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肖亞男:柴德赓珍貴手劄入藏北師大圖書館記

作者:古籍
肖亞男:柴德赓珍貴手劄入藏北師大圖書館記

柴德先生

2017年11月,柴念東先生首次将祖父的手寫文獻捐贈給北師大學圖書館,三年多來,圖書館古藏書員肖亞楠與柴念東先生保持聯系,經常互相交流,見證了柴乃東藏祖遺的艱辛和實作, 編纂他的祖先年鑒,恢複和反思他祖父的人生曆程。

柴德先生的一生是多才多藝、多才多藝的,不僅在曆史研究、書法藝術方面,而且在一位精力充沛的社會活動家中,對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充滿熱情。從柴念東的《書信集》(《商業報》2008年)、柴德的《悠久的曆史》(即将出版)中可以看出,柴乃在北京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擔任民進黨北京市委,參加過民進黨的各種會議和活動,以及他作為蘇州民進黨中央委員會委員的活動,積極為民進黨在蘇州的活動做準備。江蘇省民進黨。柴乃東的編纂網絡,利用了大量的國内和公開、私人資訊,堪稱嚴格。然而,現代文學是廣闊的,拍賣市場、舊書市場不時湧現出新資料,可以為曆史學家增添新的證據。這個暑假,我們有一張來自老書網的通行證,柴德先生手,屬于新曆史資料,對于了解柴先生準備江蘇民進組織的過程和他做事的特點很有幫助。

肖亞男:柴德赓珍貴手劄入藏北師大圖書館記

修複裝裱的柴德手刹

這封信是用毛筆寫的,總共有兩片桶葉。付款日期為1956年10月5日,收款人為北京"民進黨中央"。柴先生當時在蘇州。1955年9月,柴先生措手不及,從北京師範大學曆史系調到新成立的江蘇師範學院(蘇州大學的前身)學習曆史專業課程,并被任命為江蘇省立大學第一個曆史系,擔任教授和院長。根據柴念東的色譜,柴先生于9月21日到江蘇省師範學院報到,并于9月23日與新同僚讨論了教學和學生工作,這表明他滿懷熱情地投入到新的地方、新崗位、新任務中。同時,他積極推進蘇州民進黨工作,吸收周天軒、範豔橋、謝小思、程曉清、顧公碩等加入民進黨,并考慮在蘇州組建民進黨基層組織。據蘇州民進黨官網公布的《紀念品》稱,"1956年7月,蘇州民進黨籌備組成立,預備組成員五人,召集人為蔡邑、範彥橋、謝曉思、錢玉堂、範崇信。同年8月,柴先生當選為民進黨第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兩個月後,10月21日,蘇州民進黨籌備委員會召開成立大會,有28名委員出席。中央指定喬東、謝曉思、範彥橋、金兆軒、錢玉堂、陳偉英、範崇信組成籌備委員會。柴德川、謝曉思、範彥橋分别擔任籌備委員會副主席。"[2]

這封信是在蘇州市民進黨籌備委員會成立前夕寫的,在籌備委員會成立之日向民進黨中央總部報告,并提出了兩點建議或要求。首先是派總部負責人出席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籌備委員會的成立制定了一項計劃,邀請黨政各方、兄弟黨的上司人一起參加......我們暫定于10月21日,希望總部邀請一位負責同志到蘇州來指導我們。他希望邀請民進黨中央副主席徐廣平參觀指導,因為"今天報紙上傳了徐廣平副主席14日到上海,我們想請她最近來蘇州。無法核實徐廣平是否參加了蘇州民進籌備委員會成立會議。二是提議增設範彥橋為蘇州民進黨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必要時提議适當增加籌備委員會委員人數,以便将蘇州一些地方知名民主人士納入民進黨。從《紀事報》獲悉,範彥橋先生被列為籌備委員會副主任,柴先生的提議當時獲得通過。這封信的價值在這裡是顯而易見的。

在陳述了籌備委員會成立的準備情況後,柴先生簡要提到了他在工作中與其他民主黨派和社會組織的接觸:"這裡的工作正常,與團團舉行了一些會議,最近統戰部召開了一次會議并進行了磋商,中學也略有分歧。聯盟在文化界的彈劾領域也做了一些工作。我們與農業勞工有着良好的關系,我們在中學取得了一些進展。"幾句話,揭示了柴先生工作的效率,也顯示出他容易熱情、善于交際的特點。氣功先生曾經說過:"柴先生有很多朋友,當時學術界和教育界認識他的人很少。有人說他為什麼有這麼多朋友,他有魅力,他認識的人自然不會疏遠。"[3]

1929年夏天,柴德先生考入北平師範大學曆史系,在校期間,先後受陳偉等名師傅的教導,進入史壇。畢業後,他長期跟随陳偉,并在輔仁中學曆史系任教,與氣功等人互相了解,成為一個生活到生活的人。1952年輔仁大學主學科并入北京師範大學後,柴先生還調到北京大學曆史系,擔任院長。劉家禾,我校進階教授,1952年畢業于輔仁大學曆史系,任教于北京師範大學。1955年9月,柴先生南下蘇州時,是劉家禾先生帶他去了火車車廂。十年來,柴念東先生整理了祖父的遺體,多次到鐵獅公墓尋求劉家禾先生的幫助和指導。通過劉先生一點一點的回憶,柴念東對祖父生平和學術的了解更加深入。在過去的三四年裡,柴念東還多次将祖父的部分手捐贈給華北大學。人員交織,讓喬杜裡先生和北師的命運不斷。

柴先生的這封信,由柴乃東先生認證确實是沒有看到的曆史資料,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希望将其收藏起來,融入近年來學校著名教師的手寫文學中不斷拓展。今年夏天早些時候,我校進階教授王甯先生聽說圖書館在收集老師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上大學時把馮成林先生的《現代漢語課》的課堂筆記捐給了圖書館,對圖書館古物部的肖亞楠說:"見了想買什麼, 你告訴我,我讓同學們去探索,給圖書館買了一件禮物。這一次,小亞楠将老書線上蔡德手寫的情況報告王甯老師,王老師馬上告訴他的博士生李聰進行調研,很快就會買回這篇通訊,當天聯系肖雅楠,讓這位著名老師手把手伸進圖書館。1954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漢語系的王甯先生沒有上過喬德先生的課,但他也聽說過柴先生那一代的著名學生。王先生的慷慨行動,不僅是對圖書館文獻館藏工作的有力支援,也是對老一輩學者的虔誠緻敬,是對教師再教育傳統的默默推廣。

肖亞男:柴德赓珍貴手劄入藏北師大圖書館記

《綠峰草堂老師朋友墨水邊緣》封面

在收到圖書館從王甯先生手中購買的柴德手提藍寶石後,首先被送到了古籍的修複室。格雷華先生精心修複和裝裱了兩片葉子,包括壓平、修繕、設計書體尺寸、搭配紙張、挖掘襯裡、粘貼、裝訂等工序,使柴先生這張手寫的便條呈現出賞心悅目的形式。20世紀40年代末,在富仁大學期間,喬德先生邀請了一定數量的老師和朋友親手書,整合了精美的書頁,題目為《青峰草校教師水墨邊緣》。2020年11月,為紀念陳琦總統誕辰140周年。北方教師大學圖書館曾舉辦過"大師大衣門牆,許多俊炎-陳偉和他的朋友弟子的學術手稿,交換書籍和繪畫作品"的展覽,當時借用了"青峰草堂教師的墨水邊緣",讓北師大學的師生永遠不會忘記。柴先生仔細地收集了老師朋友莫寶,心裡是虔誠的,不言而喻。今天,我們懷着同樣的崇敬,穿過曆史的陰影,向柴先生及其同時代人深表敬意。

葛先生說,今後收到捐贈的散葉手寫文獻可以以類似的風格制作。近年來,北京大學圖書館獲得了一批教師、校友和社會成員捐贈的珍貴文獻,包括古籍、名師手稿等。對于收到的每一筆捐款,維修人員都會不知疲倦地進行維修。我們将一次舉辦捐贈文獻展,使這些檔案呈現并保持最佳狀态,不承擔捐贈者的慷慨無私精神,不承擔捐贈者對北大學圖書館的信任和期望!

[1]http://www.suzhoumj.gov.cn/show.asp?id=115&path=115&classid=0&filename=115

同上。

摘自氣功先生1988年在民進黨中央舉辦的"柴德同志紀念座談會上",題目是"尊重老師、尊重朋友"的講話。

根據劉家禾先生在喬德先生誕辰110周年的講話。

指手稿、信件等。

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公開否