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這是一個讓人驚歎的故事,講述了一款比一粒鹽還小的LV仿制手提包,以45萬元的天價,線上上拍賣會上被一位神秘買家拍走的經過。這款手提包不僅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而且還附贈了一台顯微鏡和一個數字顯示器,讓買家可以随時欣賞這個奢侈品的細節。這個故事被一些媒體報道,并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和好奇。有人說:“這是什麼鬼?給螞蟻背的手提包嗎?”有人說:“這是最貴的珠寶嗎?還是最小的藝術品?”有人說:“這是最無用的奢侈品嗎?還是最有趣的玩具?”
故事的背景
故事的主角是一款微型LV仿制手提包,它由美國一家名為MSCHF的創意團隊設計和制作。MSCHF成立于2016年,以惡搞知名品牌而聞名。他們曾經推出過裝有人血的鞋子、聞起來像除鏽劑的古龍水、巨大的紅色橡膠靴等等。他們的目标是“打破正常,創造驚喜”。
這款微型手提包是MSCHF最新的作品之一,它于2023年6月29日在美國音樂家兼制作人法瑞爾·威廉創立的線上拍賣行Joopiter上拍賣。法瑞爾·威廉現任LV男裝創意總監。據悉,這款手提包是為了慶祝Joopiter成立一周年而特别定制的。
故事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MSCHF要設計和制作這樣一款微型手提包呢?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據MSCHF介紹,他們設計這款手提包的靈感來源于奢侈品市場的趨勢。他們發現,随着奢侈品牌之間的競争日益激烈,手提包越來越小,狀态越來越抽象,功能越來越弱化。他們認為,“現在它純粹是一個品牌标志。以前的包包仍然需要用手來拎,那麼微型包包将這一點得出了完全合乎邏輯的結論,将一件實用的物品被歸結為珠寶,所有假定的功能都消失了。對于奢侈品來說,實用性不是必需的(功能)。”
是以,他們決定将這個趨勢推向極緻,并且制作出了一款比一粒鹽還小的LV仿制手提包。他們選擇了LV作為仿制對象,因為LV是世界上最知名和最昂貴的奢侈品牌之一。他們選擇了熒光綠作為顔色,因為它能夠吸引眼球和引發話題。
為了制作這款手提包,他們采用了雙光子聚合技術,這是一種通常用于制造機械生物技術結構的3D列印技術。他們用一束雷射在一種特殊的樹脂中雕刻出了手提包的形狀,然後用另一束雷射将其固化。這個過程非常複雜和精細,需要花費數小時的時間和數千美元的成本。
故事的影響
這款手提包的尺寸僅為657 x 222 x 700微米,官方稱“它比一粒海鹽還小,而且足夠窄,可以穿過針眼”。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它的細節,包括一個“巨大”的LV标志。但這并不是LV品牌的包包,而是MSCHF仿制的版本。這款包包的原型,為LV一款名為on the go的手提包。在LV官網上,該款手提包的售價在3100美元至4300美元之間。
這款手提包在拍賣會上以6.3萬美元(約合人民币45萬元)的價格售出,買家的身份不得而知。但據MSCHF透露,買家購買包的同時還會收到一台顯微鏡和一個内置的數字顯示器,以友善随時欣賞這個奢侈品的細節。
這個故事被一些媒體報道,并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和好奇。有人說:“這是什麼鬼?給螞蟻背的手提包嗎?”有人說:“這是最貴的珠寶嗎?還是最小的藝術品?”有人說:“這是最無用的奢侈品嗎?還是最有趣的玩具?”有人說:“這是最浪費的錢嗎?還是最值得的投資?”有人說:“這是最無聊的創意嗎?還是最有意思的惡搞?”
個人觀點
我認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奢侈品不僅是一種物質,也是一種文化。它反映了人們對于美、價值、身份、社會、藝術等方面的追求和表達。不同的人對于奢侈品有不同的了解和态度,有些人看重它們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有些人看重它們的象征性和審美性,有些人看重它們的稀缺性和收藏性,有些人看重它們的趣味性和創意性。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也很有啟發。它讓我們看到了在這個物欲橫流而又創意無限的時代裡,有很多人因為喜歡或讨厭而做出了一些出人意料和引人注目的事情。它讓我們看到了在這個多元而又互動的社會裡,有很多人因為贊同或反對而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和觀點。
結尾
同時,我也想對您提出一個話題,那就是:您認為奢侈品對于您來說意味着什麼?您會怎樣選擇和使用奢侈品?您對于這款微型手提包有什麼看法和感受?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和感受。讓我們一起交流和學習吧!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