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作者:看見一約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如果你第一次去歐洲旅行,離開了文化差異的想象你會不會相見恨晚呢?

[編者語]

認識叙述了《大明日落——崇祯朝的那些人和事》的作者蔡磊用他的文字和方式叙述他所見與所見向他叙述的曆史與現實。

先認識這個世界,然後我們坐下來談談信仰,談談愛、藝術和詩歌,談談那些不會讓你速朽的東西。

文明的差別不在于物質的充盈與否,在于這個文明是否讓你感受到幸福的可能與痛苦的邊界。不是我在旅行所見,而是所見讓我旅行。

目力所及,拍照,我凝視,不是别的,是我的心。在用正統标榜偉大的時代,另一種文明的存在,這是人類的一個問題。

也許你去過歐洲,甚至在歐洲生活,拟或正在解讀歐洲......但是,蔡磊的文字值得——

讀一讀,他這樣叙述他的見聞和經曆,你呢?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我來訪你

在與不在

我會和你門外的花坐一會

它們很溫暖

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走馬觀花看歐洲

意大利-法國自由行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戴高樂廣場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巴黎之廣場記憶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終于,翻越阿爾卑斯山山脈,進入法國之後,

經過裡昂,穿過盧瓦爾河谷,住過城堡酒店和汽車旅館之後,我們終于到底總算是到了巴黎。

作為法蘭西首都,作為世界名城,巴黎值得一說值得一去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老老實實地,一般遊客要去必去的景點我們都去了。

以下觀感純屬本人體會,坐井觀天也好,南轅北轍也罷,純屬一家之言姑妄言之。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位于巴黎市中心繁華商業區的香榭麗舍大街可謂大名鼎鼎聞名遐迩。

它橫貫巴黎東西主幹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戴高樂廣場,全長1800米,最寬處約120米,為雙向八車道,是世界三大繁華中心大街之一,也被人們稱作世界十大魅力步行街。

身為外國遊客,這裡自然是非去不可的打卡地。可是,說實話,不論是大道東段恬靜安甯的自然風光,還是西段滿是世界名牌、服裝店、香水店的進階商業區,我都沒有多少感覺,唯有一件事讓我啧啧驚歎贊歎不已。

逛街逛累了,又恰逢午餐時間,我們在一間餐館搭在店外路邊的涼棚下入座點餐。

餐還沒到,一場暴雨卻以真正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瓢潑而下,其速度之快,典型就是讓你連打傘的功夫都沒有。

最多一餐飯的功夫,倏忽而來的大雨又倏忽而去,這也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的特征吧。

奇迹就在這裡,那麼一場暴雨,除了條石鋪就的街面像是剛用水洗過一樣濕漉漉的,整條大街上居然沒有一點積存的雨水,可見其下水工程有多麼到位!

這可是一條年代久遠的老街啊。

想想國内我居住的那個西部城市,一年前也曾遭逢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半小時後,雨停了,而城市公交也因到處積水嚴重受阻;計程車更是難見蹤影,好容易用滴滴叫車叫來一輛,聽我說了要去的某某小區,竟是連連道歉,表示去不了,說司機們都在群裡互相告誡,某某小區門口已成汪洋,萬萬不能去,去了就趴窩熄火出不來啦!而這個某某小區,竣工傳遞使用至今不過短短的十餘年時間!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一場暴雨,讓矗立在香榭麗舍大街西頭的戴高樂星形廣場和廣場中央的凱旋門更加亮麗非常光彩照人。

1806年,為紀念一年前奧斯特裡茨戰役的勝利,身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的拿破侖親自下令,“修建一道偉大的雕塑”,以迎接日後凱旋歸來的法軍将士。

還在施工過程中,拿破侖不得不交權下台,工程停止;後來随着波旁王朝的被推翻,工程再度上馬。

就這樣,斷斷續續經過30年,1836年7月29日,頗具紀念意義的凱旋門舉行了落成典禮。也就成了法國的國家象征和法國四大代表建築之一,是巴黎的地标性紀念碑。

那真的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歸來的大門。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一座圓形拱門。

凱旋門的建築以羅馬帝國雄偉莊嚴的建築為靈感和樣闆,追求形象的雄偉冷靜和威嚴。古羅馬也有凱旋門,但以其為樣闆的巴黎凱旋門規模更為宏大,結構風格更為簡潔。

整座建築除了上檐、牆身和牆基以外,不做任何大的劃分,不用柱子,連扶壁柱也被免去,更沒有線腳。同時,巴黎凱旋門還摒棄了羅馬凱旋門多個拱券的造型,隻設一個拱券,顯得簡潔莊嚴。

在凱旋門兩個門柱的前後四面的牆面上,有四組以戰争為題材的著名的大型花飾浮雕,分别為:出征、勝利、和平、抵抗。

在這些巨型浮雕之上,又有六個平面浮雕,分别講述了拿破侖時期法國的重要曆史事件,形象地表述了1792年至1815年的法國戰事史。

凱旋門内部還刻有跟随拿破侖遠征的386名将軍和96場勝利的名字。

一句話,凱旋門的意義就是要以拿破侖為中心,宣揚國威、宣揚勝利、宣揚英雄和英雄主義。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出身于科西嘉島的拿破侖,其人生終點在南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那裡是得勝後的反法聯盟特地為他挑選的囚禁地——一座被汪洋大海包圍着的彈丸孤島。

小島離非洲西岸1950公裡,離南美洲東岸3400公裡,且派有重兵看守,目的就是要讓曾經呼風喚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拿破侖插翅難飛。

眼前驚濤拍岸,身邊看守林立,胸中塊壘淤積,腦海萬馬奔騰,在那些日子裡,曾經讓整個歐洲緊張萬分坐卧不安的拿破侖心中究竟是怎樣的風起雲湧大動大蕩,我們已經永遠無法知道了。

我們知道的隻是,他死了,死在1821年,享年52歲。死後近二十年,他的屍骨才被送回巴黎,數十萬巴黎市民站滿街道兩旁,目送着拿破侖的靈柩在儀仗隊的護衛下,穿過凱旋門,走過塞納河,安葬在巴黎榮軍院金色圓頂教堂最中央。

也就是說,拿破侖享受的,依然是皇帝般的國葬禮遇。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着,活在無數人的心中。

拿破侖就是這樣的人。

一百多年彈指一揮。圍繞着凱旋門,周邊景物經過多次整治改造,形成了如今的以凱旋門為中心,12條大道向四周放射通往市區東西南北各個方向的格局,烘雲托月,星光四射,氣勢磅礴,堪稱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香榭麗舍大街東頭,與凱旋門所在的戴高樂将軍廣場遙遙相對的,是巴黎著名的協和廣場。因為是18世紀由國王路易十五下令建造的,是以最早叫做路易十五廣場。

大革命時期,又改叫革命廣場,成為展示王權毀滅的舞台。後來又改稱協和廣場,意味着革命結束,大家都心平氣和地重建和平和諧的社會生活。

協和廣場上還有一座來自埃及的碑身上滿是楔形文字的高高的方尖碑。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成是巴黎的地标呢。

協和廣場作為革命廣場期間,這裡曾經血流成河人頭滾滾,故又有斷頭廣場之稱。

據統計,在大革命風起雲湧的兩年多的時間裡,曾有約200人在此被送上斷頭台砍了腦袋,其中包括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國王和他的瑪麗王後。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路易十六曾親自過問并參與了斷頭台斬刀的改進工作,針對砍頭的斬刀很容易卷刃的問題,他建議将刀改成三角形,還親自在圖紙上進行了修改。為的是讓死刑的執行過程顯得不那麼痛苦恐怖,也就是多少有些人文情懷的意思吧。

時過境遷,也不知道路易十六面對即将砍下自己腦袋的、自己親自參與設計的斬刀,内心究竟會想些什麼?

他的瑪麗皇後在他之後不久,也被送上斷頭台上掉了腦袋。

據說,就在走向斷頭台的過程中,她不小心踩了行刑的劊子手的腳,也沒忘了彬彬有禮地說一聲對不起。

這也許是真的。

也許不是。

因為就在凡爾賽宮的參觀過程中,說起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後,導遊特地介紹說,路易十五當政之時,來自維也納的瑪麗以太子妃的身份嫁到巴黎,法國上下不論是王室還是貴族乃至一般平民,大家都很喜歡她。

既是因為她高貴的血統出身,也因為她的婉若天人的漂亮。

但好景不長,瑪麗和後來成為國王的路易十六的婚姻實在說不上什麼幸福(據說路易十六包皮過長),種種惡作劇或者就是幹脆就是公然蔑視王室規則的言行舉止在她可謂家常便飯。

至于成為王後之後,利用王後的權利,滿足她各種豪華奢侈的欲望,在她就更是小菜一碟。

有人做過統計,在路易十六執政的十二年間,法國負債達到十二億五千萬!國王本身勤儉節約,誰用了這些錢,答案不言自明。

就這樣,在人們眼裡,瑪麗王後成了邪惡兇殘的魔女,無恥的淫婦,人民的怒火幾乎全集中她的身上,再加上她在大革命時期不知進退的政治主張和冥頑不化的态度,終于被憤怒的人們送上了斷頭台。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導遊說到這兒,還神情嚴肅地補充了一句:王後也是需要教育的。

此語完全正确。我舉雙手贊成。

而且,我還要發自肺腑地補充一句:

不止帝王時代的王後需要教育,國王需要教育,大臣貴族也需要教育;就是在現代的民主國家,包括總統、部長在内的所有人都需要教育——尼克松、克林頓是這樣,薩達姆、卡紮菲等人就更是這樣。

當然,想要教育這些人實在是不容易,位高權重者總是自視甚高,也就總喜歡一意孤行,是以人們才要想方設法,将權力關進籠子裡。

我真是這樣想的。

【待續】

更多詳細内容我們總算開始連載啦呃

方尖碑-斷頭台-瑪麗皇後|華麗是燃燒憤怒的烈焰

作者:蔡磊

編輯:@雲山

配圖: 杯子

校對: 綠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