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捐贈近五百萬,騰訊探索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創新模式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9月21日是第30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天,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聯合騰訊互娛社會價值探索中心釋出一款阿爾茨海默病的科普遊戲——《6棟301房》;語音篩查輕度認知障礙(阿爾茨海默病的前一階段)的功能也将在“銀發腦動力”小程式正式上線。

同時,騰訊宣布,将捐贈近500萬元,與北大六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合作,共同探索運用遊戲和數字化方式,推動老年認知障礙的防治工作。“我們的專業知識僅僅在醫院裡發揮作用,能幫到的人非常少。我們也想探索創新的方式,讓我們的專業知識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我願意和騰訊持續合作的原因。”北大六院精神衛生研究所臨床研究室主任王華麗在緻辭時說。

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公共衛生》2022年的報告顯示,大陸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超983萬人、數量居全球之首。據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負責人窦瑞剛介紹,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通常有5%左右的發病率,每增長十歲發病率提升百分之五,80歲以上老年人有25%以上的發病率。

捐贈近五百萬,騰訊探索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創新模式

不僅發病率高,且“不可逆”,目前國際上也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法,一旦确診阿爾茨海默病,就很難治愈。“如果能在MCI(輕度認知障礙)這個階段有意識地進行幹預,可以延緩七到十年進入阿爾茨海默病。對于80歲的老人,如果能延緩七到十年,可能終生都不會得病。”窦瑞剛在緻辭時提到。

今年6月,為了預防和減緩認知障礙的發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老齡健康司釋出《關于開展老年癡呆防治促進行動(2023-2025年)的通知》,鼓勵在全國範圍内開展老年癡呆防治促進行動。

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行動,此次捐出的金額将圍繞“早發現、早幹預”這一目标,打造基于社群的,涵蓋科普宣教、篩查、确診和早期幹預四個階段的數字化防治閉環模式。

在科普宣教這一環,騰訊釋出線上和線下遊戲《6棟301房》,模拟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眼中的世界。騰訊首次将其引入手機端,同時在上海打造了遊戲的線下版本——一個大衆可以實地探索、體驗的密室,号召更多人關注和體會阿爾茨海默病人面對的真實世界。一位體驗過遊戲的使用者“玩第一關我就哭得稀裡嘩啦的,雖然我隻有26歲,但是我好像已經看見了我有那一天。我不害怕孤獨,我害怕的是空白” 。

捐贈近五百萬,騰訊探索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創新模式

在篩查階段,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正在和上海交大合作研發《銀發腦動力》的語音篩查功能。該技術基于聲紋識别,隻需用3-5分鐘,就能篩查出老人是否有輕度認知障礙,這在全球範圍内都是一次大膽而創新的嘗試。

據上海交大醫學院助理研究員周滢介紹,傳統的認知障礙篩查方式需要讓老人先完成自測,回答8個問題,再請專業人員上門和老人進行1對1的測量,整個過程經常需要花費40分鐘至1個小時。而《銀發腦動力》即将上線的語音篩查功能隻需要讓老人對着手機回答問題,例如在1分鐘内說出盡可能多的水果種類或者寵物名稱,看一幅圖盡可能豐富描述圖畫裡的内容等,3-5分鐘就可以判斷老人是否有輕度認知障礙。

周滢介紹,和傳統MoCA篩查方式相比,目前語音篩查的準确率已達到80%以上。這一創新将大大提高輕度認知障礙篩查的普惠性,提升社群工作者和醫療人員的篩查效率。

捐贈近五百萬,騰訊探索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創新模式

一旦在語音篩查階段發現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未來将有機會嘗試一種全新的“數字療法”——“腦力智趣幫”,這是一款由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騰訊互娛社會價值探索中心、騰訊覓影以及QQ音樂研發的輕度認知障礙幹預遊戲。通常來說,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需要到社群進行線下的大腦和體能幹預訓練,但很多老人腿腳不友善,也很難堅持下來。這款“腦力智趣幫”将以一種輕松有趣的方式,比如設立廚藝大賽、詩詞大賽等,讓老人在家玩遊戲“闖關”,進行認知鍛煉。

“我們把醫學中需要訓練的腦區域融合在遊戲裡,未來我們還會探索在社群進行老人的遊戲賽事比拼,讓老人們有動力持續訓練。” 騰訊互娛社會價值探索中心生态負責人蔣區采訪時表示。據了解,目前“腦力智趣幫”正在做臨床試驗,并計劃申請第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未來将成為一種“數字藥方”。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