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作者:清新風鈴MJC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久違的家園夢

兩千年來,猶太人的命運一直是漂泊與流離,沒有屬于自己的國家。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猶太複國主義團體窮盡心思,四處尋找可以重建以色列的地點,從非洲的烏幹達到印度洋上的馬拉加西,再到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各種方案都被考慮過,但最終他們選擇了位于中東的巴勒斯坦。

【非洲烏幹達】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烏幹達,當時還是英國的殖民地,猶太複國主義者借助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影響力與英國高層交流。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的金融領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也是猶太人。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談判和協調,英國同意将烏幹達的一部分土地出售給猶太人,前提是他們必須出錢購買。烏幹達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位于東非高原,水資源充沛,氣候宜人。然而,猶太人很快否決了這一提案,因為他們擅長貿易,而烏幹達地處内陸,交通閉塞,無法滿足他們的貿易需求。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南美洲巴塔哥尼亞】

巴塔哥尼亞地處南美洲南端,橫跨阿根廷和智利,總面積相當于今天以色列的三十多倍。雖然地廣人稀,争端較少,但它離歐洲較遠,對以貿易為生的猶太人來說并不理想。而且,巴塔哥尼亞靠近南極圈,氣候寒冷,這也使猶太人對這個提案望而卻步。

【印度洋馬拉加西】

馬拉加西位于印度洋上,擁有豐富的資源和濕潤的氣候,與巴塔哥尼亞相比并不遜色。此外,作為一個島國,馬拉加西還具備發展海外貿易的優勢。然而,這個提案并非是為了讓猶太人建國,而是将他們放逐至此的提議。馬拉加西原本是法國的殖民地,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曾提出将歐洲猶太人驅逐到馬拉加西的計劃,但随着戰局的發展,這一計劃未能實施。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中東西奈半島】

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與巴勒斯坦相鄰,面積較大,卻主要由沙漠覆寫,水資源稀缺。這一提議是由英國主動提出的,但猶太人最終選擇了面積較小的巴勒斯坦。西奈半島的資源稀缺,建國後的生活問題備受關注。英國提出可以從尼羅河引水,但埃及與以色列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得這一提案變得複雜。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中國東北】

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建立了“僞滿洲國”,但國際社會對此持抵制态度。日本急需資金來發展東北地區,而猶太人以财富聞名。當時,歐洲爆發了反猶運動,日本考慮将猶太人安置在中國東北,吸引猶太财團的投資,同時取悅影響深遠的美國猶太勢力,以改善與美國的關系。然而,日本也擔心猶太人在東北紮根後可能對日本的控制造成不利影響,是以将這一方案命名為“河豚魚計劃”,寓意着雖美味但也有緻命的風險。随着日本加強與軸心國的合作,美國猶太人對日本的好感逐漸減弱,再加上戰争的更新,最終導緻“河豚魚計劃”擱淺。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俄羅斯猶太自治州】

除了上述地點外,還有一個猶太人聚居區,即俄羅斯的猶太自治州。猶太自治州并沒有被列入以色列建國的備選方案中,它是蘇聯時期出于無奈而設立的。蘇聯需要填補遠東地區的人口空白,是以将黑龍江北岸的一塊未開發土地劃為猶太自治州。這個

猶太自治州位于遠東聯邦管區,與中國黑龍江省接壤,是沙俄在1858年通過《瑷珲條約》割占的外東北一部分。這一決策是出于蘇聯當局對遠東地區的戰略考量,而非猶太複國主義的追求。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然而,盡管有了這些備選方案,猶太人心中一直憧憬着以色列這片古老的土地。1948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宣告獨立,猶太人稱之為“應許之地”。然而,他們已經離開這片土地整整兩千年,回歸時的情境并不是他們最初期望的那樣。這個土地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是猶太人曾經離開的那片土地。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在曆史的長河中,猶太人的流散和回歸構成了一幅幅精彩的畫卷。然而,以色列的建立并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曆了漫長而坎坷的曆程。不僅僅是在選擇建國地點上,還包括與鄰國的戰争、國内社會問題的困擾,以及猶太人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間的複雜關系。

1948年以後,以色列經曆了一系列的戰争,包括1948年的獨立戰争、1956年的蘇伊士危機、1967年的六日戰争、1973年的贖罪日戰争等,每一次都考驗着這個新生國家的堅韌和生存能力。與鄰國的緊張關系成為以色列國内政治和外交政策的焦點。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前,有哪些備選地區?

除了外部威脅,以色列還面臨着内部社會問題。猶太人社群内部存在多樣性,包括來自不同國家的猶太人,他們在文化、宗教和政治觀點上存在分歧。這種多樣性既是以色列的力量,也是挑戰。如何在多元文化和宗教的背景下維護國家的統一,一直是以色列政府所面臨的挑戰之一。

此外,猶太人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