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童電瓶車商場裡遙哪兒開,妥否?

兒童電瓶車商場裡遙哪兒開,妥否?

  等待顧客光臨的兒童電瓶車

兒童電瓶車商場裡遙哪兒開,妥否?

  有的孩子在獨自駕車

兒童電瓶車商場裡遙哪兒開,妥否?

  兒童電瓶車上貼着溫馨提示

兒童電瓶車商場裡遙哪兒開,妥否?

  為了安全起見家長和孩子擠在車上

  核心提示

  在一些商場内,兒童電瓶車或帶着音樂聲,或駕車人不斷吆喝,顧客聽到後急忙避讓,而駕駛這些兒童電瓶車的孩子或家長,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讓顧客感到很擔憂。

  在商場裡随意穿行的兒童電瓶車,在商家眼中可能是為了增添商場的人氣和增加收入,但是否考慮過,此舉會影響到一些顧客逛街、購物的心情。

  兒童電瓶車進商場

  近幾年,許多兒童電瓶車駐進我市一些商場,成為商家經營項目之一。起初,人們感覺挺新奇,看到這些由孩子或者家長幫忙操控方向盤的兒童電瓶車速度不快,尤其是那種由專人駕駛、載有多名乘客的“小火車”,讓逛街的顧客駐足觀看。

  然而,自從外地某商場内兒童電瓶車磕傷孩子的事情發生後,顧客們再看到這些在商場内的兒童電瓶車時,開始關注起它的安全問題。

  “即便速度不快,撞一下也會感到很疼。萬一有老人或孩子被撞倒,該怎麼辦?”有顧客感到質疑。

  在薩爾圖萬達廣場商場一樓,停放着一排兒童電瓶車等待顧客光臨。前些天,家住萬達小區的王女士帶着外孫子溜達到商場内,孩子想上兒童電瓶車上玩,可王女士不會駕駛電瓶車,又擔心孩子太小自己操控不了,但不讓孩子去玩,孩子就哭鬧着不走。王女士隻好給孩子爸爸打電話,孩子爸爸下班後趕到,帶着孩子開了一圈兒童電瓶車,孩子才肯回家。對于将兒童電瓶車開進商場招攬生意,王女士覺得商家這個做法不太妥當。

  王女士覺得,商家說大一些的孩子,自己就能操控這些兒童電瓶車,可萬一有的兒童電瓶車撞傷了人,商家會承擔這個責任嗎?

  “出事”駕車人擔責

  “像這樣把兒童電瓶車生意放在商場裡的不僅一家,甚至有些商場内的公共通道都被畫出了加油站、信号燈崗、洗車場等模拟場景,并且還在地面上畫出了行車道。兒童電瓶車在行駛中遇到行人,還會按喇叭催促讓路,在這樣的環境裡逛街、購物,會讓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會有不想繼續購物的想法。”王女士表示。

  8月27日,記者先來到王女士所反映的薩爾圖萬達廣場商場一樓,并沒有見到可以搭載乘客的“小火車”,記者向商場内服務人員詢問後,才找到停靠在一處稍偏位置的兒童電瓶車。這些電瓶車的樣式各不相同,每一輛車的操作台上,都有兩則溫馨提示。

  在一輛名為“蜘蛛俠”的兒童電瓶車上,一則溫馨提示上寫着:顧客發車注意安全 撞壞物品照價賠償。另一則溫馨提示的内容:12歲以下兒童需家長陪同,行駛過程中造成本車或他人物品損壞或緻他人受傷,需自己負責。

  看到有一位家長帶着孩子走過來,一名車輛管理人員上前告知,這些兒童電瓶車的收費标準,駕駛10分鐘,收費30元錢。

  這位家長帶着的男孩,看上去七八歲的樣子。雖然車輛管理人員提醒,最好由家長陪同,但男孩說自己能行,不用媽媽跟着。看到車上的提示,孩子媽媽覺得有些不放心,可母子倆又無法擠進車内。這位媽媽跟孩子商量,換一輛空間大的兒童電瓶車,可男孩就是相中了他挑選的這輛。

  顧客給電瓶車讓路

  “他們說車速不快,這些兒童電瓶車沒有風險,為啥溫馨提示上把責任推出去了?不就是明知道在商場裡開兒童電瓶車有安全隐患,卻又不想承擔責任嗎?”一位家長猜測說。

  在薩爾圖萬達廣場商場一樓,一家長表示,現在我市很多商場内都有這種兒童電瓶車,看着造型軟萌可愛,其實也是有“殺傷力”的。商場裡本來顧客就多,尤其在周末,很多家長都帶着孩子來逛商場,而商場裡的這些兒童電瓶車并沒有限定行駛區域,而是在人流中随意穿行,一旦避讓不及時撞到人,處理起來也會很麻煩。

  “也不知道這些兒童電瓶車上了保險沒有?”有的家長表示質疑。在不遠處一部電梯下方,記者看到3輛兒童電瓶車,通過一個插排在充電,并沒看到有人在此處看守。

  随後,記者來到毅騰商都三樓,剛好遇到一輛兒童電瓶車經過,車上是一名男孩獨自在駕駛,速度不快,遇到前方有人時,就會按着喇叭提醒讓路,幾名從對面走來的女士趕緊避讓開。

  同時,記者看到每隔一段距離,就在商場内公共通道上設有加油站、洗車場等場景,每個路口還設定了信号燈,再加上地面上畫出的行車道,整個場景十分逼真。而被行車道圍在内的體能訓練店、益智館、音樂教育等多家店鋪,都成了給這些兒童電瓶車扮演街景的“道具”。

  “限速”也不絕對安全

  在這些“道具”中進出的家長和孩子們,都需留意随時可能駛來的兒童電瓶車,避免發生磕碰。

  在兒童電瓶車管理處,有從業人員在整理剛剛停放回來的兒童電瓶車。其間,有家長領着孩子來咨詢價格、辦卡或者啟動車輛。因為多數孩子的年齡都不大,都由家長陪着坐在兒童電瓶車裡駕駛。其中,有些家長實在不能完全擠進車内,是以隻能将腿搭在車外。

  在記者詢問這些兒童電瓶車是否都買有保險時,一名在整理兒童電瓶車的從業人員,看了記者一眼後問“要開車嗎”?然後不再回答。

  對于一些陪着孩子來上課的老年人看來,這種兒童電瓶車應該放在廣場、公園等室外開闊場地行駛,不應該進入商場内,主要原因就是覺得不安全。要是孩子錯将油門當成刹車,還是很危險的。而且,有些獨自駕車的孩子,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有較強的安全意識,一旦高興起來就會不管不顧的。

  說到安全問題,車輛管理人員表示,這些兒童電瓶車都是“限速”的,開不快。

  對于兒童電瓶車上溫馨提示,市民則認為,一旦真的發生兒童電瓶車撞傷人或者撞壞物品等“事故”,即便車輛管理者推得再幹淨,也需承擔相應責任,畢竟這些意外情況是因為行車環境所緻。

  既然這些兒童電瓶車是收費的,車輛管理者就該提供相對安全、适宜的環境。

  對于孩子家長來說,不管是陪同孩子,還是孩子單獨駕駛兒童電瓶車,都該盡到監管之責,尤其是明明考慮到這樣的環境下,孩子駕車可能會磕碰到他人,還掏錢讓孩子玩,是以承擔相應的責任也是理所應當。

  同時,提醒廣大顧客,在有兒童電瓶車“營運”的商場内購物時,一定要及時避讓,防止發生意外而受傷。

  文/攝 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谷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