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為紀念抗美援朝戰争勝利70周年,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推出大型融媒報道《尋找最可愛的人》。“90後尋訪團”将帶領大家一起對話“90後”老兵,聆聽勝利回響,追思英烈忠魂,汲取前行力量。

抗美援朝戰争,是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争。戰場上的陣前厮殺激烈殘酷,後方的工程保障同樣重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工兵們為戰鬥部隊當好“開路先鋒”,掃清前進障礙。《尋找最可愛的人》,一起去認識一群在湍急的金剛川上,保衛“鋼鐵運輸線”的工兵英雄們。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工兵紅一連”,是我軍曆史上第一支工兵連隊。在工兵紅一連的連史館中,有這樣一張獎狀,上面寫着:集體創立三等功一次。這張獎狀表彰的正是當年北韓戰場上在金剛川架起橋梁的工兵戰士們。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金剛川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工兵部隊為什麼要在這裡架起一條“炸不斷、沖不垮”的大橋?他們又是如何以血肉之軀保衛前沿運輸線的?

1953年的春夏之交,抗美援朝戰争進入尾聲。敵我雙方經過長期激烈鬥争,停戰談判于1953年4月26日恢複。然而,在敵人營壘内部,一些好戰分子仍公開反對談判。為了促進北韓停戰早日實作,志願軍司令部決定發起夏季反擊戰役,以打促談。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印志均 軍史專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指揮學院教授

1953年的夏季反擊戰,一個是為了配合談判,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第二個方面的原因,就是還要鍛煉部隊,當時有八個軍是新入朝的,沒有作戰經驗,通過作戰來積累作戰的經驗。第三,改善戰争态勢,大家看,金城敵我當時的戰略線,向北凸出的,是以我們要把它拉平。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此時,戰場上敵我雙方兵力都達到了最高峰。敵軍總兵力為一百二十萬人,志願軍和人民軍總兵力則有一百八十萬人。

▇ 印志均 軍史專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指揮學院教授

現代戰争有一句話叫“打仗就打後勤”,如果後勤保障跟不上的話,那仗根本無法打。到了1953年,我軍的武器裝備有了很大的改善,大炮、坦克都有了,進攻作戰的彈藥消耗、物資消耗,比陣地戰、運動戰要多了好多倍,我們要進行火力準備,用炮彈先把敵人的工事摧毀,進行火力覆寫,消耗彈藥是非常厲害的,一次20分鐘的火力準備就要消耗1900噸彈藥。

據統計,志願軍整個金城戰役的彈藥消耗量,約等于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戰役總消耗量的2.2倍。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印志均 軍史專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指揮學院教授

夏季反擊作戰,我們的作戰方針是穩紮狠打,狠打就是對标定的敵人的目标、敵人的陣地,我們要打之必勝、打之必占、守之必固,最多一個陣地受到了200多次的反撲,我們全部把它們粉碎了,需要大量武器、彈藥、物資作為支撐。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1953年5月13日至5月25日,志願軍先後對“聯合國軍”20個連以下目标攻擊29次。其中,第60軍作為主力軍隊之一,對883.7西北及東北高地、1089.6東山脊等7個目标進攻14次,殲敵1730餘人。5月20日,在距離前線僅幾公裡的金剛川地帶,一批工兵隊伍也受命集結,為志願軍的持續進攻開展工程保障。

今年91歲的王格善老人,當時就在最早到達金剛川的工兵部隊中,擔任工兵10團渡河連的衛生員。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王格善 91歲 時任志願軍工兵10團渡河連衛生員

整個河面河床大約一百米,當時上去以後我們工兵十團三個連隊沿着金剛川三個渡口,每一個渡口都是通往前線的,都通向野戰道路。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金剛川是連接配接金城前線和志願軍後方運輸線的重要通道。河上原本有一座大橋和一座人行橋,敵軍晝夜出動飛機狂轟濫炸,企圖切斷我軍前線部隊的“生命線”。

▇ 印志均 軍史專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指揮學院教授

公路在平原裡面,在原野裡面,摧毀了維修起來很友善,但是河上的橋梁摧毀以後,維修技術難度就大多了,是以圍繞着金剛川上的橋梁,美軍和我軍之間的絞殺與反絞殺,一個要摧毀,一個保暢通,鬥争非常激烈。

除了獨立工兵部隊以外,部分作戰部隊也派出工兵隊伍前往金剛川支援。時任志願軍60軍180師工兵1連的指導員王順秀,便是其中一位。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王順秀 92歲 時任志願軍60軍180師工兵1連指導員

金剛川上總共架的橋大概有10多座,我們的橋梁所在的渡口叫夭尾渡口,這個橋大概就是七八十米,我們這些工兵叫隊屬工兵,就是野戰軍裡面的工兵 ,就是爆破道路橋梁、掃除地雷,搞這些臨時的東西,要搞架橋這種長期建築、永久建築,當時我們心裡也沒有數。

工兵隊伍進駐金剛川的時間,恰逢當地雨季。架橋任務經常受到水位上漲的幹擾,戰士們常常浸泡在沒過腰際的河水中作業,體力消耗巨大,橋梁也頻頻被山洪沖毀。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王順秀 92歲 時任志願軍60軍180師工兵1連指導員

人都被沖到水裡面去,渾身凍得哆嗦,開始沒有經驗,一次次失敗,為了保障特殊情況使用還架了吊橋,吊鬥用鋼繩拉起來,雨季一切橋梁都架不起來的時候 ,沒辦法的時候,像纜車一樣運送物資。

比洪水更為猛烈的,還有敵軍的轟炸。作為渡河連衛生員的王格善,在到達金剛川的第一天,就親眼目睹了戰友的犧牲。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王格善 91歲 時任志願軍工兵10團渡河連衛生員

我們二班的一個戰士叫馬玉盤,就在那河灘上,不靠山不靠水,他聽見炮聲以後,想起來往前邊一個炮坑隐蔽,結果他一起來,炮彈在屁股後面爆炸了,馬玉盤當場犧牲了 ,炮彈皮從背包底下打進去,他弓着腰,炮彈把他的背掀掉了,連動也沒動,一下子趴地下去了……我們一進渡口就付出了鮮血的代價。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1953年夏季,抗美援朝戰争的最後一次戰役金城戰役打響。志願軍工兵10團3連連長張振智受命帶隊,在金剛川岩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面對敵軍的轟炸,張振智和戰友們,利用炸斷的樹木來架橋。在江蘇連雲港東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英雄烈士史料中心,我們找到了張振智寫下的一篇回憶錄。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樊振 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英雄烈士史料中心、樊氏圖書館負責人

《搶架岩裡橋》,就是張振智自己寫的一篇回憶錄,他原話是:我們第一次完成架橋任務,就是在緊張艱巨情況下進行的,架橋點附近每天平均都要落二三百發炮彈和炸彈,附近山上的樹木大都被炸斷,必須到四十裡以外去伐運架橋木材。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張振智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他們架橋時的精心設計:在金剛川岩裡渡架橋是非常危險的,差不多每一個小時都有被炸和炮轟的可能,是以,必須選擇一個既能防空又能防炮的地形。經過數次偵查,又請示了參謀長後,我就決定把橋架在東岸懸岩下面,雖然懸岩下面全是堅石,開辟道路很困難,可是,在這裡作業時是比較安全的。

——《張振智回憶錄》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王格善 91歲 時任志願軍工兵10團渡河連衛生員

我們建橋的時候選址也注意了,建在一個山的背後 ,選了前面有個小山遮擋,比較難發現,另外炮打過來,打低了,就打到前面山上去了,打高了就超過了,落到點上的畢竟不多。

為了躲避敵人的襲擊,張振智和戰友們選擇在夜間架橋。5月,金剛川的江水依舊冰冷刺骨,戰士們摸黑站在水裡架橋時,還要防範連續降雨引發的洪水。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樊振 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英雄烈士史料中心、樊氏圖書館負責人

因為連天陰雨,然後山洪暴發,把橋又要沖垮,屢毀屢修,這些困難并沒有阻擋張振智和戰友們完成任務的決心,本來任務是八天完成,他們是提前一天完成的,終于把第一座橫跨在金剛川上的載重橋修複起來了。

這座岩裡大橋,長37米,共七個節間,深深藏在兩岸懸崖峭壁下,除了橋腳外,上部結構全是“活”的,飛機不易發現,炮火難以命中,想拆就拆,說架就架。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樊振 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英雄烈士史料中心、樊氏圖書館負責人

橋架好後,金城前線進攻打響,張振智說,我們在這場戰鬥中并沒有上刺刀,也沒有親手打死敵人,可是我們知道我們工作的意義,保證了戰鬥的勝利。

6月26日下午4點,四架美軍“黑寡婦”戰機一陣狂轟亂炸,将七孔的岩裡大橋炸得隻剩下兩孔。而此刻,前線戰事焦灼,彈藥物資再不送上去,很有可能影響整個戰役的走向。團長政委向張振智傳達了志願軍總部的指令:必須在一個半小時内修好橋梁,把一部分彈藥先送上去!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樊振 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英雄烈士史料中心、樊氏圖書館負責人

平時一個1000多斤重的橋梁構件,一般都是要十幾個人擡,為了完成任務,也為了盡快送子彈過去消滅敵人,張振智和戰友六個人,就把橋梁構件擡起來了,這十幾個人才能擡得動的就擡過去了。橋是修好之後被毀掉,炸毀之後接着再修。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37米的岩裡大橋修好了,“生命線”再次打通!自金城反擊戰起,敵人在岩裡大橋周圍200米範圍内投下炸彈350多枚,炮彈2500多發,樹被打光了,石頭被炸碎了,而張振智和他的連隊7次在敵人的炮火下完成搶架橋梁的任務,在岩裡渡口屹立起一座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的“英雄橋”,直至“聯合國軍”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樊振 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英雄烈士史料中心、樊氏圖書館負責人

由于工作中功績卓著,中國人民志願軍上司機關先後兩次給他記一等功,并授予二級模範稱号。他們架設的是一座打不爛、炸不斷、沖不毀的英雄橋。

工兵戰士們還不斷總結戰鬥經驗,發揮聰明才智,利用敵軍的視覺盲區和作戰規律,在金剛川上建起敵人看不見的“隐形橋”。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王順秀 92歲 時任志願軍60軍180師工兵1連指導員

一種橋我們叫它“水面下橋”,下面是橋桁,然後鋪上橋闆,橋架好以後上面的水有30多公分,汽車都可以走,但是飛機看不到。第二種橋叫“浮橋”,就利用鐵船作為橋基,到了天黑的時候把這個船固定起來,鋪上橋桁,鋪上橋闆,天亮之前把它拆掉 ,拖到山溝裡隐蔽起來,七八十米寬的地方,最快我們四十分鐘就能架起來。

工兵戰士們冒着生命危險架設橋梁,為志願軍和物資直抵戰場打開了寶貴的通道。而奔走在路上的汽車團,也是運輸線上的關鍵一環。時任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2分部汽車1團8連文書胡恒隆告訴我們,在和工兵隊伍互相配合的基礎上,沿路的防空哨發揮了重要作用。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胡恒隆 92歲 時任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2分部汽車1團8連文書

在一段距離之後設立一個哨所,哨所聽到飛機來了以後,嘣一槍,對着空中就打槍,駕駛員聽到槍聲就閉燈了,關着燈往前跑,沒有設定防空哨之前,說老實話運輸效率也是很低的,晚上八九個鐘頭不敢開燈,閉着燈走你能跑多少,他們魔高一尺,我們是道高一丈,這個經驗,志願軍總部就進行了推廣,建立了一個防空哨部隊。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宮紹山 抗美援朝紀念館副館長

有的車輛可能遇到敵人的轟炸了,他們事先也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比如把廢舊的汽油桶或者是一些舊的衣服引着了,僞裝成了好像我這個車輛已經被你炸毀了這個假象,迷惑了敵人,等到敵機過了以後,我又正常來進行運輸。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與敵人鬥智鬥勇,既需要戰鬥智慧和無畏勇氣,也考驗着前線後方每一位士兵的決心和意志。“戰苦軍猶樂”的鬥志和豪情,讓他們在一次次打擊中,仍然保持高昂的士氣。王格善的回憶文章《金剛川上》,曾記錄下這樣一個故事。在美國偵察機的轟炸下,渡口橋梁被打壞,戰士們用了五個小時修複完好,正要休息,“通信員蘇兆明一面跑一面喊:‘同志們,美國佬給咱們送禮來了!’原來,敵人打來的102發炮彈沒炸斷橋,卻把魚炸死不少……湯錦春連長幽默地說:‘美國炮彈命中率也不低啊!送夥房去,今晚來個紅燒魚!’”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王格善 91歲 時任志願軍工兵10團渡河連衛生員

這個比較風趣,對美國的諷刺,打那麼些炮彈不就打死幾條魚嗎?我們人都在防空洞裡沒負傷,橋炸壞了我們馬上就修起來了,我自己感覺到我們當兵是非常樂觀的。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胡恒隆 92歲 時任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2分部汽車1團8連文書

一上車首先打開門就要唱這個歌,因為我們開得雄赳赳氣昂昂,馬達嗡嗡響,車輪嘩嘩轉,車輪上下颠颠顫,顫顫颠,颠顫顫,加大了油門,哧楞楞楞,哧楞楞楞,爬上山,上山又下山,我的車要快快地跑呀,我的車要快快地向前!這一股勁,非常樂觀,哪怕是戰鬥到最後一槍一彈,都要幹到底。

▇ 印志均 軍史專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指揮學院教授

攻占金城以後 ,到金城以南基本上整個戰線拉平了,是以我們整個夏季攻勢,攻占了敵人240平方公裡的土地,為以後的談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抗美援朝戰争中,工兵先後有15個團和25個步兵軍所屬的工兵分隊參戰,擔負起交通工程保障、戰鬥工程保障和修建倉庫、醫院、營房、機場等大量繁重的工程保障任務。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據不完全統計,抗美援朝戰争期間,我軍修複鐵路路基640多公裡,修複橋梁2294座次,加寬公路8100多公裡,新修公路2510公裡。粉碎了美軍企圖扼殺後勤來實作其優勢的野心,為志願軍長久作戰并奪得最後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53年7月27日上午,北韓停戰協定簽字儀式舉行。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王格善 91歲 時任志願軍工兵10團渡河連衛生員

1953年7月27日下午得到消息,說美國已經簽字了,心裡還懷疑,說停能不能停,果然到了晚上九點,戰争停下來了,真正停了。大家在山上歡呼,勝利了!勝利了!那時候很激動,很激動很激動,那一晚上說實在話,我們沒睡好覺,都在談勝利,激動得不得了 ,說停戰了以後,我們把橋怎麼再繼續搞好,完完美美地,好好地交給北韓人民。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胡恒隆 92歲 時任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2分部汽車1團8連文書

簽字的那天我們不知道 ,我們還在往前面跑,我們的廖班副見到我們說,小胡你們打開大燈跑吧,停戰了!哎呀,那個心情,簡直是激動,确确實實了不得,接近三年艱苦奮戰,打敗了美國這個頭号帝國主義 ,這個了不起。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停火了,勝利的金剛川更加美麗了,兩岸搭起了彩門,橫在上面的‘戰地光榮橋’五個金黃色大字,光燦奪目。紅旗在空中飄揚,金剛川兩岸又開起了玫瑰花。”

——王格善《金剛川上》片段

▇ 王格善 91歲 時任志願軍工兵10團渡河連衛生員

有人看了以後可能說是瞎編的,是為了有趣,他們認為玫瑰花沒有,不是我瞎編,是真的,我原來還想,我要是身體好,回北韓去旅遊的話,要專門去看看那個地方還有沒有玫瑰花。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停戰後不久,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發出關于幫助北韓人民恢複與重建工作的訓示,号召志願軍要像建設自己的祖國一樣幫助北韓人民建設北韓。在開城、海州等駐工兵部隊較多的地區,到處都可以見到工兵忙碌的身影。

▇ 胡恒隆 92歲 時任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2分部汽車1團8連文書

我們留在北韓幫他們搞建設,不僅僅把材料運過去,我們還要把它都蓋起來,炸掉的水庫、醫院等等,我們都還要把它建起來。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通過一路尋訪,尋訪團成員崔雨薇真正感受到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工兵部隊既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掃雷破障的“開路先鋒”,也是築城搶建、隐真示假的“多面手”“魔術師”。金剛川上炸不毀的不僅是保障通行的橋梁,更是戰士們運籌帷幄、周密細緻的戰鬥智慧,是他們始終以高昂士氣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他們沖在最前、退在最後,誓死保衛運輸線的堅定決心。70年過去,這份氣魄和膽略依然深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工”字出頭變成“土”,“工”字落地就是“幹”。随着部隊改革轉型,工兵任務職能也不斷拓展,機降、潛水等科目走上工兵訓練場,無人排爆機器人等高科技裝備成為工兵的“親密戰友”。但始終不變的,是工兵戰士們默默奉獻,全心保障的滿腔熱忱。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 何東钊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工兵紅一連”士兵

新時代召喚新的英雄,我們要秉承先輩們的光榮傳統,學習他們在金剛川上架橋的堅定意志,投身到強軍實踐中,成為新時代的“開路先鋒”。

曆史告訴我們,革命理想高于天,人民軍隊之是以能夠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發展壯大,關鍵是人民軍隊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有崇高理想信念,有為理想信念而英勇獻身的崇高追求。崇高理想信念是人民軍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全軍将士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炬。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矢志不渝堅持崇高理想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敢于為崇高理想信念而奮不顧身奮鬥。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

詳細報道請關注 江蘇衛視《新聞眼》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賈威 劉康 崔雨薇 顔斌 王苗軍 沈子涵 謝豫 王健安 編輯|桃桃 關注

打不爛、炸不斷、沖不垮!志願軍工兵架起“英雄橋”,誓死捍衛“鋼鐵運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