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師恩難忘!教師節,你想起了哪位恩師?

作者:川川先生

  核心提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與每位老師都有舍不掉的情誼。

  你還記得你的恩師嗎?

  教師節,他們用回憶開啟一份對恩師的懷念,滿滿的“回憶殺”,讓你想起了誰?

師恩難忘!教師節,你想起了哪位恩師?

  沒有和老師的合影是付立旗的遺憾

  總能想起,他濕透衣褲的模樣

  講述者:付立旗

  工作機關:大慶市人民醫院

  人這一生,會有很多位老師。總有一位,讓我們難以忘卻,就像我的高中班主任郎嘉德老師。

  那時的我在肇東市第一中學就讀,我們這批學生大多數來自于農村,隻有少數學生的家在市裡。農村來的學生可以住校,學校一星期能吃兩次面食改善夥食,多數時候主食都是玉米面大餅子、玉米粥。

  郎老師個子不高,瘦瘦的,家裡有3個孩子,家境不算好。他每天下班後,先将孩子送到家裡,然後再來學校看護我們上晚自習,偶爾還會帶些面食給住校的學生吃。

  那時,寒暑假老師都會家訪。我家不算農村,離學校的路卻不近,騎自行車也要半個小時,冬天下雪,夏天下大雨,上學的路很是難走。而且往返都要經過一片墳地,夜黑風高時,隻有壯着膽子拼命地蹬着自行車。老師了解我的情況後,主動找到學校相關部門特批,幫我辦了住校手續。

  高一暑假,因為發大水,我被困在家裡。當時沒有手機,完全與外界斷了聯系。家裡沒有菜,人也出不去。老師發現我沒到校,知道原因後,帶着班裡幾個男同學,從自家摘了很多菜,騎着自行車往我家趕。因為水太大,自行車過不去,他就挽起褲腳,背着菜,一路涉水來到了我家。

  我見到他時,他的衣褲都濕了。當年的我可能因為年紀還小,并沒有太多感受,看到他的樣子,還忍不住想笑。

  如今數年已過,每每晚上睡不着,回憶起高中時光,總能想起他濕透衣褲的模樣,眼角也會不知不覺被淚水浸濕。

  現在郎老師已經去世了,我最遺憾的是沒有一張和他的合影。但是,他的樣子、他的一颦一笑,卻一直清晰地刻在我的腦海裡。

  每逢教師節,這份感念也越發強烈。

  高中三年,一千多個日夜的陪伴,這份記憶,刻骨銘心!

師恩難忘!教師節,你想起了哪位恩師?

  晏利功和老師(左)的合影

  “粉蒸排骨”,青春裡溫暖的味道

  講述者:晏利功

  工作機關:大慶市警察局交警支隊

  回憶,總有些瞬間,能溫暖人的整個一生。

  那些年追夢的青春看似随風逝去,其實早已在記憶裡镌刻成了永恒。就如我的高中時光和高中的張忠良老師。

  我是在泰來縣前衛中學上的高中,這是一所省司法系統的重點高中,老師都是人民警察。

  張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教數學。他的老家在安徽,穿着一身帥氣的警服,操着一口南方口音講數學,是一道很别緻的風景。他批評我們的話語猶在耳邊回響:“小海,咋回四尼!”翻譯過來是,小孩,咋回事呢!

  在我們的記憶裡,張老師無所不能。

  他不僅課講得好,表修得也好。那時候班級裡誰的手表壞了,都是他幫着修理。修表的工具就放在辦公室,是那種像單筒望遠鏡似的東西,扣到眼睛上,像變魔術一樣,三下兩下手表就修好了。

  除了表修得好,張老師廚藝也厲害。一到節假日,我們回不了家,他就帶我們去他家裡,給我們做粉蒸排骨。那是我青春記憶裡最溫暖的味道,現在每次看到“粉蒸排骨”,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張老師。

  我們離家遠,大多都住校,誰有個頭疼腦熱,都是張老師領着去醫院,前前後後地忙碌。

  班裡誰的數學成績下降,張老師都會主動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給“開小竈”。

  聯考時,他幫着我們填報志願、規劃未來……

  張老師,亦師、亦友、亦父。

  我們喜歡他,喜歡課堂上他不凡的談吐,課堂下堅定的腳步,還有他思考時的專注,桃李滿天下的抱負。曾無數次想象,有一天自己也會穿上警服,成為他的模樣。

  是他的熏陶,讓我愛上了警察的職業!

  感恩相遇,感恩張老師。

  用自己的光,照亮孩子的路

  講述者:劉宇虹

  工作機關:大慶市靓湖學校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每當我和學生們唱這首歌時,眼前總會浮現出叢國芳老師上課的畫面——微笑的臉龐、漂亮的粉筆字、流利的國語。

  會唱這首歌時,我正讀國小。歌聲響起,在悠悠歌聲中,一粒種子在我心田種下——長大後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

  在我的記憶中,叢老師一雙水汪汪的眼睛上架着一副方框眼鏡,那嚴肅的面容背後隐藏着一顆愛生如子的心。夜深了,她獨自一人不停地批改我們的作業;天冷了,看到有的同學衣着單薄,馬上走過去問:“孩子,冷不冷?要不要穿老師的衣服?”

  老師的愛,種在了我們心裡,默默生根、發芽……

  時光飛逝,23歲那年,我終于得償所願,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圓了我兒時的夢想。

  站在夢寐以求的講台上,輕撫着幹淨整潔的講桌,叢老師的樣子再一次浮現在我眼前。

  我學着她的樣子,将自己的根紮進教育的沃土,始終把“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作為終身探索的課題,立足學生基礎知識和道德品質的建立培養,帶領着我的孩子們代表東三省參加“天宮課堂”,激發學生求知的熱情;陪孩子們一起學、一起鬧、一起玩、一起笑……

  謝謝你,老師!讓我遇見如光一般的你,給了我前進的方向。

  之于你,我是傳承、是希望;之于我,你是最初的夢想、是榜樣。

  如今,我也想用自己的光照亮孩子們的前路,學着你的模樣。

師恩難忘!教師節,你想起了哪位恩師?

  田琳和老師(右)的合影

  大眼睛老師,陪伴了我的拼搏季

  講述者:田琳

  就讀學校:哈爾濱師範大學

  這幾天我們大一新生軍訓,每天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拿出手機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想和“楠姐”聊一聊。看看她在幹什麼、是不是又有了新學生……

  “楠姐”叫姜楠,是我的傳媒專業老師。印象中,她大大的眼睛像映在溪水裡的星星。星星不眨眼的時候,往那兒一站,活像一個櫥窗裡的芭比娃娃。

  楠姐比我們大不了多少,說她是老師,其實更像朋友。

  她會在我們學習累時,遞上奶茶、蛋糕;也會在我們懈怠時,聊她的青春、她上學時的趣事。

  忘不了她極具穿透力的聲音,如天籁般美妙;忘不了去外地校考時,她給我做造型的樣子;忘不了我們在她婚禮上送上祝福話語時,她流淚的樣子……

  如今我考上了哈爾濱師範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從大慶來到哈爾濱求學,路途不遠,卻是一段新征程的啟航。

  “山高水長有時盡,唯我師恩日月長。”忘不了那一季拼搏時,楠姐的陪伴。

  楠姐,節日快樂!

  高老師,學生想你了

  講述者:馬子軒

  就讀學校:大慶市第六十九中學

  我現在是國中生了,我的國小時光,在這個2023年的夏天畫上了句号。

  我國小就讀于蘭德學校,我的班主任叫高雪。她是一個從不嚴厲批評我們卻讓我們都很敬畏的老師。

  當我們不認真聽講時,她會悄悄走到我們身後,拍拍我們的肩膀;當我們不按時完成作業時,她會把我們叫到辦公室,耐心詢問原因,送上激勵的話語;當我們淘氣時,她一個眼神足以讓我們明白一切……

師恩難忘!教師節,你想起了哪位恩師?

  馬子軒和老師(左)的合影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孩子,沒有長大。直到學校召開畢業典禮那一天,老師送給我們一人一個印着我們自己設計的卡通頭像的杯子,轉過身流淚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長大了。

  因為,我感受到了離别的滋味,那滋味很難過,難過得我們每一個人都哭了。

  高老師說,離别不是結束,是我們另一段追夢之旅的開始。

  我記住了,我把它默默裝進書包,化為激勵自己前行的力量。

  高老師,又是一年教師節,不能和你一起過了,節日快樂,我想你了!

  憶,載着人遠行,是一路走來的鋪路石。在時光渲染下,我們都塗上了自己的顔色。

  這份對老師的憶,色彩最為濃重,永不會褪色。

  緻我們所有的恩師,節日快樂,桃李滿天下!

  文/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沈豔茹 圖檔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