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白衣書生王倫、托塔天王晁蓋在内,一百一十位梁山好漢至少有一百二十個外号:宋江有時被稱為呼保義,有時被稱為及時雨,有時被稱為孝義黑三郎,清風齋智齋也給他起了外号“雲城虎”。
雙槍将董平又叫一撞直,紅毛鬼劉唐又叫尺八,托塔天王晁蓋又叫鐵天王,還有七八個其他的英雄綽号,《水浒全傳》有不同的描述,甚至不同版本的《水浒傳》對八百零八将軍的綽号有好幾種解釋,更不用說說唱藝人藝術地融入的故事了。
一百一十名梁山好漢,至少有一百二十個綽号。哪些昵稱占主導地位,哪些昵稱嚣張,哪些昵稱被削弱,哪些昵稱内涵深刻,讓人越想越害怕?
在梁山上玩得比較多的百下八将的英雄中,林沖、玉麒麟盧俊義的外号顯得更加威嚴或者高貴,但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一點也不:林沖的名字叫豹頭。 ,基本上意味着他有頭但沒有尾巴,有臉但沒有身體,有牙齒但沒有爪子,最重要的是,沒有脊柱來支撐身體。
筆者看過豹頭、虎頭、獅頭的骨骼圖像,但因為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适而沒有展示:在大型貓科動物中,老虎的頭身比最大,是最聰明,其次是獅子(雄獅有鬃毛,皮毛蓬松,脫毛後像狗臉),豹子的腦容量最小。在動物世界中,隻有豹子在成功捕獵後會在一定時間内失去戰鬥力,是以它們的獵物經常被鬣狗搶走。
獅子和老虎經常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大角羚和角馬,但豹子通常隻捕食較小的羚羊、疣豬和水豚。美洲虎捕獲鳄魚的情況非常罕見。
林沖的介紹是“豹頭環眼,燕颔虎須,高八尺身矮”。表面上看,他更像張飛,但缺少“聲音如雷,力如奔馬”四個字。這說明施耐庵對林沖的人物設定中不存在主導元素。
林沖空有豹子的頭,卻沒有獅虎的心,是以當他面對強大的太尉高俅時,就像豹子遇見獅子一樣,沒有絲毫咬人的勇氣:草原上的獵物鬣狗豹子在捕食時張牙舞爪,驚恐地逃跑了。當獅子來搶奪獵物的時候,豹子總是看着影子就跑掉了。如果速度減慢,就會有生命危險。
林沖之是以被稱為“豹子頭”,而不是“賽張飛”,是因為他沒有憤怒擊中柱子的勇氣,也得不到主君的親近和信任:無論是太尉高俅,白袍書生王倫或者及時雨宋江都不把林沖視為心腹,而張飛則是劉備的二弟。林沖的綽号“豹子頭”越想越沒有威望,而玉麒麟盧俊義則越發不堪一擊:唐宋時期,有一項比較賺錢的生意,叫“磨玉”,即玉。雕刻。盧俊義的麒麟是白玉雕刻的。都結束了。放在多寶閣裡,顯得格外好看。如果你不小心把它掉在地上,它可能會碎成碎片。
上梁山之前,盧俊義沒有任何國術經驗,閉門習武。頂多是和一些真假難辨的“江湖人物”“切磋”,勝負不分生死。如果“對手”是李忠這個打虎大将,為了“孔方兄弟”,他一定會武力輸給盧掌櫃(盧俊義是當鋪大老闆)——這種事情結束一千年都不要停止。 。
麒麟曾與“龍”、“鳳”、“龜”、“貔貅”并稱為“五瑞獸”:麒麟有足而不踐踏生靈;林有頭有角,但不會用它們來撞人。狗羊(麒麟系缰繩,與狗羊無異)。”
麒麟能生子,但不以力大着稱。如果我們看《宰相劉羅鍋》,就會發現京巴有谄媚者冒充麒麟,身價不菲。鄭和從國外帶來的麒麟實際上是長頸鹿。
麒麟并不兇猛,但玉麒麟更加脆弱,是以盧俊義這輩子從來沒有真正伸過腰:被誘入梁山後,被放在了第二位,而他的實際力量卻遠不如他。三号種子智多星吳勇。
豹頭林沖和玉麒麟盧俊義這兩個綽号,越想越弱。其他三個非常安靜的昵稱很常見。它們看似簡單、直接、毫無特色,但越想越讓人害怕。我甯願惹怒閻王,也不願給這兩個人帶來不幸:閻王三更命人死,誰敢留他活到五更?至少還有可能活到第四次醒來。但如果他侮辱這兩個人,他就會被當場殺死。不要再等了。
說起從不記仇、當場報仇,讀者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武松沃克。這位英雄不叫“打虎英雄”,而是被稱為“行者”,在修士中地位很低。對此也有很多解釋。
經典中,有兩位著名的修煉者:一位是修煉者武松,一位是修煉者悟空。行者武松被施耐庵、金聖歎稱為“天人”、“神”,行者悟空則敢于将神明按在地上摩擦。
乞讨食物的苦行僧、街上的行人或方丈的仆人、在寺院工作尚未剃發的和尚都可以稱為修行人,一般的修行人也可以指修行佛教的人。但在《西遊記》和《水浒傳》中我們可以讀到更多的含義:這個好家夥(猴子)真是好啊,從玉皇大帝到四大天王,到軍馬頭牢、江湖匪徒,在如意金棍和雪花鐵雙劍之下,沒有高低之分,隻看是否激怒同路人。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笛棒與如意金箍棒是一樣的。沒有電視劇裡的兩端那麼粗。之是以稱為“棍子”,是因為一端大,另一端小,或者兩端都大。武松的哨子棒兩端都有鐵箍,比悟空的金箍棒稍遜一籌。華和尚魯智深的禅杖顯然不是月牙形的鏟子,而是類似于宋軍制式兵器和梁杖的鈍器。
武松的複仇不是一朝一夕的。所謂“行者”,就是“采取行動的人”。如果他能夠采取行動,他絕對不會大驚小怪。真正配得上這首歌《好漢歌》的隻有行者武松、魯智深、花和尚、石進、九文龍、三郎三郎。石秀,梁山一百零八将,其實并不多。
魯智深因身上繡有花卉,被稱為“花和尚”。此人一點也不輕薄,隻是魯大俠這個綽号實在不像武松的“生意”——畢竟面前站着一個大人物。 “花”字。
梁山好漢有兩個綽号:行者武松、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浪子燕青、神醫安道全。
浪子比較大大咧咧,神醫也有點嚣張,但關勝和呼延灼卻綽号兵器,讓人浮想聯翩。
大劍這個綽号并不是《水浒傳》中關勝獨有的。大名府有文達,号大劍。然而,當兩把巨劍放在一起時,顯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關勝之是以稱自己為“大劍”,是對祖宗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武功的自信:三大名将王國在戰鬥前自我介紹,都說自己是“某某将軍”。即使不對,他們也會一起說出自己的籍貫和名字。唯有關羽隻說了兩個字:“關謀!”
關勝大刀的綽号很低調,但沒有哪個梁山好漢敢輕視這位武林聖人。那标志性的大刀之後,豹頭林沖降低了身份,舉起八尺蛇槍,與雷霆秦命對戰。和棍棒一起處理,原來那名樹的影子比那美麗的胡須男子還要雄偉得多。
關勝的綽号很好了解,但呼延灼的雙鞭難免讓人産生錯誤的想法:宋代史料中也有呼延灼的身影。他的武器雙鞭,也是宋軍自創的武器,不過大家都以使用單鞭為主。 ,隻有呼延灼這個奸詐的叛徒用了兩個。
梁山一百零八将,其中有兩人用鞭子:孫禮用單鞭背叛大哥栾廷玉,呼延灼用雙鞭背叛青州太守慕容演達、大道關勝。鞭子。 。原來,用鞭子的數量是為了背叛他的背叛者。次數是一樣的。
關勝武功高強,根本不需要用外号來鼓勵他搶風頭。呼延灼的雙鞭也有着不可言喻的寓意,讀者想起來一定會覺得毛骨悚然。
呼延灼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讀者心中都有一個清晰的想法:你認為梁山好漢的哪個綽号最值得?光頭還有哪些綽号?還有哪些外号,放在一起讀,可以預示梁山好漢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