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不僅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了,也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從社交娛樂,到移動支付、再到購物消費,手機及其相關業務人們需求的方方面面滲透,越來越像長在人身上的一個重要器官,不可或缺。
然而,科技的發展本身就是一柄雙刃劍,在提供便利的另一面,各式各樣的資訊洩露問題,以及大資料的過度應用,使用者在網際網路上就像裸奔一樣,讓各類精準的網絡詐騙瘋狂滲透。
此前,也有不少網友調侃越來越瘋狂的網絡詐騙:「這是逼着我換回功能機?」
然而,打打電話、發發短信,看看時間的老年機真的安全嗎?今天的一條熱搜回答了這個問題。
熱搜話題是:「超1400萬部老年機被木馬控制自動花錢」。
據報道,最近,四川警方公布一起特大網絡案。這一案件是2023年年初,四川攀枝花警方成功破獲了一起「上千萬部手機被木馬程式控制私自扣費牟利億元的特大網絡案件」
根據案件公布的資訊,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張先生,給家裡的老人買了一部功能簡單、沒有繁瑣操作的老年機專門用來接子女電話。
但在使用過程中繳費的時候,發現費用每個月都離奇地上漲,在詢問老人并沒有過多打電話後,去營業廳查詢才發現,老人的手機開通了各種各樣的小額增值收費服務。
更奇怪的是,手機也沒有任何開通過的記錄,比如開通短信之類的,便開始懷疑是不是種了病毒,于是就進行了報案。
初步調查發現,這樣的事還不是個例,通過資料追蹤,發現全國竟有1400餘萬部手機被木馬伺服器控制。
1400萬部老年機是什麼概念呢?小柴沒查到具體的年出貨資料,但根據一些專注老年人市場手機品牌公布的資料,大概也在年百萬台左右,這其中還包括低端智能機。
基本上也意味着,老年機市場大部分人的的手機,多多少少都有被控制的可能。
再換個角度來看,控制1400萬台,一天神不知鬼不覺扣一塊錢,就入賬1400萬……
那麼這類手機基本上很少聯網,木馬又是怎麼被植入的呢?根據警方資訊,幫派與多家手機主機闆生産商合作過程中,将木馬程式植入手機主機闆内。
碎虎通過之前植入的木馬程式控制手機回傳資料,擷取使用者手機号碼、短信内容等資訊,回傳至他們的背景資料庫。
并利用木馬程式,向手機使用者發送開通增值訂購業務确認的短信,同時控制手機終端自動回複進行開通。一系列操作完成後,再将此次收發的短信記錄删除。
這一通操作下來,可以說神不知鬼不覺,錢就到賬了,據了解,該幫派通過這一手法,非法牟利上億元。
為了錢,果然是無孔不入。該事件沖上熱搜後,網友們紛紛表示:「這是連老年人都不放過的節奏……」
「這些不孝子孫,連風燭殘年的老人也不放過。嚴懲!嚴懲!」
也有網友表示:「年輕人也受傷過,之前沒智能機時用的山寨機,裡面的娛樂随便點一個兩塊錢沒有了!」
「這是什麼毒啊,老年機都不放過,還以為老年機病毒欺負不上來呢 」
還有網友提出:「異常扣費營運商不知道?扣費從哪個管道扣的,營運商有沒有分成?這些怎麼沒有人說呢?」
「太吓人了
一定要重判重罰,讓他們即坐牢又一無所有,這樣才不會有人效仿,老年人在當今電子産品爆炸的年代生活已經不易,再有騙子如此巧取豪奪,天理何在!」
「用老年機感覺已經很規避了,沒找到還有人在這上面下功夫,騙子真的無孔不入啊,能不能好好查查這些 」
不過小柴的疑問是,這些犯罪分子植入木馬是在主機闆生産環節,那麼他們和主機闆生産廠商又是什麼樣的合作關系?
另外就是,1400萬部手機,靠植入密碼牟利上億元,這可是純利潤啊!
而賣這1400萬台手機才能賺多少?如果再除去硬體、管道等等成本,有沒有可能最終利潤還不如植入木馬高?
如果這種可能性存在,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審視老年機市場,有沒有可能存在着另一種産業模式。
以及這些從主機闆環節就被植入了木馬的手機産品,是如何經過品牌方的稽核,以及其他審查流入市場銷售的呢?
換個思路來看,相比于這類功能簡單的手機,智能機被植入類似木馬的可能性更大,但為何在使用者群更加廣泛的智能手機市場,沒出現過類似大規模的木馬植入?
比如也有網友表示:「對于老年人來講,買老年手機多半都是櫃台上買或者是去櫃台上辦理手機号,僅僅依靠騙子是怎麼可能對上千萬部手機一個個植入木馬程式的?」
以上一系列問題,或許都需要答案,追根溯源才能解決問題。
而對于使用者來說,給家裡老人買手機,也盡可能地選擇正規品牌、正規管道才是王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連老年機都能被控制,那其他人還能怎麼防呢?至少這一次,算是擊潰了小柴的心理防線。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編輯|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