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第二大城市破産,網友慶幸活在中國,英媒眼紅“中國建場館”

作者:時報關注
英國第二大城市破産,網友慶幸活在中國,英媒眼紅“中國建場館”

一覺醒來,英國第二大城市、歐洲最大地方政府伯明翰,“破産”了。上次聽說這種級别的破産,還是立陶宛。當然,立陶宛那種整個國家瀕臨破産的情況,英國還是比不上的,不過這第二大城市宣布“破産”的消息還是引起了轟動。

根據媒體報道,日前,伯明翰市議會發出了“114條款通知”,表明地方政府判斷自己無法平衡财務預算,已經陷入财務困境,也就是實質性宣布“破産”。有不少人好奇,說這市政府宣布“破産”,會對當地群眾有什麼影響,又該采取什麼措施挽救?

這些問題,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擔憂,因為這事兒在我們的認知裡實在是有點離譜。但在英國,這卻未必算得上什麼大事,因為伯明翰市政府不僅可以破産,還可以就地躺平。尤其是在釋出這個114之後,伯明翰完全可以合法地擺爛,不再準許非必要開支。

英國第二大城市破産,網友慶幸活在中國,英媒眼紅“中國建場館”

這麼說可能不太明白,我們舉個例子。比如伯明翰的某條市政道路出現問題,不管是開裂也好、地面塌陷也好,市政府都可以置之不理、不管不修,因為他們已經發了這個“114條款通知”。

我們可以說,這個“114條款通知”,對于英國地方政府而言好比一塊免死金牌,隻要簽了這個東西,那就不用再費心費神地解決任何難題了。因為“破産”了嘛,和企業一樣,可以“合法”癱瘓。

不過和企業不一樣的是,地方政府不僅不用解決問題,還可以把問題抛給别人,比如把破産的責任甩鍋給企業,甚至是某項制度。伯明翰市議會在宣布破産之後就迅速出來訴苦,說他們之是以會“破産”,除了企業稅收縮水和通脹這種常見問題外,還和同工同酬索賠有關,說是在過去十年裡,他們支付了高達11億英鎊的索賠款。

英國第二大城市破産,網友慶幸活在中國,英媒眼紅“中國建場館”

但伯明翰市議會的哭聲,英國首相蘇納克聽着都煩。早在伯明翰在為“破産”做準備工作的時候,英國首相發言人就已經明确說過,他們沒有責任救助伯明翰,伯明翰需要自己解決自己的财政問題。這個态度,和此前美國境内因暴雪斷電時,要求美國群眾自救的說法如出一轍,都是認為“國家沒有責任這樣做”。

國家沒有責任救、地方政府沒能力救,那結果自然擺在了眼前,就是“破産”這條路。當然,這條路對于當地政府來說算得上一條好走的路。就像我們前面講的那樣,英國雖然不允許地方政府“破産”,但他們的實質做法,其實和美國的玩法一樣,就是一種戰術性“破産”,把債務轉嫁給企業、甚至群眾,讓群眾抗雷,好讓政府順理成章賴掉一些開支、擺脫财政危機。

是以,伯明翰宣布破産的這個消息一出來,不少網友震驚于這一消息、慶幸自己生在中國的同時,也為英國群眾感到些許心酸。可就在我們為當地群眾擔憂的時候,英國媒體對此事的态度可以說是波瀾不驚。而與此事關注度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英國媒體對“中國建場館”的關注。

英國第二大城市破産,網友慶幸活在中國,英媒眼紅“中國建場館”

我們都知道,就在前不久,所羅門群島總理訪華,和中國達成了不少合作。而就在最近,所羅門群島正在精心籌備的太平洋運動會中,就能見到中國幫助修建的國家體育場。而眼紅心酸的英國,卻把這一正常援建稱作是中國的“精明外交”,搞得好像是伯明翰承擔我們的援建成本,才導緻城市“破産”了似的,真是可笑至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