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考“小四門”的靴子終于落地了

中考“小四門”的靴子終于落地了

下午收到官宣,從暑假開始流傳的“小四門”不計入北京中考,靴子終于落地了,從2025年也就是這屆初二開始實施。

我就不複制粘貼新聞了,總結一下,和這屆初三相比,最大的三個變化是:

1、史地生化四門不再計入中考總分,各區命題,成績按A、B、C、D等級呈現。

2、語數英實體道法(政治)仍是必考科目,分值不變,但道法筆試的70分改成開卷考,實體總分中的10分改為實驗操作。

3、體育提升到70分(這個21年已經官宣,分步實施,目前在校國中生都是50分)。

詳情大家可以參看下圖,來自“首都教育”。

北京中考最新調整方案

中考“小四門”的靴子終于落地了

相信大家一定會有很多疑問。其實之前就有不少朋友來問我了,隻是當時方案還在研究中沒有最後确定。

按照以往的做法,這麼重大的改革,一般會給三年過渡期,也就是孩子新初一一入學就知道中考怎麼考。花生那年新中考改革,就是初一入學前就知道的。

而這次中考改革,到了開學還沒動靜(個别學校家長會提前透露了,但沒官宣的事誰也不敢打包票),一實施從初二就執行,更能說明國家要給國中生減負的決心。

然而不同學生不同家長的想法也不大一樣,所謂“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比如我采訪花生:中考從10門減到6門,如果是你現在去考,你感覺怎麼樣?

他說,體育增加到70分很好啊,當時我就覺得40分也太低了——我相信,一堆家長和孩子肯定很不贊同這種想法。

他又說,但是别沒有小四門啊,我基本都是滿分,否則光拼語數英物政,這不是更卷了?——我堅信,一大堆家長和孩子肯定會反感這種說法。

至于小四門從中考總分中取消,到底是利好“學霸”還是“學渣”,大家早已吵成一片。

有人認為是利好“學渣”:國中這麼多課,“學渣”怎麼能忙得過來,當然中考科目越少越好。

有人認為是利好“學霸”:小四門考得簡單,“學渣”多準備準備就能沖高分,終歸是語數英三巨頭大主科才能見真章。

這樣看來,花生情願有小四門的存在,那到底他是學霸還是學渣呢?還真不好說。

能夠肯定的隻有,花生不是體育學渣。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對于小四門,可千萬别一聽改革就愉快地全扔光,還得考慮以下兩個因素,做好準備。

❶ 高中學習選科的準備。

雖然這會兒還早,但是選科是高一下就開始的,如果孩子确定不選的,可以政策性放棄,應付一下國中和高中學考即可;但是不确定選不選或者确定要選的,國中扔光了,高中就費勁了。

❷ 初升高的多元評價招生錄取。

現在上大學都有多元升學途徑,綜合素質評價招生和強基都要參考學考成績,比如浙江的“三位一體”就要求有幾個A才能入圍浙大面試資格。

初升高也是在朝多元評價招生錄取方向改革的,比如名額配置設定制度。那麼到時想上個好高中,是不是也會參考小四門的等級?雖然目前沒有明确的說法,但是這個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中考“小四門”的靴子終于落地了

(截圖來自“首都教育”)

最後講講道法和實體的變化。

道法(道德與法治,也就是政治)改成開卷考。一些不擅長道法的孩子聽到開卷就樂開了花:這不是送分嗎?

其實正好和他們預判相反,開卷考大機率會讓道法考試變得更難,或更準确地說是變得更靈活——給你書和資料你也找不到答案……

按照我的經驗,以前參加的諸多開卷考,如果你真認為是“送分項”就傻了,拿到卷子卻會發現都是“送命題”。

實體80分裡有10分原先是實踐,比較籠統,主要考察綜合素質,一般來說都能得滿分。現在改成了實驗操作,要求就很具體了,是以大家也需要重視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特别是動手實驗和創新意識。

北京是全國教育的風向标,相信中考減負和招生機制優化也會推廣到全國。請大家留言說說:

在中考總分中取消小四門,你或者孩子是什麼感覺?是覺得輕松了,還是覺得更難了?你們接下來會調整原先的學習計劃嗎?

中考“小四門”的靴子終于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