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不丹簽署邊界備忘錄,掐住印度“雞脖子”,希望印度表現得好

作者:小文陪你看世界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2023年,國際局勢仍然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态,各國之間的關系和利益交織複雜。在這個背景下,中國政府和不丹外交大臣丹迪多吉再次走到一起,簽署了一項名為《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的協定,通過視訊會議莊嚴達成了這一重要的協定。

多吉在協定簽署時表示,這份備忘錄對于中不兩國來說都具有曆史性的意義,是多年來雙方共同努力的成果。他強調了不丹願意與中國共同推動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并表達了建交的期望。

中不丹簽署邊界備忘錄,掐住印度“雞脖子”,希望印度表現得好

回顧曆史,中國和不丹之間的邊界談判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但直到最近才取得重要的進展。這一進展的背後,印度的介入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印度在這一地區的存在和影響力使中不邊界問題變得複雜而敏感。

地圖上,中國、印度和不丹三國的邊界以中國西藏南部的亞東省為中心,其中包括被印度吞并的錫金地區。中印争議的焦點地區洞朗位于南部,吉姆位于洞朗西南部,而馬振山則與不丹接壤。理論上,中國和不丹之間并不存在明顯的邊界争議。然而,印度卻曾經通過各種手段,制造了一個不存在的邊界争端,将不丹卷入其中。作為印度的保護國,不丹常常被迫在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之間保持中立,甚至屈從于印度的壓力。

中不丹簽署邊界備忘錄,掐住印度“雞脖子”,希望印度表現得好

不丹以其宜人的環境和幸福的國民生活而聞名于世,但在國家主權和獨立問題上,該國卻一直受制于印度的強大影響。曆史上,不丹曾是英軍入侵的目标之一,同時也受到了英國殖民統治的壓迫。而後,印度在獨立後承繼了英國的統治地位,完全掌控了錫金和不丹。

印度于1949年出兵入侵錫金并成為其保護國,最終在1975年發動政變并吞并錫金。這一事件讓不丹的地緣政治處境更加複雜。盡管不丹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國家的獨立性,但失去了軍事國防和外交自主權。印度和不丹于1949年簽署了《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該條約規定了印度在不丹外交事務上的主導地位,并允許印度在不丹駐軍。此外,印度提供了不丹的大部分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而不丹的水電資源也幾乎完全掌握在印度手中。

中不丹簽署邊界備忘錄,掐住印度“雞脖子”,希望印度表現得好

從經濟角度來看,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之間的貿易緊密相連。不丹貨币與印度盧布的匯率為1:1,盧布在不丹被廣泛使用,無需兌換。此外,不丹生産的水電幾乎90%都出口到印度,印度在這一領域也占據主導地位,對不丹的經濟産生重大影響。

印度還在不丹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供了大量支援,包括修建道路和國家機場等項目。是以,印度也是不丹最大的債權國之一。不丹的兩條主要命脈,即軍事和經濟命脈,都在印度的掌控之下。不丹在國際舞台上的外交手段受到了限制,因為印度擔心外部大國的幹預會削弱其對不丹的控制。

中不丹簽署邊界備忘錄,掐住印度“雞脖子”,希望印度表現得好

盡管在2007年修改了條約,取消了印度對不丹外交事務的直接指導權,但印度仍然在條約中規定了不得損害印度的利益的限制。是以,不丹在外交事務上的自主性仍然受到限制,需要考慮印度的立場。

20世紀60年代,印度曾擔心不丹可能“被中國入侵”,是以迫使不丹關閉與中國的邊界。然而,1962年中印邊界戰争後,印度以慘敗告終,這引發了不丹的擔憂。印度看起來有些軟弱,無法保護不丹的利益。

中不丹簽署邊界備忘錄,掐住印度“雞脖子”,希望印度表現得好

直到1975年印度吞并錫金之後,不丹才逐漸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印度似乎在進行一場大棋局,先是西取錫金,再東取不丹,最終直搗黃龍,占領洞朗地區,威脅

着中國的邊境安全。這種情況讓不丹意識到,它的獨立和領土完整正受到嚴重威脅。

是以,自1984年以來,不丹開始積極與中國接觸,共同讨論邊界問題,希望找到解決方案。進入21世紀,全球化浪潮愈發勢不可擋,不丹也開始與更多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試圖減輕印度的統治壓力。不丹的國王室逐漸放棄了君主制,推動了民主選舉,試圖将權力移交給民選政府,以削弱印度的影響。

中不丹簽署邊界備忘錄,掐住印度“雞脖子”,希望印度表現得好

然而,這一舉動引發了印度的擔憂。印度曾長期主導不丹的内外政策,而不丹國王的權力削弱可能會影響印度在該地區的影響力。2012年,印度首相吉格梅·廷萊在與中國的邊界談判中表現

中不丹簽署邊界備忘錄,掐住印度“雞脖子”,希望印度表現得好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