種幸運。換上猜疑、偏狹、忌恨、剛愎自用的“頂頭上司”,吃虧,挨整的最終是聶鳳智。

聶鳳智是許世友戎馬生涯中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物。可以這樣說:許世友與聶鳳智情同手足五十年,他們之間是同志加兄弟的關系,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供稿:閑人

2023年9月28 日

資料來源:《許世友的晚年歲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