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9月24日10時52分,美國宇航局(NASA)探測器Osiris-Rex投放的太空艙按計劃成功降落在猶他州沙漠中。太空艙攜帶着探測器采自小行星貝努的樣本,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生命起源的奧秘。
裝載小行星貝努樣本的太空艙成功降落在猶他州沙漠。
據報道,NASA表示,“真正的關鍵時刻”将是未來幾天内在休斯敦的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打開裝載45億年前樣本的太空艙。
NASA首席科學家丹特·勞雷塔(Dante Lauretta)說:“我們要回到太陽系的黎明,我們要尋找地球為什麼是宜居世界的線索,這顆外太空罕見的明珠有海洋,有保護性的大氣層。最大的問題是生命的起源,我們相信我們正在帶回這種物質,也許是這些小行星在一開始就帶來了生命的種子。”
探測器OSIRIS-REx在小行星貝努采樣的任務示意圖。
據悉,OSIRIS-REx是“起源、光譜解讀、資源識别、安全-巨岩探測器”(Origins, Spectral Interpretation,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Security-Regolith Explorer)的首字母縮寫,它在貝努小行星上短暫着陸,并用機械臂舀起樣本,成為美國第一個從小行星上采集樣本的任務。
探測器在小行星貝努采樣。
2016年,耗資10億美元的OSIRIS-Rex探測器搭乘火箭升空。兩年後,它抵達小行星貝努,并于2020年使用長棍真空吸塵器從小行星上抓取碎石。
探測器傳回時,已經飛行了40億英裡(約合62億公裡)。
太空艙在美東時間6時42分被探測器釋放後,以每小時27650英裡的速度沖入大氣層。
至關重要的是,樣本不能受到地球上任何東西的污染,降落傘在2萬英尺的高度展開後,将它的速度減慢到了11英裡/小時。
樣本被空運到位于休斯敦的約翰遜航天中心的一個新實驗室。
NASA在猶他州的回收工作包括直升機以及在國防部猶他州測試和訓練場設立的臨時清潔室。
24日上午,這些樣本被空運到位于休斯敦的約翰遜航天中心的一個新實驗室。該實驗室已經存放了半個多世紀前阿波羅宇航員收集的數百磅(公斤)的月球岩石。
工程師們估計,罐子裡有 250 克(8.82 盎司)來自貝努的物質。NASA的首席館長尼科爾·倫甯(Nicole Lunning)說,精确測量還需要幾周時間。
探測器在小行星貝努采樣時拍攝的照片。
貝努目前圍繞太陽運作,距離地球 5000 萬英裡(8100 萬公裡),直徑約為1/3英裡(0.5公裡),大約相當于紐約帝國大廈的大小。
“貝努”這個名字是從世界各地數十個國家的學生在2012年參加“為小行星命名”競賽時送出的8000多份作品中選出的。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三年級學生邁克爾·普西奧(Michael Puzio)參照古埃及神話中的一種鳥提出了這個獲獎名稱。
這顆小行星的形狀像一個旋轉的陀螺,據說是一塊更大的太空岩石的碎塊。
在為期兩年的勘測中,Osiris-Rex 發現貝努是一堆碎石,上面布滿了巨石和隕石坑。
探測器采樣用的機械臂。
小行星表面非常松散,以至于探測器的真空臂沉入小行星0.5米深的地方,吸走了比預期更多的物質。
貝努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危險的小行星,因為它與地球的軌道相交,在已知的太空天體中,它撞擊地球的幾率最高,預計它将在2182年9月危險地接近地球。
科學家們表示,探測器收集的資料将有助于任何小行星偏轉工作。
投放太空艙之後,Osiris-Rex已經在追逐小行星阿波菲斯,并将于2029年到達。
文/南都記者 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