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被迫,纣王自刎,而作為禍亂朝綱的罪魁禍首,妲己也被抓住執行死刑,在原著中,一開始負責抓妲己的是二郎神楊戬,可以看出大家對楊戬的實力還是非常認可的。
可就在楊戬抓到妲己的時候,妲己卻怒罵楊戬“忘恩負義”,這讓楊戬瞬間楞在了原地,妲己也趁機逃跑,兩人之間究竟有何關系,為何妲己要說他忘恩負義呢?
商朝的隕落
抛開曆史真相,隻以封神榜為背景的話,商朝的直接毀滅因素,就是纣王對女娲的不尊重,身為當世聖人,女娲想要殺掉一個侮辱她的凡人還是非常輕松的,可纣王并不是凡人,他是當世人王,再加上商朝國運尚存,女娲想要殺掉纣王,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思考過後,女娲唯一能夠想出的辦法就是消耗商朝的國運,這樣纣王就會失去國運的庇護,那麼該怎麼去做呢?妲己便選擇了軒轅墳三妖,讓她們去誘惑纣王,讓商朝變得凋零破碎,于是便有了後續封神榜的一系列故事。
但這件事說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三個妖怪雖然有法力,能夠化身成美女,但想要來到纣王身邊可不是那麼的容易,一來纣王不會允許一個出身不明的女人來到自己身邊,另一方面,當時能夠看出妖怪身份的人并不在少數,就像是李靖這種“打醬油”的角色,都能夠輕松的看出妲己身份并殺死她。
此時唯一的辦法就是直接附身在纣王的妃子身上,這樣可以快速接近纣王,也不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畢竟妃子深處宮中,常人難以見到,那麼該如何潛入皇宮呢?此時,一個絕佳的機會出現了,蘇妲己被纣王納妃,即将出發。
楊戬的迷惑
在附身後,妲己很快就得到了纣王的寵愛,于是妲己便開始了自己的“使命”,将整個商朝搞的烏煙瘴氣不說,還害死了很多忠心耿耿的大臣,可以說此時的商朝已經岌岌可危,于是西岐趁勢而起,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打敗了纣王,攻下了朝歌。
在攻下朝歌後,姜子牙立刻下令,讓楊戬前往捉拿妲己,避免他再為禍人間,可以說姜子牙的人員安排是非常合适的,作為玉鼎真人的高徒,楊戬的戰鬥力非比尋常,本身掌握八九玄功,還開了第三隻眼,捉拿一個小小的狐妖簡直手到擒來,可誰也沒有想到,楊戬差一點就“失手”了。
當楊戬發現妲己的那一刻,想象中的戰鬥并沒有發生,妲己在看到楊戬後隻問了一句:“我們姊妹斷送了成湯天下,與你們的功名,你反來害我等,忘恩負義”,不得不說,即使是見多識廣的楊戬,也被問的楞在了原地,難道一直以來的敵人竟然是“友軍”嗎?
不過好在楊戬及時醒悟,立刻反應過來這估計是妲己的詭計,便決定捉拿妲己,可最後還是讓妲己逃脫了,畢竟妲己是一個修行千年的妖怪,還是有一些保命手段的。
那麼妲己為何會說楊戬“忘恩負義”呢?這就要說到妲己的想打了,其實一直以來妲己都認為自己在執行女娲的指令,是西岐打敗商朝的大功臣,不管是楊戬還是姜子牙,他們能夠走到這一步的前提,就是妲己“禍亂朝綱”,是以妲己在看到楊戬抓自己後,心裡是一萬個不服氣。
可妲己從未想過,自己一直以來都“誤會”了女娲的想法。
妲己和女娲
在逃出朝歌之後,妲己很快就遇到了女娲,這讓妲己非常的高興,因為她一直沒有忘記女娲當初的諾言:“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但妲己沒有等到女娲的封賞,反而被女娲捉拿,交給了楊戬。
女娲的做法讓妲己徹底破防,當即不顧兩者之間的地位差距,指責女娲出爾反爾,當初答應的承諾不去兌現,還要将她交給姜子牙,可以看的出來,妲己這個時候已經失去了理智。
難道女娲真的是因為不想兌現承諾,就要殺掉妲己嗎?從女娲的地位來看,不管是讓妲己等人修成正果,還是保下妲己的性命,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女娲卻十分生氣的告訴妲己,明明是妲己沒有聽從她的指令,導緻天下生靈塗炭,此時是絕對不會去救她的。
原來當時女娲說的很明白,她派妲己去接近纣王,是為了讓她蠱惑纣王,而不是禍亂整個商朝,她怕妲己誤會自己的意思,還特意吩咐妲己:“不可殘害衆生”,結果妲己倒好,不僅殺了很多忠臣,還發明了炮烙等刑罰來殘害人命,即使連姜皇後都不放過,妲己的罪行簡直罄竹難書。
或許是看到妲己沒有悔改的意思,女娲也不再管她,直到後來妲己被姜子牙斬殺,也沒有再次出面,可見女娲對妲己的行為還是非常生氣的。
在一些民間版本中,還衍生出大家和楊戬是青梅竹馬,是以罵楊戬忘恩負義的傳說,不過真實情況則是,妲己認為自己是“改朝換代”的大功臣,如果沒有她,西岐無法以正義的名義發兵,楊戬等人也不會獲得軍功,她是包括楊戬在内,整個西岐都要感謝的人,是以才會說楊戬“忘恩負義”。
但她卻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妲己才是生靈塗炭的“始作俑者”,纣王雖然昏庸,但在妲己之前也從未濫殺無辜,直到妲己出現,纣王才開始草菅人命。在纣王所殺的人當中,大部分人的死亡,都是纣王為了讨好妲己而已。
結語: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妲己誤會了女娲的話,才導緻天災人禍的出現,可妲己非但沒有悔過之心,還試圖通過“污蔑”妲己,來獲得其他人的尊重,以此求生,這種謊言簡直漏洞百出。
至于妲己對楊戬的“恩”,更是無稽之談,女娲在派出妲己前,便算出商朝的國運隻有二十八年,換句換說,不管妲己是否出現,楊戬都會立下汗馬功勞,既然如此,楊戬又怎會被一句“忘恩負義”給糊弄過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