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作者:曆史定哥

梁山之中一百零八将,個個英雄豪傑,沒有一個平庸之輩,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精彩。但梁山之中,人數何止一百零八。不能位列其中,并不代表他無能庸碌。

梁山之中有一人,既能夠生擒武松力挫林沖,又懂術法呼風喚雨。在後續梁山軍征讨田虎、王慶的戰役中助力良多。如此将才,卻默默無名,隻因為入夥梁山太晚。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此人名叫喬道清,道法高深,曾入田虎帳下,為梁山大敵。後值歸順,方由阻力變為助力。他為何肯歸順于梁山,甘心隻做軍中一無名之輩?最終結局如何呢?

幼年學師,揭榜喚雨

喬道清出生平凡,恰有仙根。八歲拜于一個道人門下,學習術法。道人不同尋常修道之人那般清心寡欲,心術兼修,性格古怪非常。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他見喬道清亦非常人,才慷慨授予術法功夫,至于喬道清習得道法之後如何使用未曾限制,也并未加以教導。

便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甚至後來喬道清心有疑惑也尋他不得,隻能自己琢磨。

喬道清很快出師,行走江湖,時常憑借術法為己所用,屢試不爽。行至一縣,他見牆頭一處有衆人圍觀。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熙熙攘攘人聲嘈雜,出于好奇,便擠入人群。隻見牆上張貼着一張告示,無人能揭。

上書:能為本縣求得雨者,獎賞三千錢,願者可揭榜一試。來者皆是本地百姓,偶有幾個匆匆行客,觀望一番,不再停留,又急忙趕路去了。

其中又有人嗤笑,說是因為此處已是許久沒有降雨。地裡無糧可收,本就食不果腹,偏生官府還要上門催稅。惹得民不聊生,隐有動亂。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想必官府是迫于無奈這才張貼告示,來撫慰一下民心,其實不過是糊弄人罷了。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當官的哪裡會真的管百姓死活呢?

喬道清起初隐在人群中不言不語,看了榜上書又聽了民間怨。這才不動聲色的揭了榜,在衆人訝異的目光中揚長而去。

到了府衙,門前門吏見有人攜榜而來,趕緊入府禀告。不久,有官來迎,噙着笑意。開口寒暄一番就直入主題:“壯士既然揭榜,可是能為我縣招雨?”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喬道清也不含糊,回答道:“自然可以,榜書上若為真,我便可求雨!”兩人一拍即合。縣令按喬道清要求,在府中設下祭壇,各有牛羊數頭。

喬道清按師從所學,掐訣寫符,念經做法,竟真求來了一場甘露淋漓。道德經有言: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争。它滋潤着萬物卻默不作聲,所謂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幽柔弱水,最是不起眼,但從來予取予求,毫無怨言。水如此,人則相反。喬道清如約為此地求得降雨,本願就是想取得三千錢的獎賞。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待他到錢倉兌現,卻隻得了三貫錢。如何能不生氣?是以在他得知賞錢是被錢倉小吏私吞之時,怒意上來殺心漸起,直接殺了那小吏後攜母親亡命天涯。

入田虎帳,敗梁山軍

喬道清一身術法功夫,到哪裡都是不吃虧的,不過這樣一直單槍匹馬,躲躲藏藏到底不是長久之計。亂世之中,能擇一明主是最好的。退可保全自身,進可實作抱負。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如今被官府通緝,他也沒有了為朝廷獻力的想法。正好聽聞田虎是個招兵買馬,廣納人才的主,又與朝廷不合,便毅然決然投奔田虎而去。

田虎手下能帶兵打仗的将才許多,能夠呼風喚雨玩轉術法的人才卻是鮮有的,于是他得以憑借這一身術法被委以重任,暫時安定下來。

尋常的小打小鬧是用不上喬道清術法的,他得以清閑許久。直至梁山來攻蘇林嶺,氣勢洶洶,他才可以一展身手。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秦明等率兵前來,眼見着原本的豔陽天,轉瞬間烏雲密布,像是要下雨。擡頭望去,卻遲遲不下。不待他們疑心,下一刻隻覺天地傾覆。

雨水從地上滲透開來,地面也變得軟爛,惹得人仰馬翻,倒在地上就站立不起。泥沙如海浪波濤洶湧,将梁山軍馬拒之于門外。一時間狂風大作,雷橫等人不防,被生擒去。

梁山之中也有人精通術法,且師從一代術法高手羅真人,正是公孫勝。他掐指撚訣,燒去一張符咒,地面才歸于平靜。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又聞天有異象,衆人剛從可怖泥沙中脫險,凝心一看,紛紛不敢置信。天上有天兵天将若幹,正騰雲駕霧而來。

公孫勝大喊:“假象爾!平心靜氣,勿聽勿信!”于是也作法召來兵将無數,與喬道清一鬥。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幾十個來回下來,雙方符咒都已用完,雖然持平,但無法救下被捉的梁山将士,與敗戰無異。正要暫時退兵,以商對策。

李逵等人卻搶先一步,帶領五百士兵向前而去,勢要拿下喬道清,以換取被抓的兄弟。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喬道清隻消輕輕吹一陣風,便又起狂風,将那五百精兵團團圍住,逃脫不得。等風平浪靜,他們已被田虎軍團團圍住,隻能束手就擒。

尋羅真人,道破淵源

梁山軍在喬道清處遇阻,對于戰勝對策,一直都沒有眉目。若是尋常的智者武将,梁山中多的是能人智将,以計鬥智,以武勝武,總是有對策的。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但喬道清卻能借風雨,号鬼神,連公孫勝都隻能與他勉強打平,實在不好對付。攻伐田虎的大業難道隻能就此止步?

公孫勝想:既然軍中無人能敵,那便隻有尋求外援。他要去尋他的授業恩師——羅真人。哪怕不能請他出山,至少也要求個能與喬道清抗衡的法子。

于是前往二仙山,拜見羅真人。山上仙霧環繞,久不通塵。待到公孫勝撥開眼前迷霧,便見一座石門,石門開敞,裡中出來一小小仙童。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那小童頭紮總角,年歲尚小,見有來人,不問來由隻先行禮。公孫勝回禮反問:“羅真人在否?我乃仙師塵世徒,特來尋師。”

小童依言帶路,說:“真人早知此事,請随我來。”于是得見羅真人。羅真人何許人也?道法高深,能未蔔先知。

他傳授公孫勝一身術法,又兼之許多人生道理。曾留下一句箴言告誡公孫勝:“逢幽而止,逢汴而還”。隻說不解,時常惹得公孫勝深思。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羅真人神機妙算,知道公孫勝此時來找,必定不是叙舊,而是遇到困難,有求于他。他掐指一算,便已知道是為喬道清而來。

公孫勝由此得知喬道清與羅真人的一段淵源。話說喬道清在那道人處學師之後,聽聞二仙山羅真人的術法才是真的微妙玄通,于是前往拜師。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在門外見了真人面,就要下跪磕頭拜師。卻被羅真人拒絕,隻留下一句話:“你攻于外道,不悟玄微,待你遇德魔降,然後見我。”

喬道清此舉若成,當與公孫勝為師兄弟。羅真人說清喬道清術法由來之後,便傳授公孫勝攻克之法,又修書一封給喬道清,告誡他:“鬥法有度,保其一命。”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公孫勝習得新招,與喬道清二次鬥法,果然能克制他的功法,最終将他擊敗。喬道清戰敗,俘虜盡數放出,但不肯降。恰有同鄉之人孫安苦口婆心來勸,才歸順梁山。

因禍得福,巧得善終

喬道清歸順之後,一下子從阻力變為助力,在後面的征伐田虎、王慶的戰役中輔助得當,梁山軍勢如破竹,打了許多勝仗。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喬道清雖有功勞赫赫,能力也高,曾為敵對方時能生擒武松力挫林沖,但他入夥梁山時一百零八将的地位都已定型,他也是以而一直默默無名。

行軍途中,除卻必要時刻,需術法對敵,他才可堪一用。除此之外,他甚至時常被人遺忘。久不受重用,讓他有了遠離的心思。

平定淮西之後,梁山軍隊班師回朝,就駐紮在東京汴梁處。公孫勝由此想起羅真人的話“遇汴而還”,遇汴,遇到汴梁,此時不就正是離去的最好時機?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于是也不等朝廷封賞,便告别宋江歸山了。喬道清由此很受啟發,加上自己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歸心又起。直到當初勸降他的同鄉孫安病逝。

這下連個說體己話的人都沒有,更覺得軍中無趣,便與另一個降将一起和宋江辭行,此後江湖遼闊,各奔東西。

喬道清曆經許多浮沉,心覺看盡塵世繁華,此後隻願悉心修行。再次來到二仙山,欲拜見羅真人。羅真人也不再把他拒之門外,念他經年來有所悟,如約收他為徒。

他生擒武松力挫林沖,隻因入夥晚,導緻在梁山沒有一席之地

于是喬道清自此便長留二仙山中,跟随羅真人學習心法術法,久不出世。山下梁山軍打得勝仗歸來,受了厚賞,他亦巋然不動,毫不眼紅。

後來朝廷派遣梁山軍隊出征方臘,死傷無數,不論有名無名,都折在這無情疆場上。喬道清的提前離去倒是逃過一劫,得以善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