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無心守靈,回到雍王府。他打算今天就解決邬先生,問道:“先生助我登基,居功至偉,請問先生需要什麼獎賞?”
1722年,康熙駕崩後,雍正抓緊處理完宮中一切事務,匆匆回到了雍王府。他看到邬思道正坐在階前發呆,像是在等他。
雍正走上前,笑着對邬思道說:“先生,我能夠順利登基,您功不可沒。請問您想要什麼封賞,盡管開口。”
邬思道連忙擺手說:“陛下吉言。臣不過推波助瀾,哪裡敢要求什麼封賞。臣老了,想要退隐歸田,請陛下準我離開。”
雍正皺了皺眉頭,沉吟片刻說:“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先生想要隐居,不如去李衛的府上,做一個閑散老師,也友善朕随時召見。”
邬思道心中一凜,知道雍正是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他還記得,當初為了讓雍正獲得康熙的賞識,自己使出了渾身解數,用了不少見不得人的手段。
現在雍正已得志,那些手段成了心頭大患。雍正這樣安排,明面上看是尊重自己的意見,實際上卻将自己禁锢在身邊,友善監視。
邬思道沉吟了片刻,順杆子往下爬道:“臣領旨。多謝陛下知遇之恩。”
第二天清晨,邬思道來到李衛府第,李衛熱情招待,安排他住在花園深處一座小築裡。邬思道望着窗外景色,心中五味雜陳。他決定再做最後一搏,向雍正請辭離京。
那天傍晚,邬思道來到宮中請見雍正。雍正面帶笑容地說:“先生思鄉心切,朕明白。你我師生情誼,朕舍不得你離開。不過既是你一意孤行,朕也不好強人所難。你安心回家去吧,有空常來京城看朕。”
邬思道喜出望外,叩頭謝恩。臨走時,雍正親自送他出宮,囑咐左右:“派幾名禁軍護送邬先生回家,路上務必萬無一失。”
邬思道坐上馬車,終于松了一口氣。回頭望去,雍正還站在宮門口目送他離開。邬思道心中五味雜陳,對這個昔日的弟子又愛又恨。
馬車行至城外,忽然一名禁軍跑到車前,說有要事禀報。随後幾名禁軍湧上車廂,将邬思道五花大綁。原來雍正早就布下天羅地網,隻待邬思道自己投網。
邬思道在監獄中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招認任何罪名。
半年後,獄卒将他扔在父母墓前,說是他暴病身亡。 邬思道掙紮着爬起,向老家方向爬去。他明白,這一生,自己再難回頭。
當初,邬思道作為師爺輔佐雍親王訓政,二人關系甚笃。
為了助雍正奪嫡成功,邬思道使出渾身解數,不惜用下三濫的手段。
比如造謠诋毀其他皇子,收買朝中的權貴為雍正說話,甚至在雍正面前百般陷害其他皇子。這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如今成了雍正的心腹大患。
邬思道本欲金盆洗手,退隐田園。
奈何對雍正了如指掌,雍正絕不會放他離開。于是邬思道在李衛府第郁郁不得志。他明白,雍正這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表面上尊重他,實則将他軟禁在京城。
邬思道決定孤注一擲,再向雍正請辭。誰知雍正早已布好天羅地網,派人暗中監視。邬思道一離京,便遭帝兵擒拿。
在大牢中,邬思道受盡酷刑折磨,但始終一個字也沒提。半年後,獄卒将已奄奄一息的他扔在老家墓前,說他獄中暴斃。
邬思道掙紮着站起,目光堅定地望向故鄉。
他明白,委曲求全是不可能的了。他要與這個曾教導過的、後來背叛了自己的弟子拼個你死我活。
邬思道逃亡在外,與一批曾受雍正冤枉的士人聯合,四處發表雍正的黑材料,尋找可以造反的勢力。
後來,邬思道病故他鄉,未能如願以償。但他的這些行動,也成為日後疏密黨争的導火索之一。
邬思道和雍正,師生情誼最終演變為你死我活的政治鬥争。
老師努力揭露弟子的罪行,而弟子則要鏟除可能威脅自己的一切隐患。這也成為清朝奪嫡史上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