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重走中國西北角】人物特寫:夏令營裡的鐵騎少年

作者:看看航空公司

自2013年第一屆“戰鷹-鐵騎少年夏令營”成功舉辦,如今已經是第十年了。7月10日,記者來到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六工鎮下六工村的4A級景區杜氏旅遊度假區開展采訪報道。

【2023重走中國西北角】人物特寫:夏令營裡的鐵騎少年

鐵騎少年正在樓下集合 李為/攝

“我的名字是一首歌”

清脆洪亮的童聲傳來,引得景區裡的遊人紛紛側目。順着聲線向前望去就能找到聲音的來源,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綠油油的身影。

時間已經臨近下午,緊張有序的半天訓練即将開始。此時,午休結束的他們正下樓集合。

記者上午到達營區看到的便是這樣的場景——半人高的小豆丁們身穿軍訓服在教官的指令下迅速調整着隊形。夏日炎炎,滾燙的日光透過斑駁的樹影照在他們的臉上身上,一張張白淨的小臉早已經就紅透。即使可以偷懶休息,他們仍然沒有絲毫的懈怠,神情專注、精神飽滿,炯炯有神地目視前方。

開營的第二天,孩子們的營中生活正在慢慢步入正軌。一個女孩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

與其他還有些茫然的孩子不同,她已經可以迅速有條不紊地完成教官的指令。如此娴熟鎮定的動作,任誰也看不出這是孜拉那小朋友第一次參加鐵騎少年夏令營。

“我叫孜拉那。我不是昌吉的,我是烏魯木齊的。今年八歲了......”女孩聲音小小的,面對陌生人似是有些害羞。營中的其他孩子好奇的目光讓她更加無所适從,她隻好低着頭攪弄着自己的手指,眼睛卻在想如何回答問題時機靈地轉着。

半天的相處記者與孜拉那之間的氣氛終于多了些歡快的分子,她的話明顯變多了,說話的語調也輕松起來。發繩上的向日葵花朵随着她的動作靈動起來,對着太陽開得很燦爛。

提及自己的民族,孜拉那很驕傲:“我是維吾爾族,我的眼睛的顔色和他們不一樣。”陽光灑下來照進她的眼眸,那是混合着綠色和棕色的瞳仁,像極了兩顆晶瑩剔透的琥珀。

孜拉掰着手指,如數家珍地講着家人的名字,生怕遺漏任何一個。“我的名字也很有來頭哦,有一首歌就和我的名字一模一樣。”說罷,她用維語輕聲哼唱那首歌曲,小手也不閑着随着調子打着節拍。

得益于榮民出身的父親,孜拉那可以迅速适應半軍事化的夏令營生活。“爸爸在家的時間很短,一年隻有一個月,都不能好好陪我。”想到正在遙遠的阿拉山口工作的爸爸,她的眉宇間顯現出一點失落的神情,但很快消失不見。

“朋友就是應該互相包容”

盡管孜拉那一再強調是自願來夏令營的,不經意的言語還是出賣了她。

由于父親是榮民,家人一直很想讓孜拉那體驗軍營生活。舅舅把她送來這裡其實還有個隐藏任務,希望這個夏令營可以增加她每天的運動量,順便減減肥。

“我很喜歡這個夏令營,大家穿一樣的衣服真的很酷。有很多活動,我還交了很多新朋友!飯菜也很好吃,我中午還吃了五碗飯。”當談話轉向了關于自己的身材的話題,她不好意思地摸着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

【2023重走中國西北角】人物特寫:夏令營裡的鐵騎少年

鐵騎少年的午飯 李為/攝

夏令營生活确實如孜拉那所說的那般豐富多彩。除了攻防箭還有很多活動,孜拉那尤其喜歡需要技巧的刺激運動——攀岩。每次要攀岩她都無比興奮。

孜拉那激動地和記者講述着自己這幾天攀岩的心得:“通過這幾天的訓練我知道了攀岩的時候哪些是危險動作不能做,哪些地方是危險的不要去。雖然爬上山頂很累,但從上往下看很有成就感。”

孜拉那徹底打開了話匣子,叽叽喳喳地向記者介紹着這兩天他們參與的活動。“今天上午我們去了農田幫農民伯伯拔雜草。我還認識了西瓜、哈密瓜等等好多種類的農作物,知道它們是怎麼被種出來的。”

“昨天下午我們還舉行了冰壺比賽,今天上午還去水世界玩,打了水仗。真是收獲滿滿呀!”

“全體都有,集合!”馮營長的一聲号令打破了悠閑的氛圍,像是在發出信号——下午的訓練開始了。孜拉那整了整神色立刻歸隊,稍息立正之後便等待指令。

“全體都有,坐下!”待所有人坐好,馮營長開始娓娓道來弓箭和攻防箭的曆史。他采用的是講述和互動結合的方式,這讓孩子們更有參與感和參與熱情。

【2023重走中國西北角】人物特寫:夏令營裡的鐵騎少年

鐵騎少年正在學習弓箭曆史 尹文博/攝

當被問及古人用什麼材料制作弓箭時,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論着,有大膽些的直接喊出來:“牛筋”“藤條”“塑膠”……

孜拉那小聲地說了“竹子”,她旁邊的男孩聽到了開始大聲地嘲笑她:“竹子怎麼可能用來做弓箭?”

周圍孩子聽到了她的答案哄笑起來。她在笑聲中她紅了臉,卻仍不肯改變自己的答案。“這是我爸爸告訴我的,不會有錯的。”其他孩子的笑聲卻沒有因為她的解釋停止。孜拉那越說越急,眼眶紅了,眼裡也噙滿了淚花。

眼見大家都沒有猜中正确答案,馮營長公布了正确答案“熊貓吃的竹子在古代就被用于制造弓箭。”他來到孜拉那身邊舉起孜拉那的手。“是以孜拉那說的是對的,你該為剛才的行為向她道歉。”

孜拉那看向教官,搖搖頭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她并沒有因為争吵和被嘲笑就懷恨在心。她一直認為朋友之間應該要更包容一些,而不是互相指責。

馮營長講完攻防箭的曆史和比賽規則之後,兩位連長就率領着他們連隊到廣場上比賽。一連隊與二連隊之間的比賽一觸即發。

嘲笑過孜拉那的小男孩不知道是否因為太過緊張,直到個人比賽環節結束也沒能射進一次,他站在原地尴尬得不知所措。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已經發出了“噓”聲。男孩把頭埋得低低的,不想讓人知到他此時的情緒。

孜拉那很堅定地走上前,所有人的目光落在孜拉那身上。孜拉那先是輕輕地給了他一個擁抱,然後拉起男孩的手走下了去。

直到一個無人的角落,孜拉那小心地掏出入營前舅舅塞給自己的糖果送給男孩。

“吃個甜甜的糖果心情就會變好哦。”

“對不起。我剛才還那麼對你…….”

“沒關系我記性不好,早忘啦!”

比賽仍在繼續。等到孜拉那上場時比賽已經接近尾聲,她所處的二連一直處于微弱優勢地位,比賽的勝負全都系在她的身上。

隻見她站定後深呼吸,擺好姿勢拉開弓瞄準發射。連發三箭,三箭都精準地穿過五米外的圓圈。場上爆出歡呼,二連的小朋友們緊緊把她簇擁在中心。

【2023重走中國西北角】人物特寫:夏令營裡的鐵騎少年

孜拉那在射箭 李為/攝

通過這幾天的訓練,孜拉那覺得自己成長了許多,逐漸成長得更像一個合格的“鐵騎少年”。

“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主角”

“我想當主角。”提到自己的夢想,孜拉那小朋友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帶着對未來的期許眺望随風搖動的草叢和遠方的群山。

下個月她就要去西安演話劇了。如果想要實作夢想,這對她來說是很關鍵的一個跨步。

“當時一共有五個和我一般大的小朋友參加面試,我的編号是A-03,隻有我和A-05被選上了。”她有些激動地講着當時面試的場景,她又是如何淘汰了和她一起的候選者,自豪的神情迅速暈染了稚嫩的臉龐。“除了我們還有很多大人一起演話劇,但這次我還不是主角。”

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會有些沖突,家人對她的夢想并不是很支援。“爸爸和奶奶想讓我做醫生,但我不感興趣。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我想要站得更高一些,到時候全國人都能看到我。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說這句話時孜拉那罕見地沒有用小孩子天真爛漫的口氣。她右手緊緊地握住了拳頭,似是很莊嚴正式的宣誓。

晚餐過後終于迎來自由活動個人才藝展示環節,孜拉那褪去了害羞,迅速投入演員狀态。這一次,她是這場話劇獨一無二的“主角”。

火紅的夕陽漸漸落下,一個小小少年的夢想即将啟航。她在鐵騎少年夏令營所表現出的包容、堅韌、頑強也讓我們确信,她會像一隻戰鷹,飛躍阻擋前路的一座座山峰。

(作者尹文博、李為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1級大學生;指導老師王曉紅、韓亮、白如金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