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座擁有 350 年曆史的倫敦地标剛剛舉辦了首屆科技之夜

作者:達輕每日一景
這座擁有 350 年曆史的倫敦地标剛剛舉辦了首屆科技之夜

陰天時倫敦天際線與聖保羅大教堂圓頂

周三晚上 6 點,聖保羅大教堂——數百年來倫敦天際線的标志性建築——如常結束了合唱晚歌儀式。僅僅一小時後,擁有近 350 年曆史的英國國教大教堂就準備好舉辦首個科技之夜。

這個曆史悠久的場館已成為許多盛大活動的背景。1897 年維多利亞女王的鑽禧慶典、1806 年海軍上将納爾遜勳爵和 1965 年溫斯頓·丘吉爾的葬禮以及 1981 年國王查理三世和戴安娜王妃的婚禮。但本周,作為倫敦金融城公司與戴安娜王妃合作的一部分, Fabric 夜總會是澳洲科技搖滾藝術家 Ry Cuming(藝名 Ry X)在倫敦當代管弦樂團的伴奏下進行表演的場所。

“我們希望讓人們回到這座城市,”Fabric 創意總監豪爾赫·涅托 (Jorge Nieto) 在活動開始前幾個小時說道。涅托說,聖保羅大教堂周圍的地區已經被大量的辦公樓和公司午餐場所所取代。“這是為了讓年輕觀衆與城市重建立立聯系并重新概念化空間。”

公衆對這一事件的反應非常強烈。據 Fabric 稱,教堂 2,000 名容量中的 95% 通過預售登記在三小時内售完(其餘門票在正式發售後幾分鐘内就售罄),等待名單上的人數超過 4,000 人。

這座擁有 350 年曆史的倫敦地标剛剛舉辦了首屆科技之夜

當晚,當電吉他、鼓機和合成器的聲音充滿 17 世紀的圓頂時,一群明顯年輕的人群懷着世俗的敬畏而坐。除了室外安全之外,這次活動還由大教堂的正常引座員管理——他們通常負責監督聖體聖事、彌撒和聖餐等儀式——穿着宗教服飾。與典型的技術演出不同的是,這裡沒有酒吧。盡管舞台是表演的場所,但它似乎幾乎無關緊要——相反,随着音樂的響起,金箔壁畫上反射出的藍色、紅色和橙色的燈光,或者錯綜複雜的彩色玻璃窗吸引了你的注意力。

Ry X 是一位 35 歲的格萊美提名藝術家兼制作人,專程從加利福尼亞飛來參加這場演出,對于他來說,正确的場地可以決定一場音樂會的成敗。他說,聖保羅大教堂是理所當然的選擇。“沒有什麼事情是值得你放棄一切的,”他在演出前接受 CNN 采訪時說道。“如果你的空間已經充滿敬畏、美麗和威嚴,那麼當人們進入它時,他們就已經發生了變化。那麼一半的工作就完成了。”

這座擁有 350 年曆史的倫敦地标剛剛舉辦了首屆科技之夜

當然,在受保護的地标内舉辦科技搖滾音樂會也面臨着挑戰。事實證明,大教堂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負空間對 Ry 來說尤其具有挑戰性。“我認為這座建築以前從未演奏過合成器,”他說。“是以我在想,‘這會怎樣?它會發出嘎嘎聲嗎?’”他還考慮到了相當大的混響——每種聲音都會産生連鎖反應的回聲,在空間中持續 11 秒;演奏速度太快,您可能會面臨聽覺堆積的風險。“我将以一種在其他地方都不會的方式打球,就在這個房間裡,”他說。“我幾乎正在讓音樂特别适合(聖保羅)。”

由于大教堂在演出前一小時之前都處于活躍狀态,是以 Ry 和 Nieto 的團隊在前一天晚上隻進行了一次試音,以確定演出順利進行。“我們隻是做出了最好的猜測,”涅托說。“我們一直待到淩晨 2 點,把聲音降到了 T。”

也許是大教堂雄偉的圖像或僅僅是現場音樂的力量,但表演期間空氣中彌漫着某種熱情。當瑞在他的結局中指令觀衆從座位上站起來時,我們做了——歡呼聲和叫喊聲比普通觀衆要多得多。來賓離開座位走向講壇,有的甚至站在椅子上。“誰說不能在教堂裡玩電子音樂?” 瑞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向人群大聲喊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