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藥店做茶飲業,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作者:寒窗1984
中藥店做茶飲業,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打敗奶茶店的,真的是中藥店嗎?

恐怕不是

而是00後與90後

各地打卡的中藥店飲品

“酸梅湯”

中藥店做茶飲業,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這是網上得來的配方:

烏梅30克、桑葚幹8克

陳皮10克、山楂20克

洛神花12克、甘草三克

主打的就是一個真材實料,貨真價實。

不愧是覺醒的一代。自信的一代

中藥店做茶飲業,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算筆賬就好啦,很容易的。

一家奶茶店的平均壽命

和一家藥店的平均壽命。

誰會更長?

換句話說,誰将承擔更多的售後服務、以及責任呢?

是藥店。

因為開藥店的成本和資質

就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做到的

也有更為嚴格的部門監管

餐飲業不一樣

餐飲業最害怕的是什麼?

不是不幹淨

是中毒

根據中毒程度來算,急性中毒,也就是當場發作這種,可就得把牢底坐穿了。沒有幾個人會去碰這一塊。

但奶茶店不一樣啊

可以是加盟,可以是直營

更有堪者,還出現了快閃店

中藥店做茶飲業,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店面也就租一兩個月,把品牌的溢價收割完,就撤離的方式。我個人形象地将其稱呼為“慢性毒藥店”,就算是茶飲業的人來了,

也會誇誇其談地稱之為

“病毒裂變”的開店方式。

若對此段描述持反對意見,請看看手裡的配料表有沒有“水果果糖,赤藓糖醇”等等,太多了懶得寫

那資本為什麼喜歡咖啡、奶茶店、小面館這樣的業态

當然是高度标準化帶來的安全性,

預制菜的主要客戶就是這幾個業态

其次就是他們的源材料(SKU)非常的少,庫存的管理成本低,人員的教育訓練成本也低。說白了就是幾乎沒有門檻,是以誰都想來切一塊蛋糕

各路明星帶言的餐飲品牌,如今找幾個沒有坑過上下遊供應商、加盟商的都難。(李維嘉,馬伊俐,陳赫)這幾位都是有迹可循的

從2015年左右開始至今,多少的奶茶品牌從快速的崛起。在資本所謂的扶持之下,在網際網路所謂的賦能之下。

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開花

然後戛然而止

是選址不當,經營不善嗎?

并不完全是。他要的是你掃碼和點餐領優惠這幾個動作。

最早幹這個的就是瑞幸,

就是“醬香拿鐵”的那個瑞幸。

這是一家妥妥的科技企業。靠的是SAAS系統。

獲得我們的個人資訊,便可以精準的投放廣告

這也間接催生了2021年11月1号正式實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資訊保護法》

而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一代,哪有那麼好忽悠?做為一個從業者,我的角度來講。

藥店如果做茶飲行業,

那就是真正降維打擊。

是以相較于

茅台與瑞幸的聯合

我更看好中藥店與奶茶的結合

前者讓人半夢半醒

後者讓人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