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稿|以甯
編輯|酒館茶社
前言
樂韻,本是87版《紅樓夢》中王熙鳳的最佳人選,卻因一時沖動而錯失了這個良機。她本以為可以尋得愛情和事業的雙豐收,卻因接踵而至的打擊而選擇了結束生命。
當我們回顧她短暫的一生時,不禁會問,這位貌美的女子,到底都經曆了什麼?她為何最終走上了絕路?
這條不歸路就是——愛情
17歲樂韻遇到當時憑借多部優秀作品,坐上了“邵氏一哥”的位置的羅烈。之後羅烈又用單身的身份,想盡辦法将樂韻追到了手裡。
在樂韻眼裡,羅烈是個深情專注的男人,殊不知,這隻是羅烈早早埋下的陷阱罷了。
也許是從小缺少父愛的原因,盡管樂韻知道羅烈比他大29歲,她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為羅烈遠赴香港。
當《紅樓夢》劇組向她發來邀請的時候,她已經深深的陷入了這段感情中,無心再去演戲,恰好羅烈又提出帶她去香港的想法,于是樂韻決定為愛放棄一切遠赴香港。
彼時的港圈要比大陸的娛樂圈好的不止一點點,也許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樂韻的母親并沒有挽留女兒。
而羅烈為了拿捏住樂韻,也暗自調查了樂韻家庭的情況,并且用非常豪橫的手段,讓樂韻深陷自己無法自拔。
就這樣,樂韻及其母親就這樣被羅烈下了“圈套”,到了香港之後,樂韻以為自己的幸福生活終于有了着落。
羅烈給她安排了别墅,衣食住行都不需要她操心,樂韻終于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此時的樂韻還不知道,自己的枕邊人事實上是别人的丈夫。
沒過多久之後,樂韻就提出了想要結婚的想,羅烈自然不想讓自己的身份敗露,于是哄騙她現在還不是結婚的最佳時機。
為了讓樂韻分散注意力,羅烈利用自己的資源給她開辟了一條演藝之路,忙碌起來之後,樂韻也沒再提及過這件事情。
但終究是瞞不住的,這件事情還是被羅烈的原配唐嘉麗知道了,事情也逐漸開始往羅烈無法控制的方向發展......
樂韻猶如一隻被關在籠中的鳥,期盼飛向自由的天空,卻被無形的枷鎖牢牢拴住。
她注定要在這愛情的迷霧中沉淪,萬劫不複。高投入并不一定有高回報,她傾注了所有的感情,到頭來卻是一場騙局。
而當時她所拒絕的角色大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最不起眼的鄧婕火了,最驚豔的樂韻卻無人問津。
拒絕演紅 戲路落空
1984年,經典名著《紅樓夢》即将改編成電視劇,導演王扶林在全國進行角色選拔,衆多演員雲集于此。
16歲的樂韻憑借出色的外貌條件脫穎而出,成為王熙鳳的不二人選,樂韻有一雙動人的丹鳳眼,身材高挑,笑容開朗,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這是樂韻一展身手的大好機會,然而就在開拍前夕,樂韻突然退出了劇組。主要原因是母親不希望她出演王熙鳳這個“負面”角色。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樂韻一直很聽母親的話,其實,樂韻的母親是一位滬劇演員,她單親拉扯樂韻長大,生活并不富裕。
但她注重培養樂韻的藝術細胞,送她去學習表演。樂韻從小就備受矚目,擁有驚人的美貌。母親深知外表是立身之本,希望女兒走上舞台。
然而,當樂韻獲得王熙鳳這個重要角色時,母親卻不欣賞這個人物,認為會給樂韻帶來負面影響,樂韻也順從母親言的話,放棄出演。
王扶林為挽留樂韻,又給她安排了尤三姐的角色,但樂韻還是離開了,在競争王熙鳳的過程中,樂韻占盡優勢。
不僅劇組支援她,電視台上司也認為她是不二人選,劇組中的許多演員都被樂韻的眼睛折服,認為“鳳姐”非她莫屬。
但沒想到,擁有最好條件的樂韻最後放棄了這個機會。多年後,演員鄧婕回憶說,如果不是樂韻突然退出,大家看到的王熙鳳可能就是她,而不是自己。
而之後,導演王扶林在一次采訪的時候更是說道。
她很漂亮,但是一肚子草包,沒文化。
樂韻原本大好前程,卻在關鍵時刻做出錯誤決定,害了自己一生。
背上罵名
和男朋友在一起的生活并不快樂,當樂韻還納悶男朋友為何還不娶她的時候,羅烈的妻子就找上門大吵大鬧,罵她是小三。
樂韻這才 知道原來羅烈早就有妻小,而她不過是他的情婦。樂韻的世界觀瞬間崩塌,她再三找羅烈理論,想弄清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
但羅烈為了自保,不僅拒絕解釋,還将樂韻交給了警察。在警方面前,羅烈理直氣壯,說自己是受害者,樂韻想要申訴,但證據不足,而且身份尴尬,隻能黯然離去。
樂韻的名聲跌入谷底,多年建立的事業也毀于一旦。
本想回内地重新出發,但“第三者”的标簽讓她不敢公開露面,于是樂韻隻能繼續留在香港,但已無處落寓。
一個曾經備受矚目、門庭若市的年輕花季女子,就這樣在異鄉風塵中徘徊,步入了人生最灰暗的階段。
悲劇終局
羅烈的正室唐嘉麗,憤怒地将樂韻趕出别墅,樂韻隻能租下一個狹小的出租屋勉強生活。樂韻被定為“小三”受到了懲處。
這樣一來,樂韻在香港的名聲徹底毀了,生活也陷入絕境。此後樂韻在香港的演藝生涯一蹶不振,無論如何也無法成為一線女星。
當時的香港娛樂圈競争激烈,樂韻的演技并不出衆,加上被定為小三的負面印象,導緻樂韻無法在娛樂圈立足。
每日在家無所事事的母親跑來香港投奔她,卻看到她生活困頓的樣子,更是怒不可遏,整日數落她沒有找到金主。
樂韻本想獲得母親的關心安慰,卻隻收獲了冷言冷語。為了養活母親,樂韻不得不出演幾部低俗的藝術片,但表演生澀很快就被開除。
母親見她仍無法給自己帶來優渥生活,愈發氣得謾罵她,讓她活像地獄。1995年的一天,母親的侮辱終于擊垮了樂韻脆弱的心靈,她選擇了輕生,年僅28歲。
母親對她的死亡毫不關心,獨自回到上海,樂韻就這樣凄慘而荒唐地結束了短暫的人生。
樂韻生前曾經想過重頭再來,但每次希望破滅都讓她更加絕望,來到香港本該是一個機遇,但一連串的不幸讓樂韻失去了勇氣。
如果她當時選擇回國,也許結果會不一樣,如果她沒有放棄演藝事業,說不定還會有機會翻身,如果母親給予她關心和支援,她也許不會走上絕路。
然而,生活沒有如果,面對種種打擊,樂韻脆弱的内心無法承受,然而一切終究太晚,她在絕望中選擇了最糟糕的方式結束生命,為這場意外悲劇劃上了慘烈的句号。
結語
人生的悲歡并不全在命運,更在于每個人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樂韻雖然承受了不公的對待,但其中也不乏自己的責任。
我們不應将所有的錯歸咎于外在環境,而要審視内心。樂韻的悲劇提醒我們,要時刻警惕,提高判斷力,但更要學會寬恕和感恩。無論命運如何,願我們都能活出精彩人生。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