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武器,根據曆史記載,刺刀的雛形出現在大陸的明朝景泰年間。當時已經在鐵铳上安裝了矛頭,這被普遍認為是刺刀最早的起源。而直到16、17世紀左右,歐洲才出現了類似的裝置。随即在18、19世紀,刺刀越來越普及,一戰和二戰更是讓刺刀大放異彩。
不過到了二戰中後期,半自動和全自動武器逐漸在美蘇德等陸軍強國之中普及了開來,刺刀的作用就越來越小了。畢竟後來大家發現,在密集的火力面前,刺刀已經發揮不出什麼太大的作用了。
而近日,有這樣一則消息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位于中印邊境地區我軍某部戰士已經在95式輕機槍上安裝了雪亮的刺刀,此事不免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本期内容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個話題。
其實近年以來,我軍在西部邊境地區邊防部隊已經大規模普及了95式輕機槍。這種輕機槍由于技術的進步,已經比一般步槍重不了多少了,而且操作友善,一人就能自如地進行使用。但是相比傳統步槍,95輕機槍卻有射程遠、彈匣子彈多、射擊精确等一系列的優點。
95式輕機槍的好處非常明顯,不僅能夠進行長時間的持續性火力輸出,還可以安上瞄準鏡當精确射擊步槍使用,75發彈匣的容量,足以使得一支95式輕機槍就能壓制數支普通步槍。
但是,我們從近期公開的一張圖上卻赫然發現,我軍有人已經在這種輕機槍上裝上了刺刀,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根據照中印雙方此前達成的相關協定,在中印邊境地區雙方目前還都是秉着“不開第一槍”的原則,即使是有什麼沖突,還都隻是使用冷兵器。是以我們此前會發現不論是在加勒萬河谷還是在班公湖,中印雙方都還在使用棍棒、盾牌等冷兵器。是以,我方之是以在輕機槍上裝刺刀,就是為了應對這種可能發生的冷兵器沖突。
那麼,很多人也許就會有疑問了,刺刀現在還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呢?其實,即便是在現代,刺刀隻要使用得法,還是能夠在戰争之中發揮作用的。比如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争之中,當時英軍一部就在馬島龍龍丹山(Mount Longdon, Falkland Island)端着刺刀對阿軍發動了進攻,結果英軍大獲全勝。可見,隻要在合适的環境下,刺刀依然能夠發揮作用。
本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