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拯救“低頭族”的頸椎病?

作者:日常惡魔

随着“低頭族”人數的增長,老人和青壯年患上頸椎病的也越來越多,甚至有兒童也患上頸椎病。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頸椎病呢?長沙市第四醫院康複醫學科的醫生來為大家支招!

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骨質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退化等改變,刺激或壓迫頸部神經、脊髓、血管而産生一系列症狀和體征的綜合症。中醫認為本病因肝腎、氣血、筋骨的本虛和風、寒、濕、痰的标實所緻。

頸椎病的症狀有哪些?

風寒濕阻型:頸、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為主,頸部僵硬,活動不利;頭有沉重感,惡寒畏風,舌淡紅,苔薄白。

氣滞血瘀型:頸肩部、上肢刺痛,痛處固定,肢體麻木,舌質暗。

痰濕阻絡型:頭暈目眩,頭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納呆,舌暗紅,苔厚膩。

肝腎不足:眩暈頭痛,耳鳴耳聾,失眠多夢,肢體麻木,面紅目赤,舌紅少津。

長沙市第四醫院康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胡孜孜提醒:出現上述典型臨床症狀要及時去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治療。

怎樣預防頸椎病?

1.預防保健

改變生活、工作習慣;正确的坐姿和睡姿;勞逸結合;頸肩部避風寒保暖;頸肩部疼痛時,可戴頸圍或頸托固定,頸肩部制動,卧床休息;避免手持或搬、擡、抛擲重物;加強頸部功能鍛煉,特别是要加強頸部的後伸鍛煉。

2.康複護理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如何拯救“低頭族”的頸椎病?

按摩百會:用中指或食指按于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腦甯神,益氣固脫。

如何拯救“低頭族”的頸椎病?

對按頭部: 雙手拇指分别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

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按揉風池:用兩手拇指分别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

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如何拯救“低頭族”的頸椎病?

拿捏頸肌:将左(右)手上舉置于頸後,拇指放置于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将頸肌向上提起後放松,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如何拯救“低頭族”的頸椎病?

按壓肩頸: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對側肩頸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

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如何拯救“低頭族”的頸椎病?

開天門加穴位貼敷有助睡眠

以兩手拇指指腹由兩眉間的印堂穴開始,向各方向放射,循經輕按,各經反複推進36次,每日一行。睡前以打成粉的吳茱萸或五倍子加蜜調糊,貼敷于湧泉穴,醒後去除。

功效:可開竅甯神、引火歸元,為助睡眠之良方,更可強身保健。

3.飲食護理

風寒濕阻型:飲食宜溫性祛風之品,如白花蛇煲去皮雞、當歸紅棗煲羊肉,或飲适量五加皮酒,以溫經祛風、散寒通絡。忌食生冷、寒涼、肥甘厚膩之物。

氣滞血瘀型:飲食宜活血祛瘀健脾胃食物,如山斑魚片粥、黑木耳、新鮮水果蔬菜等。忌食辛辣、燥熱、肥膩等動火留邪之品。

痰濕阻絡型:飲食宜祛濕化痰之品,如橘皮苡米煲瘦肉;忌肥甘厚味,生冷寒涼之品。

肝腎不足型:飲食宜溫補肝腎、壯筋骨之物,如杜仲煲豬腎、塘虱魚煲黑皮青豆湯等。忌食辛辣、肥膩、生冷之品。

氣血虧虛型:飲食宜益氣補血之品,如瘦肉、魚類、家禽類等。桂圓蓮子湯、北芪煲雞湯、烏豆煲塘虱湯等。忌食生冷、肥甘、煙酒刺激之品。(通訊員 戴玲 王鍬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