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賦能“北轉型”,寶山區“雙核五圈”建設再進一步

寶山區聚焦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建設,以重點闆塊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充分發揮數字賦能在産業轉型、空間轉型和治理轉型中的整體效用,全力打造“雙核五圈”示範生态圈疊代更新版,輻射帶動更多場景應用,形成數字化轉型優勢互補、互相賦能的新格局,為寶山“北轉型”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

數字化賦能“北轉型”,寶山區“雙核五圈”建設再進一步

南大聚焦智慧醫療、人工智能、軟體服務等數字經濟賽道,着力引進優質企業和高能級項目,打造全市數字經濟标杆引領區,經濟規模、産業聚集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态勢,今年已新增注冊企業414家,新增注冊資本金59.40億元,數字經濟企業占比超54%。按照“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雲端一座城”的設計理念,以“産城融合”為核心,建設全次元的、動态的、可預見的數字孿生城市,打造上海數字孿生城市先行區,厚植場景培育土壤,全面建構數字産業集聚發展的新生态。位于南大核心闆塊的“數智南大”産業園入選第三批上海市特色産業園區,今年上半年順利完成綜合竣工驗收,陸續迎來捷瑞肯、瀚泰智能等首批精耕數字經濟企業入駐。租賃住宅、上師大附中寶山校區、中央公園及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在同步配套建設,加快塑造高品質的城市功能,助力高層次産業人才導入,全力推動産城融合發展。

數字化賦能“北轉型”,寶山區“雙核五圈”建設再進一步

作為上海老工業基地,吳淞創新城如今力争打造“數字科創”數字化轉型的先行區和城市更新示範區。在區域轉型和城市更新過程中,加強數碳融合,持續深化傳統産業數字改造,布局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綠色低碳等新經濟新産業,加快建設全市綠色低碳轉型樣闆區。目前,不鏽鋼、特鋼兩個“一平方公裡”先行啟動區建設項目已全面展開, 寶山區寶武(上海)碳中和産業園先行啟動區8月正式投用,該産業園是全市首個以綠色低碳創新及産業發展為特色的核心産業園區,助力打造更具韌性的相關産業鍊,強化高端産業引領功能,構築新戰略競争優勢。上半年,總投資超160億元的36個産業項目簽約落地,涵蓋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新興戰略性産業,一個個項目為寶山增添了新地标,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五個微生态圈:多頭并進續寫新篇章

數字化賦能“北轉型”,寶山區“雙核五圈”建設再進一步

環上大“科創街區”是全市首家試點建設“科創街區”,在區域範圍内彙聚創新要素,實作學區、園區、社群的深度融合,打造富有活力的科創社群。今年,環上大研究出台了《環上大科技園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修訂形成《寶山區大學科技園專項政策》,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全鍊條,加大支援力度,優化數字經濟深度孵化服務體系。線上“B-link科創寶”和線下數字科創港有機關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科創資源供需對接,“B-link科創寶”上線以來,已釋出科技成果2387項、技術需求2997項,入駐服務機構28家、科技型企業293家,總使用者已達到3779家;數字科創港有效輻射線下業務,承接政策咨詢、市場評估、上市輔導等科技職能服務,同時連結技術轉移機構、投融資機構和各類創新主體,開展各類技術交易和技術服務活動。

數字化賦能“北轉型”,寶山區“雙核五圈”建設再進一步

大華虎城将智慧商圈場景體驗與社群生活服務緊密融合,以虛實融合的元宇宙場景打通全管道觸點覆寫,提高周邊社群居民消費趣味性和活躍度。今年6月,“大華夜巷”在寶山區夜生活節啟動儀式上正式開街亮相,充分利用了虎城商圈數字新媒體、AR小程式以及數字人等内容管道,為消費者、商戶和品牌商提供互動關聯入口,大大拉近了商圈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為消費者帶來商文旅融合的“夜間慢生活”休閑消費體驗。“大華夜巷”成功入選上海夜生活節最佳實踐案例,将持續打造集主題場景、夜間消費、文娛表演以及文創市集等元素相融合的常态化夜市,成為消費者夜間生活的好去處。

數字化賦能“北轉型”,寶山區“雙核五圈”建設再進一步

上海機器人産業園作為上海26個特色産業園之一,是上海唯一的以機器人主題命名的園區。園區着力打造數字孿生智慧園區,持續深化新基建裝置、數字孿生底座、AI與大資料等能力建設,打造企業服務、産業地圖、雲招商等應用場景,通過數字化為園區企業招商和管理賦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龍頭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共生”的特色産業叢集,建構了較為完善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全産業鍊,已集聚243家機器人上下遊企業,其中發那科、快倉、視比特等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企業正在加快發展。

數字化賦能“北轉型”,寶山區“雙核五圈”建設再進一步

友誼路街道是上海市第一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示範社群建設試點機關,不斷優化智慧便民服務業态,打造高品質生活。今年,友誼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成功入選上海市第一批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活領域)揭榜挂帥場景示範建立機關,着力打造長灘社群衛生服務站無人智慧醫療服務場景,向服務站周邊居民,尤其是工作繁忙的白領工作人群,更好地提供新一代的智慧醫療服務。另外,友誼路街道布局數字化共享餐廳,建構“3+N”社群便民食堂網絡,通過“自助選餐+稱重計費+線上支付”模式,全面提升用餐服務效能,快捷便利的用餐模式深受老中青居民的歡迎。目前,已開設2個共享餐廳、6個試營業社群助餐點,讓社群居民共享社群資源。

數字化賦能“北轉型”,寶山區“雙核五圈”建設再進一步

羅泾鎮将鄉村振興示範村點狀建設更新為片區建設,整體打造長江口五村關聯示範片區。在産業發展方面,搭建五村關聯産業數字資産管理平台,實作對塘灣村、海星村等鎮村的物業資源、生态資源、産業資源、曆史文化等資産的精細化管理,同時,引入研學機構,整合複用場地資源、課程資源,打通農村整體産業鍊發展。在農文旅融合發展方面,着力完善樂遊鄉村智慧導覽系統,打造樂活羅泾遊覽地圖,将“紅色陣地、愛教基地、特色陣地、鄉村體驗、煙火生活”經典遊線串聯起來,“五村關聯”連點成線、連線成片,其中4個村上榜第一批上海市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下一步,寶山将持續深化“雙核五圈”建設,以重點闆塊數字化轉型為抓手,發揮區域特點和空間集聚優勢,整體帶動面向未來的數字城市建設,描繪“七色”協同發展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