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納卡沖突迎來停火曙光,亞美尼亞無條件撤出軍事部隊和裝備

作者:傑希觀天下

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近期發生的納卡沖突終于迎來了停火的曙光。停火協定的達成對于緩解長期以來亞洲高加索地區的緊張局勢至關重要。本文将較長的描述納卡沖突的背景,并逐一介紹停火協定的具體條件。

納卡沖突迎來停火曙光,亞美尼亞無條件撤出軍事部隊和裝備

納卡沖突的爆發

納卡沖突的爆發源自阿塞拜疆當局突然宣布在納卡地區進行軍事行動的消息。阿塞拜疆方面指責亞美尼亞暗中支援納卡地區的分裂政府,并向該地區運送武器和士兵,意圖挑起沖突。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公開指責阿塞拜疆軍隊蓄意挑起戰争,聲稱有32人在襲擊中喪生,200人受傷。

納卡沖突迎來停火曙光,亞美尼亞無條件撤出軍事部隊和裝備

亞美尼亞的低頭與停火條件

在長達48小時的激戰之後,亞美尼亞方面選擇低頭,同意停火協定。根據停火協定,亞美尼亞将無條件撤出納卡地區的軍事部隊和裝備,并解除支援當地民兵組織的武裝。盡管報道避免使用“投降”一詞,但可以看出亞美尼亞在這次沖突中以失敗收場。

納卡沖突迎來停火曙光,亞美尼亞無條件撤出軍事部隊和裝備

俄羅斯的調停作用

停火協定之是以能夠達成,得益于俄羅斯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的調停和斡旋。俄羅斯的介入促使雙方冷靜地處理局勢,并及時疏散了約2000名交戰地區的平民,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納卡沖突迎來停火曙光,亞美尼亞無條件撤出軍事部隊和裝備

停火的成果與不确定性

雖然納卡沖突的規模得以控制,但亞美尼亞國内發生了大規模的群眾抗議。亞美尼亞群眾指責帕希尼揚政府與俄羅斯和阿塞拜疆達成妥協,未能保護那些生活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一些激進抗議者甚至對俄羅斯表達了反對之情。此外,帕希尼揚政府也認為俄羅斯偏袒阿塞拜疆,是以主動與美國接觸,試圖争取美國的支援。

納卡沖突迎來停火曙光,亞美尼亞無條件撤出軍事部隊和裝備

地區局勢的不确定性

納卡沖突的結束并不意味着長期和平的到來。領土和民族沖突仍然存在,這些沖突是納卡地區多次爆發沖突的根源。未來,如果美國故意幹預并扶持亞美尼亞,使其具備對抗阿塞拜疆的軍事力量,納卡沖突很可能再次爆發。是以,俄羅斯、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都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避免成為美國霸權政治的棋子,以免納卡地區的無辜百姓再次受到戰火的傷害。

結語

納卡沖突的停火協定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提供了喘息的機會,但地區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隻有通過雙方的冷靜與理智,并且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援和調停,才能在納卡地區實作長久的和平與穩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