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雲旗:殺害聞一多兇手,潛伏8年醉酒暴露,一審判太輕群衆不滿

作者:自由的奶茶NoW

1946年7月11日,中國曆史上發生了一起重大事件,李公樸,一位傑出的民盟上司人,在昆明不幸遭受了暗殺,傷重不治,次日淩晨不幸犧牲。僅僅四天後,昆明再次響起了槍聲,這次的受害者是著名的民主人士和學者聞一多。這一連串的事件震驚了全國,引發了廣泛的輿論憤怒,被後人稱之為“李聞慘案”。

蔡雲旗:殺害聞一多兇手,潛伏8年醉酒暴露,一審判太輕群衆不滿

然而,曆史并非一成不變,接下來的幾年裡,審判結果不斷出爐,引起了各方的議論和争議。南京《中央日報》于1946年8月連續三天公布了對聞一多案的審理結果,其中包括湯時亮和李文山的死刑判決。随着當局的壓制,輿論逐漸平息。

然而,1951年1月20日,上海《大公報》釋出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李聞血案的兇手之一,王子民,在廈門被槍決。更令人驚訝的是,直到1958年4月27日,《人民日報》還釋出了一篇消息,稱刺殺李公仆和聞一多的劊子手蔡雲旗終于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蔡雲旗:殺害聞一多兇手,潛伏8年醉酒暴露,一審判太輕群衆不滿

這背後有着許多複雜的曆史背景和人際關系。雲南地方勢力與國民政府之間的沖突,抗戰勝利後的政治動蕩,以及民主運動的高漲,都為這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筆。特務和軍隊的介入,學生示威和抗議,一二一昆明慘案成為了一個曆史的節點。

而在事件的背後,是國共内戰的背景。國共内戰的國内外輿論壓力,以及美國特使馬歇爾的幹預,都讓國民政府不得不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和處理。然而,處理的過程中,不僅涉及到兇手的判決,還牽扯到了國民政府内部的權力鬥争和人際沖突。

蔡雲旗:殺害聞一多兇手,潛伏8年醉酒暴露,一審判太輕群衆不滿

霍揆彰,作為雲南警備司令,最初曾被認為是事件的主謀之一。然而,他最終被撤職,而他所策劃的“瞞天過海”計劃也未能成功。一系列的審訂和重新審判,揭示了事件的真相,揪出了兇手,讓人們對李聞慘案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蔡雲旗,作為事件的關鍵人物之一,最終也未能逃脫法律的制裁。盡管他曾試圖以軍人身份為自己開脫,但最終仍被判處死刑。這個事件的重審和調查,展現了正義追求的堅定,也為曆史的真相提供了重要線索。

蔡雲旗:殺害聞一多兇手,潛伏8年醉酒暴露,一審判太輕群衆不滿

總的來說,李聞慘案是中國曆史上一個複雜而深刻的事件,涉及政治、權力、背叛和正義等多個層面。通過對事件的重新審視和調查,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這段曆史,并對正義的追求保持信念。這一段曆史也提醒我們,不論時局如何動蕩,正義和真相永遠是我們前行的指引。

蔡雲旗:殺害聞一多兇手,潛伏8年醉酒暴露,一審判太輕群衆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