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7歲少女嫁給54歲将軍,懷孕16次為其生下6女晚年坦言:不後悔

1996年6月12日,那是郭翼青在生命的盡頭,對自己曾經的婚姻作出的回顧。

郭翼青與她的丈夫程潛,年齡相差整整37歲,他們的婚姻并非起源于濃烈的愛情,卻在數十年的相伴中變得堅不可摧。

這段民國時期的戀情并非一開始就是心動的愛情故事。而是一段基于互相尊重和珍惜的關系,一步一步演化成了一場令人稱奇的愛情傳奇。

郭翼青為這段婚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她甘願守寡整整28年,為的是陪伴着程潛,見證他的成長,分享他的人生。這不僅是一場婚姻,更是一種深厚的默契和默默的情感投資。

1936年,中國的大地正飽受新思想浪潮的沖刷,一場風起雲湧的革命聲浪席卷全國。而在這個時刻,廣東作為早期開放沿海城市之一,更是革命志士湧動的地方。

程潛,那年已經54歲,被授予二級陸軍上将的軍銜,同時擔任參謀總長,這可謂是他人生中最驕傲的一刻。革命的火焰在他的心中燃燒,國家前途成為他最大的信仰。

17歲少女嫁給54歲将軍,懷孕16次為其生下6女晚年坦言:不後悔

然而,在這個時候的郭翼青還隻是一名懵懂的少女,心頭裝着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她的父親不允許她和同學一起參加示威遊行。

這兩個人,程潛和郭翼青,似乎是天各一方,他們的生活軌迹毫無交集。但是,緣分往往是無法預料的,它就在一場平凡無奇的宴會上悄然降臨。

在那個晚宴上,一個中年商人郭鏡心通過朋友的介紹和程潛結識了。郭鏡心是一家武漢保險公司的經理,他計劃在廣東開展新的業務。

他早已聽聞程潛的大名,但今天親眼見到他,卻覺得傳聞都不足以形容他的風采。程潛儒雅的風度讓人留連忘返,仿佛一位來自古代的紳士。

郭鏡心在前來之前已經了解到,程潛雖然已婚并育有三位子女,但由于國家的動蕩局勢,這三位妻子都無法陪在他身邊。而身在廣東的程潛,也正急需一位新的夫人來照顧家務。

是以,郭鏡心對自己的計劃更加充滿信心。随後的一天,他聯系了自己的朋友,也是程潛身邊戰區總務處的副處長陳從志,請求他協助提親,并将女兒郭翼青的照片交到程潛手中。

陳從志猶豫地說:“這可怎麼行呢?孩子才十七歲,我們可不能亂來。”

然而,命運似乎已經注定,一場不可思議的緣分即将展開。

程潛聽到陳從志的提親請求,一開始不停地擺手,似乎在堅決拒絕這突如其來的建議。然而,陳從志态度堅決,他認為程潛至少應該看一下姑娘的照片,或許會改變主意。

17歲少女嫁給54歲将軍,懷孕16次為其生下6女晚年坦言:不後悔

面對陳從志的堅持,程潛無奈地接過了那張照片。照片中的女孩青春靓麗,身穿學生裝,笑容燦爛,充滿活力,仿佛是一幅生動的畫作栩栩如生。

程潛原本堅守的态度在此刻變得遲疑,他沉默了片刻,然後開口問道:“這麼漂亮的姑娘,怎麼想到要嫁給我這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呢?”

陳從志耐心地解釋道,郭翼青的父親擔心國家動蕩,想要為女兒找一個可以保護她的人。另外,他一直有在廣東經商的計劃,如果能有一個上将女婿,對他的事業也會更有幫助。

程潛猶豫地問:“那她自己願意嗎?”

陳從志回答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要您答應了,她自然會順從。”

程潛并沒有立刻做出回應,而是告訴陳從志,他會在三天後親自前來拜訪郭翼青,婚事可以在那時讨論。

陳從志看到程潛的态度有所緩和,高興地告訴了一直在等消息的郭鏡心,似乎他們的婚事已經有了八九不離十的迹象。

然而,當郭翼青得知這一提親的消息後,她毫不猶豫地說:“我不嫁!”

郭父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作為他唯一的女兒,郭父一直以來都寵愛着她。他給予了她良好的教育,打破了一些家族傳統,讓她接受了現代教育。然而,在婚姻問題上,他的決定一向是不容反駁的。

但郭翼青受到新文化的熏陶,内心向往着自由戀愛,她夢想着與志趣相投、年齡相仿的伴侶共度一生。對于一個年齡相差整整37歲的男人,她根本不願意考慮。

17歲少女嫁給54歲将軍,懷孕16次為其生下6女晚年坦言:不後悔

郭翼青的激烈反抗并沒有如她所願地使婚事破裂,反而激起了郭鏡心的怒火。郭鏡心毫不客氣地将女兒軟禁在家,不讓她外出。在等待程潛前來拜訪的三天裡,郭翼青不惜一切,采取了絕食、跳樓等極端的方式,試圖改變父親要強行嫁她的決定。

然而,無論她采用多麼極端的方式,都不能撼動郭鏡心的決心。他堅信這樁婚事對女兒的未來大有裨益。是以,在程潛上門拜訪的那一天,郭翼青躲在二樓,悄悄地觀察着他。

她驚訝地發現,程潛與她想象中的形象截然不同。他身穿軍裝,英姿飒爽,氣質非凡,與她心中老邁的印象格格不入。這個短短的一瞬間,郭翼青心頭對于程潛的排斥情感漸漸減弱。

座上賓客落座後,程潛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夠親自與郭翼青交流,了解她對這門婚事的看法。盡管郭鏡心一再強調女兒沒有異議,願意嫁給程潛,隻是因為生病不便見客,但他的行為已經明顯表明了态度。

程潛彬彬有禮地将郭翼青的照片歸還,客氣地表示,将來有機會再來拜訪。然後,他離開了。

眼看這門親事岌岌可危,郭鏡心再三保證,一旦女兒康複,她會答應見将軍。

然而,郭翼青的内心已經經曆了一場激烈的内心掙紮。她明白,程潛完全沒有必要親自前來,他的到來是對她個人意願的尊重。盡管兩人素不相識,但郭翼青從程潛身上看到了她一直渴望的尊重,這讓她感到意外。

這一刻,郭翼青心中那堅決的拒絕漸漸褪去,留下了一絲疑慮和好奇。也許這段婚事并沒有一開始她所想象的那麼糟糕。她開始思考,或許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她沒有預料到的機會,也是一個重新審視自己和未來的時刻。

随着時間的流逝,兩天後,陳從志帶着郭翼青前往程潛的住所。

17歲少女嫁給54歲将軍,懷孕16次為其生下6女晚年坦言:不後悔

郭翼青的言談舉止深深地打動了程潛的内心,他對這位年輕女子的印象變得愈發深刻。這一次的相遇,讓程潛對郭翼青一見鐘情。

而郭翼青對程潛的印象也非常深刻。雖然年齡差距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但随着交談的深入,她逐漸發現,這位将軍不僅懷有家國情懷,還擁有廣博的知識,對天文地理了如指掌。

于是,在1938年的7月,兩人結為夫妻。郭翼青成為了程潛的第四位妻子,也注定是最後一位。

他們的婚姻生活持續了三十年,這段時間裡,他們幾乎沒有争吵過。他們的愛情,就是在這三十年的相伴中,逐漸變得越來越深厚。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情并不一定需要年齡相仿,而是建立在互相了解、尊重和共同奮鬥的基礎之上。他們的婚姻或許不同尋常,但正是這份特殊的情感,讓他們的愛情如同歲月一般,越久越珍貴。

在婚姻的早期,郭翼青對比自己年長許多的丈夫程潛,充滿了敬重,這種敬重多過于愛情。她尊重他的身份,尊重他為國家的奉獻,也認為他有着開明的新思想。

然而,程潛用實際行動逐漸将郭翼青的敬重轉化為了真正的愛情。剛剛步入婚姻的兩人,程潛因工作需要常常外出,但每次回家,他手中都會帶着一兩包糕點,以安慰妻子的心。這一份體貼和關懷,從婚姻初期一直延續下來,成為了他們共同生活的一部分。

郭翼青在廣州長大,飲食清淡,而程潛則是湖南人,熱愛辣味的美食。然而,為了照顧妻子的口味,程潛一直堅持讓家裡做廣東和湖南兩種菜,絕不委屈妻子和自己。他的食堂不僅有辣味的湖南菜,還有清淡的廣東美食,為了迎合郭翼青的口味。

而在閑暇時光,程潛也會主動陪郭翼青逛街。他會默默地記住妻子喜歡的東西,然後在以後的日子裡,找到相似的物品,作為孩子的禮物送給她。甚至,他主動學習廣東話,希望能夠和妻子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17歲少女嫁給54歲将軍,懷孕16次為其生下6女晚年坦言:不後悔

有時候,程潛故意搗蛋,故意說一些蹩腳的廣東話來逗笑郭翼青。這種互動讓兩人的關系更加親近,讓婚姻充滿了歡笑和溫馨。他們的愛情,從最初的敬重,逐漸演化成了深刻的情感,一直伴随着他們的婚姻生活。

盡管民國時期開放了一些思想,但當時的主流觀念仍然認為,女性一旦嫁人就應該留在家中,以相夫教子為主要任務,尤其是當男方的社會地位愈加顯赫時,這種觀點愈發突出。

然而,程潛卻是個例外。當郭翼青忐忑不安地表達她想要繼續學習的願望時,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即答應了她的請求。他告訴妻子,自己年少時,無論生活多麼艱難,都堅持不懈地追求知識。正是因為這份堅持,他在16歲時考中秀才,獲得了進入長沙嶽麓書院深造的機會。程潛強調,他的今天離不開對知識的執着追求,是以他也鼓勵妻子多讀書、開闊思路,希望她将來能夠像他一樣為國家做出貢獻。

這番話成為了現實,多年以後,郭翼青成為了首屆全國婦女聯合代表大會主席團的一員,為祖國的發展獻出了卓越的才華。

不久之後,程潛的政治生涯開始波瀾起伏,而郭翼青一直盡其所能地陪伴着他。無論在程潛苦惱、憤怒的時候,郭翼青總會用溫柔的聲音來安撫他,一同耐心商讨未來的道路。

國民黨政局動蕩不安,程潛經常被外派,但隻要條件允許,程潛和郭翼青都會緊密相伴。他們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伴侶。然而,這份恩愛也帶來了他們婚姻中的第一次小危機。

盡管民國時期的社會觀念認為,婦女一旦嫁人就應該留在家中,然後全身心投入相夫教子的角色,而尤其是當丈夫的社會地位愈加顯赫時,這種觀念愈加強烈。

17歲少女嫁給54歲将軍,懷孕16次為其生下6女晚年坦言:不後悔

然而,程潛卻是一個非常特别的丈夫。當郭翼青堅定地表達了她想要繼續學習的願望時,程潛立刻予以支援。他堅信知識的重要性,堅持教育是改變一個國家命運的關鍵。他不僅允許郭翼青追求知識,還鼓勵她積極學習,希望她将來能夠像他一樣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他們的婚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程潛的政治生涯充滿了波折,而郭翼青一直在他身邊支援他,為他提供堅強的後盾。即使在國家動蕩不安的時期,程潛經常被外派,但他們依然緊密相依,不分離,互相扶持。

然而,他們的幸福婚姻也曾面臨一次危機。當三太太周劫華闖入他們的生活并要求程潛做出選擇時,程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和她離婚,堅定地站在了郭翼青的一邊。

他們的愛情不僅表現在言語中,還在郭翼青懷孕的次數上得以展現。在30年的婚姻生活中,郭翼青懷孕了16次,但由于各種原因,隻有6次成功生育女兒。這讓郭翼青感到遺憾,因為她未能生育兒子。

相比之下,程潛更加關心的是妻子的健康和幸福,而不是子嗣的性别。他瞞着郭翼青,每個月都從自己的津貼中拿出一部分錢來補貼她的家人,以減輕她們生活的壓力。

夫妻二人在一起度過了30年的時光,一直共同進退,極少分開。即使由于工作需要暫時分離,他們也通過詩詞傳信來表達思念之情。在1968年,程潛因病去世,他的最後時刻,他的唯一記憶就是妻子郭翼青。盡管他們未能實作一直白頭偕老的願望,但程潛一直愛着她,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曾經擔憂的事情也變成了現實。程潛生病了,然而即使如此,郭翼青始終陪伴在他的身邊。盡管他們未能實作白頭偕老的夢想,但他們的愛情一直如磐石般堅固。最終,在1996年6月12日,郭翼青在丈夫的陪伴下平靜地離世。她堅守了自己的一生誓言,隻愛一個人,那就是程潛。

17歲少女嫁給54歲将軍,懷孕16次為其生下6女晚年坦言:不後悔

接下來的28年,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成為了全國婦女聯合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和全國政協委員,為國家和人民的福祉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然而,她始終懷念着丈夫,直到最後一刻。在程潛去世之後,她繼續為人民服務,度過了餘下的時光。她的堅韌和奉獻精神鼓舞了無數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遺産。

程潛和郭翼青的愛情故事,雖然沒有那些備受矚目的民國愛情傳奇那般轟轟烈烈,卻因其平凡中蘊含的深情而更顯珍貴。

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足足有37歲,這本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鴻溝,但他們用堅定的愛情跨越了這個差距,讓愛情的力量變得不可思議而又動人心魄。

"從不後悔",這簡短而真摯的四個字,訴說着他們彼此的堅定和執着。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這原本是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但程潛和郭翼青卻用他們深情的陪伴和無悔的愛情填補了這份遺憾,讓生命充滿了溫暖和意義。

他們的故事或許不會被廣泛傳頌,但在平凡中閃爍着真摯的愛情,仿佛一顆隐藏在塵埃中的珍珠,隻等着那個有緣人去發現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