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作者:小袁袁袁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對孩童的我來說,應縣木塔的形象是個女人,一個素未謀面的女人。

懵懂遊移的記憶中,隻隐約見到塔前白色的空地,和拉住我徑直向前走的巨大手掌。但嘈雜的音波背後,我竟接收到一個頗清晰的大哥哥的聲音說,“她就是在這裡和我分的手,後來我一個人回了家。”

我無法分辨那聲音具體的來源,但眼前随即浮現出擠成一團的,哭喪着的臉。那女人呢?沒有回家嗎?那她一定是住在塔裡了!

小小的我覺得很可怕:有個女人躲進塔裡不出來了。或許是死在了裡面。下一秒,我怵怵地仰起頭,很驚詫地猜想那女人到底躲在哪一層。大機率是塔頂吧,畢竟那樣更不容易被人發現。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我很快便回到家,重新投入到彩色糖紙與方塊積木的悲歡之中。但那場經曆的陰影猶在,直到很多年後從書本上再次閱讀到它的故事,卻是完全不同了。傳說魯班爺與妹妹打賭,比賽蓋塔與繡花的手藝。一個誓要平地起十二層塔,一個偏要鞋上繡十二雙花。結果塔一夜間搭好,卻是壓垮了土地爺的肩膀,于是魯班大手一揮,半座塔被拍到内蒙古變成磚塔。半座留下成了這釋迦塔。

後來,玉皇大帝聽說了此事,便派火神爺和龍王爺分别送來了避火珠和避水珠,安置于木塔之上。到了塔前,洪水繞行,雷電息聲,烈焰匍匐,從此再無禍患。

翻過書頁,還有下集。傳說木塔第六層的蓮花頂周圍長着一圈靈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蔥郁旺盛。慧能大師應夢,将此草采回寶宮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層頂的蓮花座上。這靈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應州大地也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為了紀念慧能大師的這一功德,由名畫家為他繪了一張“采藥圖”,供藏在第四層佛像的腹中,據說現在還留存在應縣文物管理所内。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這座木塔,居然在民間傳聞中也同魯班綁在了一起。或許是魯班這個名氣太過響亮,或許是建築的巍峨總少不了個人崇拜的歸因,但總歸是将趙州橋、應縣木塔之流帶上了神秘和崇聖的新高度。

于我而言,最初的那份幽怨自然少了半截,直到成年後開始接觸建築學,得以重新以炯炯的目光對這座塔進行審視。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當我在24歲時第一次翻開《營造法式》,應縣木塔已經965歲了。一個嶙峋壯麗的年紀,一個脆弱敏感的年紀。但我毫不猶豫地匆匆起身,在年末的寒風中趕去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小城。

遍翻浩如繁星的卷帙,也很難尋到一個足夠飽滿的詞彙來安放應縣木塔給人的震撼。這座當今世界第一高的木塔,似乎已用67.31米的高度,為木建構築的美學畫上了标尺。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唐末開始,匠人們逐漸意識到,八角形比方形更穩固,于是八角形的塔逐漸取代了方塔。木塔正面的八卦圖和塔身的八卦形,展現了佛教中國化的程序。入得塔門,迎面端坐一方留胡須、飾耳環的巨大金佛,帶有明顯的契丹族特征。大佛頭上的鬥八藻井中心,又是一個八卦圖案。藻井1000多個小木塊上,每一個都雕了細小的佛像,造型和形态各不相同,又互相以隼卯拼接,蔚為大觀,是現存極為著名的藻井執行個體。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塔刹與地基之間,按照上簡下繁的規律,足足填充了54種不同的鬥拱。這些結合了繁複與使用的小構件,互相咬合成緊密的美學鍊條。雲帛萬拱入雲霄,佛壇藻井鎮波濤。每一處木塊與榫卯,都恰到好處,不多不少,在天地之間畫出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四面八方的鬥拱和微結構,在地震來臨時,能夠向各個角度吸收和傳到地震波的力。塔身每一層還添置了八角形平座,進一步加強了木塔的整體結構,即使經曆千年的風霜雨雪、地震兵燹,依舊巍峨挺立。甚至在上世紀的軍閥混戰中,應縣木塔曾身中二百多發炮彈而未被擊毀。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倘踱步塔中,拾級而上,會發現各層嵌有密密麻麻的彈痕。但它依舊屹立,那些傷疤沒能奪去它的生命。應縣木塔是有生命的,疤痕恰恰是一座塔,或是一個人生命力的見證,它們成為頑強最有力的注解。

木塔裡,應當有個相當倔強的靈魂。于是在我朦胧的印象裡,它又變成了一個青壯年的形狀。或許頭戴紅纓鬥笠,手扶鶴嘴鋤,在燎人的暴曬中倔強的站立着。

我時常想,究竟是時代定義了藝術,還是藝術構架了時代。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樣偉大的作品是深深嵌入一個時代的皮膚與血液的,直達心髒。那樣蓬勃迸發的跳動,直到一千年後仍擲地有聲。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這座傳奇木塔的鬥拱之間,還寫下了梁思成與林徽因這對考古學泰鬥獨特的浪漫。1933年,梁思成前往應縣木塔進行測繪工作,林徽因因故未能參與,梁思成便将此行全程的經曆與發現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寄給林徽因。而林先生居然也浪漫地對它進行了一場“直播”,将這些資訊全部實時分批地刊發在了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上。

清華大學王南教授評價這場曠世考察為“木塔下的情書”。

在“直播”的“評論區”,林徽因寫道,“自從梁思成知道這個塔之後,對這個塔的關心幾乎超過了他的日常生活。早上洗臉的時候他會說,上應縣去不應該是太難吧?吃飯的時候他會說,山西都修有頂好的汽車路。走路的時候他會忽然間笑着說,如果我去測繪那應州塔,我一定會……他常常話都沒說完,我想一定是怕語言亵渎了。”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遙想千年以前,日本譴唐使十數批匠人前赴後繼,也未能習得中國樓閣與佛塔建築的精髓。

佛塔徒有其表,而内裡的登塔技術并未掌握。著名的奈良法隆寺五重塔,隻有第一層。不僅如此,可以供奉佛像,二層及以上就無法攀登了。不僅如此,日本佛塔還有更神奇的特征:塔心柱與周圍構件完全獨立,互不“幹涉”。如此這般,塔心柱淪為無用的擺設,建築學家們甚至無法在典籍中載入它的實際用途。

直到此時人們才發現,能夠通過層層的環塔空間來供奉中間的佛像,其實是十分高超的木建構築技術。這樣的對比,有力的回擊了“古代木構看日本”的荒唐言論。

怪不得梁思成不惜生命也要攀上它的頂點!據同行的莫宗江晚年回憶:“當我們上到塔頂時已感到呼呼的大風仿佛要把人刮下去,但塔刹還有十多米高,唯一的辦法是攀住塔刹下垂的鐵鍊上去,但是這九百年前的鐵鍊,誰知道它是否已腐蝕斷裂,令人望而生畏。但梁先生硬是雙腳懸空地攀了上去。我們也就跟了上去,這樣才把塔刹測了下來。”

在其中一份手稿中,梁思成這樣寫道:“這塔真是個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不見此塔,不知木構的可能性到了什麼程度。我佩服極了,佩服建造此塔的偉大時代,和那時代裡不知名的大建築師,不知名的匠人。”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我在木塔前見到過兩場愛情,一場破碎,一場完滿。就在那個“生死未蔔”的女人即将在記憶中消隕之時,那座塔卻陷入了垂危。

近一個世紀前,當地鄉紳嗔怒于木塔“陰翳昏暗”,将每個暗層中的“斜戗”全部抽離。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三角形的斜撐是木塔極為重要的支撐結構。等到被學界發現,它們早已化作塵埃,歸于千年堆積的黃土層。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日本人伊東忠泰于1901年拍攝的應縣木塔舊照,真實還原了塔的原貌。而當梁思成1933年趕到木塔身旁,這些結構已被拆了大半。這些牆體的斜撐太過于精美與細小,以至于當地鄉紳對戗柱外牆體的結構功能毫無察覺,竟将每層斜向的帶斜撐的外牆全部拆掉,改作明窗。塔身外觀随即更加通透,采光大好,卻嚴重破壞了應縣木塔的承重結構,成為木塔千年生命曆程中最嚴重的人為破壞。

皮膚破損易于修補,血肉殘缺尚可療愈。但骨骼抽離,僅剩軀殼站立,卻斷無可能複原。斜戗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成為木塔不可逆歪斜的導火索。從那天起,這座給予了中國人長達一千年驕傲的應縣木塔,一天比一天歪斜,直至徹底淪為一座“危樓”,在跳躍的黃沙中苟延殘喘。

斜撐牆的缺失,已經能夠證據明顯得觀察到。除了一層之外,每一層的此結構都被拆除了,在它們之中,承受自重最高的顯然就是最底下的二層。而應縣木塔近幾十年的嚴重歪斜,恰恰就是從二層開始的,也于二層最為明顯,這絕非巧合,而是滴血的确證。

這是木頭的疼痛,也是曆史的疼痛。明晃晃、赤裸裸的缺失,似乎預示着一些永遠無法彌補的傷口即将開始發炎。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梁先生在手稿中,滿懷悲痛地記錄下了這一破壞,并最早發出了呼籲。可惜,他的呐喊還沒來得及發聲就被淹沒在了炮火揚起的漫天風沙之中。測繪報告完成後不久,全面抗戰爆發,這份報告随即遺失。梁思成一行人颠沛流離,行宿四川李莊,缺衣少食的生活持續了幾十年。新中國成立後,這份報告依舊杳無音信,直到新世紀初,這份報告才被找到。可惜彼時的梁先生早已不在人世,木塔也已過了号病診脈的時期。

在這份失而複得的報告《山西應縣佛宮寺遼釋迦木塔》中,我們有幸讀到了當年梁思成先生喊出的帶血的文字:“木塔遭受了最大的厄運,邑紳們将各層灰牆及其内斜戗拆除,全數換安格子門,不惟各壁内原有的壁畫全成塵土,而且直接影響到塔身之堅固上,若不及早恢複,則将不堪設想了。”

應縣木塔:正在消逝的參天古樹

厚土千年風沙去,華屋丘墟境水空。釋迦塔就站在我眼前,帶着些倚靠的角度,卻并不慵懶,更多的是僵硬。

吱喳的麻雀聲此起彼伏,它們特别喜歡在鬥拱中築巢栖息。塔的暗層明亮的多了,無數鴿子做了窩,正在專心地孵蛋,它們的某個家族或許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幾百年。不,或許在這些木頭還未削成梁架的時代就與它們晨昏相守了。對于這些小生命來說,應縣木塔就像一棵參天大樹,直插雲霄。而我們這一代人,還有可能繼續陪它生長一千年,一百年嗎?

一個長大了的孩子,和一個傷筋動骨的老人,能有什麼故事呢?但我依然能想象它原本的模樣,就像那個素昧謀面的女人一樣清晰,如黑夜裡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