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權三國中最年輕的帝王,晚年卻昏庸無比,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從辛棄疾這篇詞中可以看出,孫權是一個可以被稱贊的曆史人物,那為何晚年的他卻變得無比昏庸,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的?

孫權三國中最年輕的帝王,晚年卻昏庸無比,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仔細回顧孫權的一生,給大家帶來了無數驚喜,同時也讓大家感到惋惜。

年少時的孫權,他聰慧無比,膽量超群。

中年時的孫權,他縱橫江東,任賢唯能。

老年時的孫權,卻變成了個昏庸無比,狂妄自大的帝王。毀掉了聲譽,而且沒能善終。讓人感到惋惜。

孫權自小便無比聰慧,遇到事情他都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每次都直擊重點。他不僅長相清秀,而且,看待事情的眼光長遠,是以深受父兄喜愛。

孫權三國中最年輕的帝王,晚年卻昏庸無比,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古人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也就在孫權九歲那年,父親孫堅出兵征讨荊州,孫權跟孫策一同跟去,孫堅卻不幸在這場戰役中喪命,年僅九歲的孫權就失去了父親。

正所謂長兄如父,在失去父親後,孫策對孫權更加關照。孫策全力培養孫權。孫策經常将一些小的内部事務交給孫權來做。

當孫權僅僅15歲時,就擔任了陽羨縣長。雖然孫權年紀小,但在他的治理下,陽羨在他的治理中安定繁榮。

孫權三國中最年輕的帝王,晚年卻昏庸無比,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江東在倆兄弟的治理之下逐漸繁榮,但是好景不長,當孫策遇害的消息傳來,給整個江東帶來了恐懼。在孫策臨死之際,他将江東基業交給了孫權,希望他能将這份祖業保住。

在孫策離世後,他隻能獨自擔起這份重任。然而他畢竟都不到二十歲,江東難免有些人并不認可他,也在群臣面前威望不足,還好在張昭跟周瑜的共同輔佐下,孫權也在江東逐漸站穩了腳跟,從此局勢也變得穩固,地位也慢慢變高。

在孫權上位的第三年,東吳逐漸強大,這使曹操感到不安。曹操想要吞并東吳,這使孫權跟曹操鬥争正式展開。

孫權三國中最年輕的帝王,晚年卻昏庸無比,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孫權覺得自己難以抵抗曹操,就聽取了劉備的聯軍抗曹。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讓曹操的計劃破滅。孫權在曹操退兵之際,也逐漸讓軍隊南征,擴大自己的勢力。

在公元215年,因為劉備霸占荊州,孫權一直讨要未果,便直接派兵攻打劉備。當時東吳先鋒是呂蒙,在他的帶領下直接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攻下。

在劉備跟孫權對抗時,曹操想要坐收漁翁之利。劉備眼看自己将要腹背受敵,便想與孫權議和,劉備将長沙、江夏、桂陽以東的土地割讓給孫權,孫權也是以才撤軍。

孫權三國中最年輕的帝王,晚年卻昏庸無比,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公元227年,孫權在東吳稱帝。從此孫權開始自大了起來。他認為既然稱帝就要開疆拓土。但是無論是蜀國還是魏國他都惹不起,就把矛頭指向了偏遠地區——台灣。

說是開疆拓土,其實孫權是為了尋找長生不老之術。當衛溫和諸葛直沒有找到長生不老之術,隻是帶回來幾千原著居民,孫權勃然大怒,直接認為他們辦事不利,最後将其誅殺。

孫權三國中最年輕的帝王,晚年卻昏庸無比,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再到後來,占據遼東的公孫淵想要投靠孫權麾下。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個陷阱,可孫權偏偏不這樣認為。最終,孫權使者帶着無數珍寶去公孫淵腹地,不但人被斬殺,無數寶貝也被吞下。讓孫權顔面盡失。

陸遜曾經上書。認為東吳稅收太過高,應該減輕百姓負擔、施行仁政,然而并沒有得到孫權的認同。他一方面重用術士王表、紡績諸人,事事問于神道,以至于後開被滅國。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晚年的孫權便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有始無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